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中用典表现手法撷谈

2018-01-10 07:56欧阳梅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12期
关键词:杜康用典表现手法

用典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基本表现手法之一。用典是指诗文中引用过去的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诗文诗句,含蓄曲折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加词句的含蓄与典雅、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最近几年,在高考诗歌鉴赏中,全国卷和各省试题对用典的考查屡有出现,如何有效应对对此知识点的考查,笔者认为应该从三方面入手:

一、明确考查方式

用典考查的题型有主观题和客观题。主观题有三种方式:

1.辨明用典手法。即能够从诗歌中辨明运用了用典这一表现手法,如2014年重庆卷“作着描写燕子,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结合整首散曲,考生一般都能发现“乌衣半掺”“最难消王谢堂前憾”中的“王谢堂前”“乌衣巷”运用了典故。

2.指出典故出处。这种考查形式,主要考查考生的知识积累,如江西卷要求指出“‘听我楚狂声和‘富贵非吾事典故的出处”(2013年)、“‘溪边自有舞雩风一句所用典故的出处”(2014年),这三个典故均出自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

3.分析用典意图。这是近年高考对用典最主要的考查形式,难度较大,要求考生在明确用典的基础上展开进一步分析,如2013年新课标I卷要求分析“词的结尾借用了贺知章的故事,这有什么用意”,2015年山东卷要求分析“‘起舞闻鸡酒未醒,潮落秋江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016年全国I卷回答“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客观题,是2017年出现的新题型,如新课标Ⅱ卷第14题“本诗尾联用了唐代李揆的典故,以下对此进行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要求五选二,主要考查尾联用典的意图,考生应结合全诗以及典故的内容分析。

二、熟悉用典形式

古代诗歌的用典形式,主要有四种:

明用典故,指“借其意而明用之”,读者一看便知这是用典。如“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明用廉颇的典故;2016年江苏卷“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明用任公子的典故。

暗用典故,指化用原典故之意而暗用于自己的作品之中,將历史故事、前人语句化用于自己的诗词之中,“一如己出而不露斧凿之痕”。如2013年新课标I卷“镜湖元自属闲人”中的“镜湖”暗用贺知章的典故。

正用典故,指作家所运用的典故与其作品的题旨两相吻合,典故本身的意义与作者诗文中所表达的思想一致。如2013年江西卷“富贵非吾事”典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富贵非吾愿”,词人以陶渊明自况,正面使用典故。

反用典故,即是反其意而用之,指作家有意反用原典之意以抒发自己的某种感受。如“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用“可堪回首”标明自己鲜明的批判态度,词人反用这一典故,融自己的思考于旧事之中,发人深思。

三、掌握答题技巧,主要分三步

第一明典故来源。首先需了解原来典故中的人、事的内容意义,因为它和诗歌中要表达的思想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其次应大量积累教材中出现过的典故。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中的“杜康”典出中国古代传说,杜康是历史上第一个造酒的人,后来成为酒的代称;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中“鸡黍”,典出《论语·微子》中的“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后来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

第二辨用典形式。判断作者对所引典故的态度,是明用典故还是暗用典故,是正用典故还是反用典故。如2015年山东卷“起舞闻鸡酒未醒”化用祖逖“闻鸡起舞”的典故,表现作者胸怀大志,而报国之志难以实现内心悲愤无奈;2016年江苏卷“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用任公子的典故,作者自比任公子,觉得太平盛世没有机会施展才干,不免流露出一丝英雄无用武之地的失落。

第三析用典意图。分析用典的目的、作用及效果,诗人对往事的重提,肯定有现实的原因或触发感情的媒介,即诗人用典是针对现实,目的是借典抒怀,只有同现实结合起来理解,才能深入体会诗人的情感。如2017年新课标Ⅱ卷要求选出对唐代李揆典故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考生需先关注典故李揆的内容,明确李揆因担心被扣留而否认是“大唐第一人”,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有人说“典故是把双刃剑”,它在增强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带来了障碍。只要考生明确考查方式、熟悉用典形式、掌握答题技巧,对付用典这一考点应该不成问题。

欧阳梅,江西吉水县第二中学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杜康用典表现手法
Quantum speed limit for the maximum coherent state under the squeezed environment∗
试探通用数字语言符号的同构图形创意表现手法
用典与墓志文字考释举隅
浅析低碳园林营造原则及表现手法
室内园林绿化装饰布置原则及主要表现手法
习近平用典
用典与格律诗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