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戏剧《傲慢与偏见》论英美文学

2018-01-10 12:13姜晓红
戏剧之家 2017年24期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英美文学戏剧

姜晓红

【摘 要】《傲慢与偏见》是英国著名作家简·奥斯汀所写,他的作品轻松诙谐,并且有戏剧性的冲突。简·奥斯汀一直生活在非常封建的乡村,虽然家庭条件很好,但是朋友不多,所以他的作品大多局限于乡绅女儿恋爱结婚的故事当中。在某种程度上也反映了当时封建势力的观点。简·奥斯汀的小说出现于19世纪,反映了当时英美文学的现实主义。《傲慢与偏见》一直以来很受欢迎,并被广泛阅读。

【关键词】戏剧;傲慢与偏见;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4-0016-02

《傲慢与偏见》是简·奥斯汀的代表作,这部文学作品在创造上的特点以及语言的特色都在文学界享有非常高的荣誉,当时被誉为“可以与莎士比亚平起平坐的作家”,《傲慢与偏见》的写作风格在当时的英美文化中也有比较大的代表性。在18世纪时的英美文学主要以“哥特式小说”为主,到了18世纪末期,简·奥斯汀的小说可以说是破旧立新,主要是以现实主义为主,到了19世纪,优秀的小说家把这种现实主义发展到了鼎盛时期。

一、十九世纪初期英美文学背景

十九世纪初期,英美文化背景下的小说逐渐走向了昌盛,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也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文学小说家,比如简·奥斯汀、狄更斯、勃朗特姐妹、萨克雷等等。文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经过特定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以及人类的风土人情的影响下应运而生的一种传承载体。世界是个多元化的文化圈,不同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东方有东方文化的特点,西方也有西方文学的特点。文学作品的丰富发展,随之而来的针对文学作品的评论也越来越丰富。

二、戏剧《傲慢与偏见》的简介

在英国一个小镇上住着班纳特家族,这家有五个可爱的女儿,平静的生活随着搬来的新邻居打破了。新邻居宾利是个有钱的单身汉,在一次舞会上对乡绅班纳特的大女儿简一见钟情,班纳特太太得知此事后十分开心。当时宾利的好朋友达西也一同去参加了舞会,达西长得一表人才并拥有很多的财富,达西的金钱是宾利的好几倍,舞会中的众多姑娘都向他投去爱慕的目光,但是达西没有请她们做舞伴,因为他傲慢地觉得这些女孩不配,当然也包括了简的妹妹伊丽莎白。当时达西觉得伊丽莎白长得可以“容忍”[1]。简的妹妹伊丽莎白是个自尊心很强的女孩,她也没有理睬这个傲慢的家伙。时隔不久,达西觉得伊丽莎白是个活泼可爱的女孩子,并对她产生了好感。之后不久又有一次舞会,这时候的达西已经爱上了伊丽莎白,他渴望与伊丽莎白共跳一曲,并且邀请她跳舞,伊丽莎白同意后,达西更是喜欢这个姑娘了。宾利有个妹妹,叫卡罗琳,卡罗琳一心想成为达西的妻子,但是傲慢的达西从不正眼看她。关注达西的卡罗琳发现达西喜欢伊丽莎白后,十分愤怒,她觉得自己才配和达西在一起。当时达西虽然喜欢伊丽莎白,但傲慢的达西却打心底认为伊丽莎白的母亲和妹妹们十分无理,并且粗俗,喜欢伊丽莎白却看不上她的家人,达西觉得伊丽莎白的姐姐简喜欢宾利是出于别的原因,曾劝说宾利放弃简。相对于刚结识的姑娘,宾利自然更相信自己的朋友,妒忌心很强的卡罗琳也劝说哥哥不要相信简,于是宾利独自去了伦敦。班纳特家族只有五个女儿,按當时的法律,她们不能继承家族的财产,因此班纳特家产只能由柯林斯继承,柯林斯是他们家的远房亲戚,一个谄媚的小人,他觉得自己可以挑选班纳特的女儿做妻子,所以向伊丽莎白求婚,遭到拒绝之后,马上与伊丽莎白的好朋友夏洛特结婚了。一次,姑娘们听说民团联队要来了,十分高兴,这里面有个青年军官威克汉姆,长得挺英俊的,因为他还造成了伊丽莎白对达西的误解。事情是这样的,威克汉姆的父亲是达西家的总管,达西的父亲曾在遗嘱中建议达西给他一笔财产,让这孩子过得体面一些。而这笔财产却被达西吞没了。虽然这是一个误会,但伊丽莎白听后对达西十分反感。柯林斯夫妇知道儿子喜欢伊丽莎白,就请伊丽莎白去他们家做客,伊丽莎白与达西的姨妈凯瑟琳夫人偶然相遇了,凯瑟琳夫人,也就是卡罗琳的母亲,邀她去她家的罗辛斯山庄做客,这次伊丽莎白见到了达西[2],达西终于认清了对伊丽莎白的感情,并且向她求婚,达西的态度依旧傲慢,由于伊丽莎白之前对达西有误会以及本身就有偏见,于是坚决地拒绝了他。伊丽莎白的拒绝让达西第一次认识到骄傲所带来的后果,无助的达西离开了,留下一封信作,他承认宾利离开和他有直接关系,并且认为简对宾利有企图,同时也解释了威克汉姆的谎言,是威克汉姆自己把那笔遗产花掉了,曾经勾引达西的妹妹去私奔。伊丽莎白读信后心情很复杂,愧疚又尴尬。一年后,伊丽莎白和亲戚来到达西的庄园,通过管家了解到达西在当地很受人们尊敬。伊丽莎白在树林中偶遇达西,这时候的达西十分谦卑有礼,伊丽莎白对他的偏见也就逐渐消除了。这时伊丽莎白得知小妹莉迪亚和欠一屁股债的威克汉姆私奔了,她怕达西会更瞧不起自己,但达西知道这件事情以后便想办法替她解决了问题。伊丽莎白彻底爱上了达西。宾利和简也重新在一起了。这时卡罗琳的母亲匆匆赶来,粗鲁地不允许伊丽莎白和达西结婚。伊丽莎白断然拒绝,达西诚恳地再次向她求婚[3],一对有情人终成眷属。

三、英美文化背景下的《傲慢与偏见》

(一)从英美文化看人物特点

《傲慢与偏见》这部戏剧中班纳特家族以及达西家族等是人物故事背景的主线,作者针对人物的塑造没有抽象的手法,而是通过生活中的趣事来把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对人物的描写主要是运用了简单明了、诙谐的特点,奥斯汀能把生活中平凡的家长里短描述得极具艺术性与当时的文化背景是息息相关的[4]。在十八世纪末期到十九世纪初期,英美文化的主要特点是通过文学作品反映社会的婚姻观和价值观。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喜剧中,当班纳特家搬来了新邻居后,班纳特夫人显然特别激动,当宾利出场时,奥斯汀对当时的描述是这样的:“每个单身又富有的年轻人总想有个妻子。”这句话极具讽刺力,但是又可以体现出当时的文化背景,大多年轻的姑娘不在乎男子的相貌、性格,更多的是在乎他的收入,如果该单身的年轻人很富有,姑娘们就会把他当成梦寐以求的对象。奥斯汀所在的时代正是“绅士化”的时代,因此在戏剧《傲慢与偏见》中的人物特点,也正是当时英美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特点。戏剧中凯瑟琳夫人这样说过:“我的女儿和我的外甥是天生一对,他们的母亲出身于同一个贵族世家,父亲虽然没有爵位,但是也是很有地位的名门世家,他两家都有巨额资产”,凯瑟琳夫人的这段话显示出来的是她对“门当户对”的盲目自信,这十分明朗地体现出了文中幽默与讽刺相结合。这一对话也正好印证了英美文化背景下当时人们生活的具体特点。endprint

(二)從英美文化看写作特点

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简·奥斯汀主要运用了幽默与讽刺相冲突的写作手法,通过现实生活背景,对文中人物之间的对话的描写,因此也奠定了全文的讽刺基调。比如说达西与伊丽莎白是情侣,但是在戏剧的开篇,达西对伊丽莎白傲慢,而伊丽莎白对达西有偏见,因此他们的对话就十分经典,在卢卡斯举办的舞会中,对伊丽莎白产生兴趣的达西邀请伊丽莎白跳舞,但是伊丽莎白却给出“达西先生太客气了”这样的回答。这句话体现了伊丽莎白对达西的讽刺,在第二次舞会时,伊丽莎白看似恭维达西说:“一直觉得我们两个性格很像,我们两个都不爱交际,也不爱说话,说一句就想说得一鸣惊人”。这句话实际上也是讽刺了达西的傲慢。后来达西对伊丽莎白求婚时也一直没改傲慢的性格,即便求婚也提及了伊丽莎白的家庭和她的母亲,在英美文学中,幽默与讽刺的特点是十分常见的特点,讽刺就是通过表达与现实相反的观点来达到突出想法的特点,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把这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5]。每一部文学作品都是在特定的文学背景下创作出来的,所以戏剧《傲慢与偏见》的文学特点也就是当时英美文学的特点。

(三)英美文化下的不同性别的语言特点

在戏剧《傲慢与偏见》中,日常的对话和社交中的礼仪中有很多对话,简·奥斯汀对戏剧中人物的刻画都描写得十分细致,比如说班纳特太太与达西先生的对话中,班纳特太太多以“亲爱的”开头,这就体现了女性在说话时大多数都会表现得十分亲切,班纳特太太日常生活中的讲话也十分夸张,所以班纳特太太的对话经常是以感叹号结束,这也代表了一类人的语言特点。作为丈夫的班纳特先生就十分冷静,他的语言基本就是不理睬[7],或者直接拒绝,这也是男性在语言表述上的特点,简洁明了。伊丽莎白在达西求婚后对达西说“你是在告诉我,你喜欢上我,违背了你的意识?违背了你的理智?违背了你的性格?”这就可以看出,在男性与女性的交谈过程中,女性大多会以很多问句来表达质疑。在男性之间的对话火药味会比较浓,在舞会时,达西表达自己不喜欢舞会,而威廉却坚定地表示自己曾看到过达西跳舞,甚至有些咄咄逼人,这就可以可看出,相对女性,男性之间的对话会更加有敌意[8]。

(四)社会背景下的英美文学

在十八世纪末期到十九世纪初期,英美文学之前还是一种“哥特式”的文学,随着简·奥斯汀等作家出现,才强势地打破了这种局面,当时的戏剧文学作品也有了一个很大的转变。英国的国王乔治三世与乔治四世分别统治了英国,在此期间,由于拿破仑的影响,英国长期处于外战争状态,国内正处于工业革命时代,社会变革在悄悄地发生,民众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农村,农业革命也初步完成,农业商品化也逐步提高。所以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文化水平也是蒸蒸日上,文学创作的内容也更加趋向资本主义,男性主要以“绅士”化描写,女性多以“夫人”、“小姐”来描写。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戏剧《傲慢与偏见》分析:语言特点是幽默与讽刺并存,《傲慢与偏见》中的语言特点也是当时英美文化中的语言风格。文学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经过特定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以及人类的风土人情的影响下应运而生的一种传承载体。像这种极具时代代表性的作品,尤其能体现出当时文化背景,同时也是当时英美文化的写照。

参考文献:

[1]吕代珍.《傲慢与偏见》中的语用学渗透——言语行为理论和违背合作原则的体现[J].巢湖学院学报,2007(06).

[2]徐晓莹.对《傲慢与偏见》会话含义的语用学分析[J].2009(11).

[3]Meng mind.the social power embodied in the devi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cooperation[J].2011.

[4]Fu Jingchuan.Sixty-one lectures on foreign literature[J].Jili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press,2005.

[5]Liu Xiangyu.Selton's theory of literary criticism of Raman series[J].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0.

[6]Peeler.the cycle of American Literature - a historical review album[M].Wang Changro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1.

[7]Gao Fen.The source and flow of Western modernist literature[J].Ningbo:Ningbo press,2014.

[8]Pride and prejudice[J].Journal of Yibin University.05 issue of 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傲慢与偏见英美文学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戏剧类
《傲慢与偏见》汉译文片断对比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