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贫困户不愿意脱掉贫困帽子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2018-01-09 09:58龙厚岚
中文信息 2018年11期
关键词:贫困户对策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脱贫攻坚战号角已吹响,贵州省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广大干部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奋战在脱贫攻坚战场上,正在合奏一曲脱贫攻坚的乐章。但是,其间也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音符,有些群众以争当贫困户为荣,一些贫困户不愿意脱掉贫困的帽子(简称“脱帽”)。经了解黔东南州各县市多少都存在此问题。为了了解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寻求解决对策,作者以发放调查表、深入乡村入户走访,访谈驻村干部、到县扶贫办了解总体情况等方式对锦屏县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原因,寻求解决对策。

关键词:贫困户 不愿意“脱帽” 原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1-0-0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对全国人民的承诺。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从2017年的春季攻勢到现在的秋季攻势,贵州省黔东南的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在努力拼搏,撸起袖子加油干,正在合奏一曲脱贫攻坚的乐章。但是,其间也出现了一些不协调的音符,有些群众以争当贫困户为荣,一些贫困户不愿意“出列”,即不愿意脱掉贫困的帽子(简称“脱帽”)。经了解黔东南州各县市多少都有这个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为了了解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寻求解决对策,作者以锦屏县为例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走访启蒙、固本、三江等乡村农户,发放调查表,访谈驻村干部、到县扶贫办了解总体情况等方式进行了调研,思考、分析了他们不愿意“脱帽”的原因,寻求解决对策。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根据《关于我县十三五期间脱贫目标的通报》指出,锦屏县按国定标准要在2019年实现减贫摘帽,2020年与全省、全国同步小康。目前,全县15个乡镇全部为贫困乡镇,贫困村为112个,贫困人口有4.03万人,贫困发生率为18.61%。从2017年开始要逐步退出,时间紧,任务重。

经调查,有的乡镇的大部分贫困户不愿意脱贫,不愿脱贫的贫困户户数、人数在该乡镇的贫困户户数、人数占比中,调查的乡镇中有1个乡镇均达90%,1个乡镇是“大部分的”,2个达30—50%,3个达10—30%,1个乡镇为10%以下,1个乡镇0%。

在深入乡镇进村入户了解情况时发现,有的贫困户在吃、穿、住、小孩入学等都有了保障也不愿意脱帽,甚至有的除了上述保障外,还投资建设有20—40万元的三层三间砖房,其主观上都还是不愿意脱帽;有的是因为村里集体资金匮乏给没有享受误工补贴的村组干或保洁员等享受低保资金确定为贫困户,所以他们也不想脱贫,甚至他们的家庭成员讲不给低保就不干了(不当村组干);有的的确贫困,一种情况是劳动力没有技术导致经济收入低下;另一种情况是无论如何都没有能力脱贫的情况,如:家庭人均收入的确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且在当地居住1年以上的。又如无劳动能力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的特困人员享受社会保障兜底脱贫,这部分也就不纳入“脱帽”贫困退出对象。本文就只针对享受社会保障兜底以外的贫困户的情况。

二、不愿“脱帽”的原因分析

1.贫困户得到的资助金额高,诱惑力大,担心“脱帽”后不能享受国家的扶贫政策

根据贵州省“33668”、“1+10”扶贫政策明白卡及到扶贫部门了解的内容,扶贫政策力度很大。比如:

1.1教育扶贫的额度大: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可以享受如下政策:(1)普通高中(3年)“两助三免(补)”资助金额达4660元/年.生,三年共获得资助13980元。(2)中职学生达13800元或15700元(①3年:免学费2000元/年.生;2年:②助学金2000元/年.生;③2年:专项扶贫助学金1000元/年.生,免书费、住宿费900元/年.生,此项的第三年可以申请)。(3)普通高校“两助一免(补)”,省内本科8330元/年.生、专科(高职)8000元/年.生。(4)省外本科4830元/年.生、专科(高职)4500元/年.生。(5)另外,对于录取二本以上的新生(省内外都享受),一次性补助4000元/人。

家庭如果有一个以下学生,则可享受如下政策:普通高中生13890元、中职生13800元(或15700元)、普通高校省内本科33320元、专科(高职)32000元,省外本科19320元、专科(高职)18000元。另外,对于录取二本以上的新生,一次性补助4000元/人。资助金额还是蛮诱人的。

1.2易地扶贫搬迁数额可观:该县搬迁地有敦寨开发区、锦屏县城、州府所在地凯里等,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可免费获得每人20平方米的面积。如果拆除旧房复垦复绿后还有奖励费3000元/人,除去之前预交的2000元/人,还赚1000元/人。

1.3医疗求助保障补助标准高:贫困户的政策范围内的大病患者等II类救助保障对象,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计生医疗扶助、民政医疗救助等救助保障后,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保障平均达到90%以上。而非贫困户就没有这么高的标准了。

这些优惠,对于地处边远条件差的贫困山区来说,诱惑力很强,“国家政策好,农民房子起的翘,晚上放礼炮,白天争低保”这首来自民间的争低保的打油诗和“锦屏中学(高中)的学生,现在贫困户报名只要交作业本费了(学费、书费、住宿费免了)”就说明了扶贫资金的诱惑力不小,一旦失去这么多的资金扶持就相当于家庭经济收入来源少去了一大部分,经调查,不想脱帽几乎都存在这个因素。这是所有贫困户不肯“脱帽”的最根本原因。

2.我家和别人家差不多,为什么就先要我家“脱帽”

调查的9个乡镇中有5个乡镇有此因素。就目前来看,该县在“脱帽”户数和人口数来看,存在要编排恰好符合系统的数据的问题,而不是只要符合标准就“脱帽”。所以出现在同一村里,情况差不多的几家,有的要“脱帽”,而有的又暂不“脱帽”。引起拟“脱帽”户的心理不平衡,这是攀比心理造成的。甚至条件较差的还要先“脱帽”,群众很不高兴,这种问题比较难以做通思想工作。

3.“脱帽”了,在村里干活就全是义务的了,不划算

调查的9个乡镇中有3个乡镇14个村有此因素。原因是村集体经济薄弱,没有误工补贴。现在村级事务越来越多,不享受财政工资的村组干,要花很多时间来做集体事务,影响家庭经济收入,导致贫困,前段时间在核查村干享受低保资金的问题(从实地了解的情况来看,这部分愿意做村务的村组干的农户享受低保贫困户在村里是得到群众认同的),有的乡镇为了不至于增添问题,就一刀切,将真正贫困的村干的低保“抹”了,而有些想用低保户贫困户的指标来补给点误工补贴的就更不用讲了。所以,“脱帽”了,贫困的村干还是贫困,也就不愿意当村干了。“脱帽”了,误工补贴没有着落了,也喊不动人来干活了,于是活路就集中在拿财政补贴的支书、主任、文书等五大员身上,这样一来,事务很多报酬又不多,特别是家属不支持,有的也不愿意干。这些从2017年该县村级组织换届就有此反映。

4.家庭负担重,劳动力少又没有技术

调查的9個乡镇中有7个乡镇有此因素。一是由于人们思想观念落后,有多子多孙多福思想,导致子女多经济负担重,子女教育顾不上,导致缺知识缺技术,陷入恶性循环。二是有些外来媳妇回家后发现自然条件差,就丢下2、3个未成年孩子外出务工后音信杳无,变成现实版单亲家庭的也不少。三是想发家致富,但是缺乏技术。

5.自然条件差,没有经济来源

调查的9个乡镇中有5个乡镇中有此因素。他们无法改变这种面貌,但是又有“恋旧”不想离开故土思想。

6.懒惰,不肯学习、劳动

调查的9个乡镇中有4个乡镇有些贫困户不愿意脱帽有此因素。

二、对策思考

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全村的道路、水利、农田、照明、卫生、种养殖等基础设施的扶贫力度,改善村居生产、生活环境。转变以往扶贫主要以资金扶助个人和家庭主方式。加大对农村儿童少年教育、卫生的优惠力度。使所有的农村人口享受普惠政策带来的幸福感。

2.进行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

思想是语言行动的指导。要改变一个人的言行,首先要改变他的思想观念。所以进行思想教育和引导是很有必要的。而思想教育要想取得成效,那思想教育就要有针对性,要讲究方法。

2.1针对他们担心“脱帽”后不能享受国家的扶贫政策的情况。让他们明白在2019年全县要全部脱贫,而他们“脱帽”后还可以享受两年扶贫政策,让他们心里明白、释然。这几乎是要对所有拟退出的贫困户要进行的引导。

2.2针对“我家和别人家差不多,为什么就先要我家‘脱帽”的情况。那就要在上条的基础上,从理解、引导的角度来慢慢地开导了,从个人的名义、受人尊重等角度去引导。

2.3针对“‘脱帽了,在村里干活就全是义务的了,不划算”的情况。首先赞赏他愿意为村民服务的积极性,肯定他为村组服务付出辛劳。因为他们是村组干,认识会比一般群众高些,所以可以讲明上级关于贫困退出机制、减贫摘帽时间进程以等政策。

2.4针对自然条件差,养不好一方人的情况。应该利用生态移民搬迁工程来解决。生态移民搬迁关键在两个方面,一是搬迁目的地要做好搬迁户迁来后的生活、生产或就业等等的接纳相关工作,使群众搬得进、住得稳、能发展,以去除后顾之忧;二是做好“恋旧”群众的思想工作,有些群众特别是老人家,知道搬去的地方条件好,但就是不想去。对于他们,要耐心细致地与他们聊天,在以换位思考的方式与他们交流的同时,引导他们看看新地方,结识新朋友,解除戒备、紧张等心理。

3.根据实际情况,从下至上上报“脱帽”数据

某某村进行了情况摸查,认为某某、某茉户是可以“脱帽”的,按照程序评议后上报,但后来乡镇批下来的却不是村里上报的,仔细问原因,说是上报系统的该村的数据是这样这样的,结果就按照这个数据来填相应的户数和人数,变成了有的条件差的先“脱帽”、条件稍好的还未“脱帽”。对此,群众意见很大。建议上级要结合实际下指导指标,最好不下刚性指标,允许基层按照程序,先由村组根据实际情况评估,符合出列指标的,群众认可的,再上报“脱帽”数据,如果“脱帽”数据比上级下达的大些,这应该是好事情,为什么硬要卡合上级下达的数据呢?如果说是系统里面过不去,就应该修改系统,让此项数据大于或等于相关的“脱帽”数据指标即行,只需修改一下软件而已。这种问题是应该可以避免的。

4.结合实际,引导村民发展经济,助推村级集体经济积累

要围绕“强村富民”目标,想法壮大村集体经济积累,解决村级运转问题。一是加大对村级运转经费的投入;二是村级要积极寻找经济发展路子;三是要引进能人、项目发展经济;四是搞好村支两委委员培训,提升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五是探索多种模式,促村集体经济发展;五是充分利用“三变”资金入股发展农村合作社,让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六是建议扶贫资金主要放在改善村级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让村民普遍享受扶贫成果。

5.脱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懒,扶贫绝不养“懒汉”

群众不愿“脱帽”,愿意长期戴着“贫困户”帽子,说明:一是“等靠要”思想严重;二是对国家扶贫资金产生依赖心理;三是没有羞耻心理。比如:有不要白不要的思想,认为得到国家帮扶救助是理所当然的,帮扶单位来帮他也是心安理得的,有的甚至不想干活,拿着低保打牌搓麻将。精神贫瘠比物质贫瘠更可怕。针对这种情况,一是要想法让其明廉耻知羞愧,让其树立志气,使其精神脱贫。二是要让其明白国家资金是纳税人上缴的钱,让勤人来养不想劳动的人是不道德的;三是要修改扶贫政策,对不肯劳动、拿低保还不务正业的坚决不扶持,让扶贫绝不“养懒汉”,网上说得好,养“懒汉”不如养头猪。

6.脱贫要扶智,要授人以渔

一是要帮助贫困户找到适合的发展路子,引导其参加相关免费技术培训。二是多开展多种形式免费就业技术培训,提升劳动力专业技术水平。三是要建立村村“电子商务点”让生态农产品变商品,拓展农民与市民的商品流通渠道。四是要加快推进绿色有机农产品的论证、商标注册。五是要进行供给侧结构改革,挖掘需求潜力,引导消费需求。

7.要建立基层联系群众阵地,加大农村政策的宣传力度

加强村级建设,利用好喇叭和安装电子显示屏,方便村里适时开展有针对性的政策宣传和教育引导。

8.建立大数据,要让条件比较好而不愿“脱帽”的“贫困户”老赖不得不出列

人们通常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犯罪坐牢”是天经地义的,但是就是有人会犯罪、有人欠债不还钱当“老赖”,说明了教育不是万能的,对于靠道德教育、做思想工作都没有效果的,是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的。所以,建议一是建立大数据,将银行存款、贷款、打工工资、房屋等相关信息核实核准,明晰资产负债。二是修改相关出列程序,建立第三方评估机制,充分利用“数据云”获取相关数据,达到出列条件就该出列,而不是不想出列、不肯签字就不出列。让“先富”带“后富”、“能人”带“群众”是可以的,让“勤人”养“懒人”是不公平的。

参考文献

[1]网文:2017年10月19日,基层干部,《扶贫微小说<危房>》

[2]网文:匿名,《我只想做你的贫困户》。

作者简介:龙厚岚(1967.8-),女,侗族,贵州省锦屏县人,高级讲师,大学本科学历,主要研究方向:政治思想、社会治理、教育。

猜你喜欢
贫困户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不能让老区一个贫困户掉队
『贫困户』过年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贫困户 脱贫靠产业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真心帮扶贫困户的“甜蜜事业”
加价收购贫困户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