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马说》中的“鸣”

2018-01-10 07:58金培忠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17年12期
关键词:不平千里马伯乐

读《马说》,总有一种怨怒之情郁积于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是一种怀才不遇的慨叹;“安求其能千里也?”是一种不平的怨恨;“其真不知马也”是一种无言的愤怒。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与价值观,是教育永恒的追求”(——余虹:语文文本解读之边界探寻《初中语文教与学2017第1期》)。能不能引导学生将《马说》中的“怨怒之气”转化为一种积极乐观的追求呢?为此,我在教学中紧紧抓住“鸣”字作了如下尝试。

一、走进文本中话“共鸣”

“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感体验”(人教版《语文课程标准》)“马说”作为千年名篇,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如何在朗读中引起学生的这种共鸣呢?我主要运用了两种方法:

一是设身处地法。如指导朗读“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句。这一句表达了作者对千里马的深切同情,文章由此转入对“食马者”的强烈控诉,尤其是最后的反问句,是一种强烈的愤懑。因而我通过指导朗读“安求其能千里也?”句,并顺势提问:“你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你本来觉得在某方面有天赋,但老师从来不重视你,也不让你参加相关比赛,你是怎样的心情?”从而让同学们设身处地投入情感,引导他们体会那种不平之气、愤懑之意,同学们产生共鸣后,果然将感情融入到朗读中了。

二是角色代入法。如朗读最后一段,我添加了几个角色代入词:“(你)策之不以其道,(你)食之不能尽其材,(我)鸣之而(你)不能通其意,(你)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 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这样的代入,同学们如同直接面对着“食马者”,他们的发泄就有了具体的对象,尤其是自感怀才不遇的同学,更是摇头晃脑,搔首弄耳,极力扮演出指责“食马者”之态,那种情感的共鸣也自然让课堂达到高潮。

二、深入体会“鸣不平”

文本解读重在“知人论世、破解意象”,韩愈在《送孟东野序》中说“物不得其平则鸣”,这里的“不平之鸣”即为凡不公平就要发出声音。

我结合了韩愈的生平,一是写作《马说》时的“怨气怒气”,当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我顺势引导,是因为韩愈这匹“千里马”没有去主动展示自己的才华吗?同学们不置可否,我提问:“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是什么意思呢?同学们明白了,韩愈也“鸣”了,只是统治者并没有发现他这个人才,当然不会提拔他了,所以本文集中表达了韩愈的这种“不平之气”。“不平”之后又该怎么办呢?是沉沦下去吗?

我给同学们放微视频《韩愈与潮州》,韩愈在被贬到潮州时,并没有气馁,而是不断发掘自己在治理政务方面的潜能,“他在此为官的时日,这儿的江河易色,竟然统统改为韩姓……”(——丛维熙《千年一叹读韩愈》)韩愈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无论是困顿的生活,还是残酷的打击均不能使他的灵魂屈服,他依然發出了不屈的呼喊。

我引导同学们思考:我们处在这个偏僻的角落,并没有多少人来关注自己,彼时的韩愈是不是正如同此时的“我”?韩愈能在荒蛮之地有一番惊天动地的作为,那我们是否仅于井底之间发出自怨自艾的哀叹呢?

这样的解读很能引起学生与作者的碰撞,学生的积极进取之心也被激发起来。

三、抛却怨怒“引颈长鸣”

我在执教本文时,有意识地拓展开来,让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潜质,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我引用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安东尼·罗宾逊《唤醒心中的巨人》中的一段话,“每个人身上都蕴藏着一份特殊的才能。那份才能犹如一位熟睡的巨人,等待着我们去唤醒他……上天不会亏待任何一个人,他给我们每个人以无穷的机会去充分发挥自己。”我还举出孙海平的例子,他做跨栏运动员时,刻苦训练,可是成绩并没有上去。后来,孙海平进大学读书,开阔了视野,他发现自己并不是当运动员的料,而有做教练的天赋,于是他独创了“孙海平训练法”,并成功地运用在刘翔身上。孙海平不断开掘着自己,终于在教练这一条路上闪耀出自己的辉煌,他成功地当了自己的伯乐。

这个环节旨在尽可能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让他们不仅局限于慨叹、怨恨,而是从做好自己开始,唤醒自己的潜能。从而引导学生“引颈长鸣”。

当然,课文只是一个例子,应引导学生有积极健康的心理,培养其核心素养。

金培忠,广东珠海市金海岸中学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不平千里马伯乐
WILD RIDE TO XANADU
Cycling in America
千里马无须伯乐证明
“西至昆侖東至海,期間多少不平聲”
不平的镜子
咏费城自由钟
伯乐之子按图索骥
伯乐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