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焦虑不可忽视

2018-01-10 13:55郭静周密
特别文摘 2017年22期
关键词:照料养育躯体

郭静+周密

寒暑假结束,在人头攒动的校门口,总能看到大哭大闹不肯离开父母踏入校门的孩子。

进入一个新环境对孩子来说是巨大的改变,比如刚上幼儿园或者刚上小学,学校里有一定的纪律要求,孩子们突然离开了被亲情和温暖包围的家庭,要独自去争取老师的关注,他们难免会有压力,会感到不安。有些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反应更为激烈,如拒绝上幼儿园,出现夜惊,总是担心主要养育人出现意外;严重时还会伴随头疼、肚子疼、恶心呕吐等躯体性反应;还有一些孩子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少哭闹,不愿意动、不愿意融入集体活动中等。以上的这些表现,都和分离焦虑有关。

分离焦虑的严重程度和孩子的个性也是有关系的。分离焦虑严重的孩子一般性格比较敏感内向,他们本身缺乏安全感,比同龄儿童更容易焦虑,融入集体生活也更为困难。有研究显示,患严重分离焦虑的儿童,长大后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比同龄人更高。

还有家长表示,孩子一上学就嚷嚷头痛、肚子痛、胃痛,但到医院检查却查不出任何疾病,这是怎么回事儿?这很有可能是分离焦虑导致的躯体反应。但也有可能真的是孩子患了某些躯体疾病,父母不能掉以輕心。如果这种情况频繁出现,建议家长应该带孩子去医院的儿内科就诊,儿内科医生排除躯体疾病后,会根据孩子的情况建议转诊到心理科。另外,家长需注意的是,当孩子出现开学综合征时,切忌指责他们撒谎,更不能打骂,否则会适得其反。

分离焦虑并非只发生在学龄儿童身上,宝宝在6~8个月就有可能开始出现第一次分离焦虑,14~18个月时则是分离焦虑的高峰期。断奶、分床、妈妈需返回职场上班、生病住院等都会引发宝宝的这种情绪。如果需要分离的话,家长最好避开这两个时间节点,采取渐进式的方式分离,如重返职场的妈妈,可以先找好主要养育人的替代角色,比如家中老人或者保姆。

分离焦虑有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号啕大哭、大吵大闹;二是肢体动作逐渐减少,表现为情绪不佳,不愿意理睬人,回家大发脾气;三是超脱状态,接受别人的照料,与其他孩子接触,但是见到家里人还是会表现出不悦。

那么,该如何预防或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有两个建议:一是扩大依恋对象,让孩子适应更多的照料者;二是制造短暂分离的经验,锻炼孩子适应不同环境。

除了孩子,其实家长也要克服自己的焦虑情绪,因为这很容易传染给孩子。家长要对孩子有信心,陪伴他一步一步地适应,给予他支持和帮助,并衷心地祝贺他的进步和成长。孩子受到鼓励后才能更好地进入状态。

(摘自《重庆晨报》)

猜你喜欢
照料养育躯体
照料父母对子女健康福利的影响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逍遥散治疗躯体症状障碍1例
学中文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对高龄老人临终照料成本的影响①
天下有“完美的养育风格”吗
养育宝宝 专家团来帮你
现在干什么?
养育宝宝专家团来帮你
养育孩子 只需温和助推
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