试论如何延伸博物馆服务功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2018-01-09 09:58吴尉
中文信息 2018年11期
关键词:服务功能群众文化博物馆

吴尉

摘 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博物馆服务功能与群众文化,接着从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服务水准,构建免费开放新体系,突出特色、创新,打造展览新思路等方面提出延伸博物馆的服务功能,更好的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举措。

关键词:博物馆 服务功能 群众文化

中图分类号:G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1-0-01

一、博物馆服务功能与群众文化概述

1.博物馆服务功能

博物馆是立足于公众服务的文化机构,主要特点是公益性,以研究和展示、传播人类生存物证等为目标,属于人类文化记忆与传承的重要场所,为群众提供公益性服务,是提升群众文化修养的重要阵地之一,在群众文化建设道路上发挥着积极作用。群众在闲暇之余参观博物馆能够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也是切身的文化体验。所以,在新时期,博物馆要明确自身在推进文化繁荣方面应当做出的贡献,建立创新展览机制,进而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2.群众文化

首先,群众文化具备娱乐功能。在公众文化领域,群众文化涉及到多个问题,有群众文化活动、文化队伍建设等。要深入探讨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就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群众文化表现出来的娱乐交流功能已经成为其社会功能的重要体现。事实上,其发挥娱乐功能跟我国经济实力密切相关。我国正处在城乡二元结构模式下,群众文化的娱乐功能能够丰富群众的业余生活。其次,群众文化具备团结功能。开展群众文化能够把群众聚集起来,通过进一步凝聚社会成员来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随着我国文化实力的增强,群体性的文化活动也变得越来越多,群众文化能够激发个体的参与积极性,增加民族团结。群众在参与文化活动过程中,在特定的氛围下产生了团结意识,进而形成一种高尚的道德社会风气。

3.博物馆服务功能与群众文化

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是博物馆提供公益性服务的重要职能。作为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共文化服务是群众文化建设的一部分,也是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的重要举措,开展群众文化活动能够更好的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博物馆也不例外。博物馆依托自身的藏品展览,为群众提供参观与学习、社会教育等方面的服务,属于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非营利性机构,这点在国际博物馆协会章程中得以体现。群众在博物馆中享受公共文化权利和文化利益,其藏品是人类共有的文化财产,以社会群众为教育对象,充分利用其自身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群众文化需求是其服务工作的目标和宗旨。

二、延伸博物馆服务功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举措

1.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服务水准

跟国外相比,我国的公共文化服务事业的基数不是特别大,增长速度仍旧不是特别快,部分地区的公共文化设施方面的建设跟经济的发展不相适应,博物馆建设也是如此。在部分地区博物馆建设方面,还没有形成完整的财政投入机制,投入量跟运作水平难以满足实际发展需要。虽然有的地方的政府已经开始加大了对博物馆的投入力度,但是没有重视资金的用途与去向,影响了资金运用成效。因此,在新时期,站在长远的角度看,要扩大资金来源,就要把政府在其中的垄断地位打破,引进非政府组织以及社会组织等加入到博物馆建设中来,进而提高文化市场的活力。此外,在进行博物馆建设的时候,还要引入市场机制,不断拓展新的文化消费主体,注重群众文化需求。加大文化市场的消费空间,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提高博物馆文化产品的生产能力,使得博物馆文化服务职能得到很好的发挥。

2.注重服务,构建免费开放新体系

博物馆向群众免费开放,主要是政府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确保群众文化权益,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要延伸博物馆的服务功能,就要认真落实好免费开放工作,增强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坚持其公益性与便利性以及均等性等特点,逐步从免费开放转向广覆盖、高效能的方向发展。针对博物馆发展中的新问题和新状况进行及時的研究和分析,能够做出及时的调整,为群众带来更加便利和人性化的服务。要坚持“免费开放、推陈出新、科学发展”等原则,积极创新群众文化服务机制。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不断强化博物馆本身的服务职能,优化群众参观的环境,对各项设施进行维护和升级,进而不断提升博物馆在群众心中的形象。此外,博物馆还可以建立相应的质量评价体系,以政府、媒体以及社会代表等结合对博物馆的社会文化服务职能进行评价,定期对博物馆的开放展览状况进行抽查和检验,确保其服务功能的发挥。

3.突出特色、创新,打造展览新思路

对于博物馆的管理者来说,要能够积极把握我国社会文化发展显示的新特点,在对展示传播的形式与内容上进行创新。作为博物馆文化价值最好的体现方式,陈列展示是博物馆与社会群众联系的重要方式,要积极开拓创新,避免因为内容枯燥、展示陈旧而让群众感觉不到新意,失去了吸引力。博物馆可以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提高创新意识,结合群众需求打造精品展览项目,提升博物馆的学术性、趣味性以及观赏性。注重展品的文化内涵展示,运用科技手段来体现中华民族的灿烂传统文化,提升群众的民族自豪感。要经常进行创新,不断调整陈列方式,更新展示的产品,举办文物藏品交流会、精品展览会、民俗展览会等精品展览活动,还可以邀请文博方面的专家来举办知识讲座,传播文化资讯,解读文化经典,通过讲解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来创新讲座内容,以此来不断拓展服务的领域和手段,提升服务质量。

综上所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现阶段,要明确博物馆在公共文化服务领域的地位,进一步加强“软硬件”建设,提升服务水准,构建免费开放新体系,突出特色、创新,打造展览新思路,以此来延伸博物馆的服务功能,更好的满足群众文化需求。

参考文献

[1]张春雨.在适应中求生存,在创新中求发展—关于新形势下中小博物馆建设发展的几点思考[N].中国文物报,2016-05.

[2]毛少莹.论公共文化服务中的“共同治理结构”[A].2014年深圳文化蓝皮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

[3]胡守勇.新时期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01).

猜你喜欢
服务功能群众文化博物馆
博物馆
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与服务功能研究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露天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