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镰

2018-01-10 17:21洪忠佩
小品文选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秋收婺源稻子

洪忠佩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在母亲心目中,没有什么农事比开镰收割稻子更重要了。

夜,是时间投在山村大地上的影子,偶尔的犬吠,一如村庄的梦呓。月光刚刚飘过老屋天井上空的檐头,鸡一啼,母亲就醒了,她窸窸窣窣地起床,厨房的灶窟里就有了哔嚗的声响。似乎,每一年稻子的开镰,都是这样的前奏,而且以月光与曙光为夹层。当我醒来时,厨房饭甑里的饭都蒸熟了,茶筒里已灌了开水,母亲和禾镰却不见了踪影。

村庄田野上最早的开镰,总是以母亲躬身的收割为起点。嚓,嚓,嚓,一丛低着头的稻子,刚好在母亲手里是盈盈的一把,割下几丛就是一摞。我看着大丛大丛的稻子,在母亲的弯弯的齿状的禾镰镰口纷纷倒下,竟然忘记了自己的禾镰还啄在禾戽上。

稻蔸上的镰痕,新鲜,平整,那拓展延伸的行数,是母亲俯身左右开镰的频率。母亲衣服的后背上,明显有了汗渍留下的盐碱,白白的一片。当时,我虽然过了懵懂的年龄,却只知道开镰收割是人与村庄、季节、田野建立的一种秩序,即便自己站在“冷浆田”(水冷田瘠)里挥镰,也是被动的,甚至是木然的。

那个时候,总觉得稻田里斑鸠与麻雀的欢呼雀跃,都比我快乐得多。

俗话说,秋前夏末,半死烂活。物质匮乏的年月,人也显得卑微无助。那抢收抢种的日子,仿佛日夜都混沌不清。尽管,母亲累得直不起腰,我还是能够感觉到她和村里人一样,都有一种焦灼的幸福感。一把木柄的禾镰,弯弯薄薄的,铁质的镰齿里可以生发生活的无限美好。而那一丘一垄一畈的稻田里呢,都是与母亲一样躬身舞动禾镰收割的父老乡亲。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从给母亲打下手到参与收割,我常常找不到语言表达的出口,更忽略了躬身收割的母亲,俨如对大地虔诚的膜拜。

敬老有福,敬土有谷。男也勤,女也勤,三餐茶饭不求人。小暑小割,大暑大割。禾镰上壁,农夫也没得吃。母亲类似的话语,是一种农家耕作生活的沉浸,好比有一根无形的线,始终牵着春种秋收的关联。浸种、育秧、栽插、耘田、施肥、收割。既是乡土中国稻作的一种链接,亦是我对稻子种植的程序性认识。

在村庄的炊烟袅袅中,在我的乡土田野记忆里,似乎所有的色调都与稻子有关,一种禾苗的嫩绿与青葱,一种谷穗的饱满与金黄,以及“禾杆城”(稻草垛)褪去金黄的灰褐色与斑白色———这是我对乡土田野色彩的认知,记忆的浸染,还有一种食为先的生存宿命。列维坦的《秋收》和米勒的《拾穗者》,都是我后来看到的油画作品。无论作品主题与色调,都激活着我远去的记忆。

看到稻子那阳光镀亮的色泽,看到稻谷那饱满而成熟的色调,仿佛是对我那遥远暗夜一次神秘的穿透,复苏着童年的歌谣与显影出少年时光的幻觉———

瘌痢头,光油油;

糯米饭,蒸芋头。

芋头蒸不烂,赶你去讨饭;

……

手捧苞芦(玉米)粿,

脚烘石炭火,

神仙皇帝不如我。

……

往往,诸如此类的童谣都是以婺源方言为版本的,已是乡村远去拮据生活的写照,哼唱起来一如古调。

民以食为天。米,是稻的化身,是民间的福祉,是大地万物的象征。如今,婺源乡村开镰庆丰收,民間有着自己的激情和独特的方式。比如做新米粿,蒸汽糕,舞稻草龙,还有迎桂花灯、瓜果灯,人们总是用内心真挚朴实的情感,表达庆祝丰收的喜悦。

“人生土是根,命存地为本。”婺源民间对土地与稻子的信仰,既是生活的烟火,又是心灵的路径,可以让人的心灵通往更远更为辽阔的地方……这也是我对婺源民间文化遗存一直保持浓厚兴趣的根源。诸如婺源农俗中正月初二贴联牵牛饮水祝愿耕牛平安的“开牛栏门”,正月初七日开始以祈驱邪攘灾五谷丰登的迎“社公”,秧田发青之际请土地菩萨祈愿丰收的“安苗”,以及农历六月“卯日”敬祖先与五谷神的“吃新”,都是我一直在视线内追根溯源,进入田野调查的主题。

所有这些,应是我的父老乡亲对乡土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的一种传承吧。

欣喜地看到,在我家乡婺源的大鄣山、赋春、镇头、中云、江湾一带,近几年有村民种植有机稻尝到了甜头,开始走规模化有机化的路子。他们不仅种田能够享受国家政策性补助,购置农机还有补贴。在那层层叠起的翻滚的稻浪中,禾镰的欢吟已经平息了,取而代之的是小型的收割机。虽然,场面没有北方麦收那样壮观,却是山村田野一道新的风景线。

又是一年秋收开镰时。秋风中,还有几分燥热,夹杂着草木与稻谷混合的气息。像犁耙耖里储满了耕作记忆一样,母亲每一把禾镰的齿痕里,都是开镰收割鲜活的显影。

选自《人民日报》

猜你喜欢
秋收婺源稻子
秋收忙
《村口》《婺源 陀川春雨》
第一次割稻子
家乡美
田野告诉你,秋收有多美
关心下一代工作
已经足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