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新闻图片在视觉传播中的认知升级

2018-01-10 12:34邓野于楠
科技传播 2017年23期
关键词:无人机

邓野+于楠

摘 要 作为遥感传输技术和小型飞行器普及带来的全新领域,无人机新闻摄影无疑具有独一无二的视角优势,以及快捷灵活的时间和操作优势。然而新技术的应用往往不单单意味着传播者工具的更新,对于受众来说,理解和传播一种全新的视觉语言更催生了人们对于认知层面上的改变。本文主要通过以受众为中心,分析不同阶段受众接受、理解和再传播无人机拍摄新闻图片所蕴含图像符号的编解码特点,探讨无人机新闻图片及其社会属性在视觉传播中对受众认知改变。

关键词 无人机;新闻图片;认知升级;视觉传播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200-0151-02

对于新闻传播者来说,无人机新闻摄影的出现和发展无疑带来了巨大的突破性优势,特别是其可以突破空间限制的独特视角,广泛适应多种地形的拍摄优势,快速甚至实时的收发速度,这些优势让视觉传播的传播者在编码方式、编码策略上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这也是当前无人机视觉传播研究的热点。

然而,与此同时在视觉传播行为的另一端,这些全新的编码特点变化也必然逐渐会对受众以及其解码行为、反馈行为甚至再传播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从而让受众对于新闻图片认知产生改变。

1 上帝视角与外加动机

“上帝视角”这一概念,刚开始出现在一些游戏中,特指从上到下的俯视视角,后来也指在文学作品或者影视作品中,由于观众读者可以以旁观者的角色获取第一视角所无法获取的更多信息,也被称为“万能视角”。在无人机新闻图片的新兴阶段,全新的视角给受众带来的是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同时在有限的篇幅(版面)条件下,符号和信息量的突然增多也都让受众体验到了这种“上帝视角”的感觉。

比如,在2015年的天津港爆炸事件中,无人机第一时间发回爆炸后的惨景图片,各大媒体竞相转载,成为现场最具说服力和信息量的新闻载体。从媒体转载情况来看,大量的新闻网站、微信平台和App和部分传统媒体对无人机新闻图片进行了转载,且基本是原文原图转载。受众评论量巨大,基本围绕灾情可分为同情型、祈福型、感叹型,情感态度有趋同的态势。

在这一传播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通过无人机带来的“上帝视角”,受众接收到的视觉符号强度和新异性骤然增加, 外加动机完全满足了受众的信息需求和直接兴趣需求。因此,在无人机新闻摄影的新兴阶段,受众对于新型的视觉符号的认知往往是被动的,直观的,受众受全新视角带来的威信效应影响明显,态度上趋向与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上更多体现为众效应。

2 符号聚合与内发动机

经过初期的快速发展,无人机新闻摄影逐渐被媒体和受众接受,无人机新闻摄影所反应的主题也逐渐从灾难新闻和风景风貌,拓展到了日常生活的多种方面。因此,随之而来的多种传播模式和反馈机制也开始伴随衍生而来。

首先,就是新闻图片的所包含的视觉信息不断被受众开发,从原来的单纯的传播者导向—释意模式,开始转向由受众主导的意义发掘。为了分析受众对于无人机新闻图片视觉信息解码的特点,笔者选取了新浪图、网易和腾讯3个图片新闻网站中不同领域的3篇新近摄影报道:

1)航拍李铁足球公园巨型气膜8块球场占地45公顷(新浪图片20170914)。

2)超壮观!武汉大学毕业典礼(腾讯新闻20170622)。

3)世界最大“天眼”主体工程完成(网易新闻20160703),和相应的7 630条网友留言评论进行分类统计。其中,对抗式评论1 367条,支持性评论3 154条,分析性评论1 267条,联系性评论966条,其他评论876条。

由这些评论上的变化,我们不难发现,受众对于无人机新闻图片所传达的新闻信息理解趋向多样化。受众打破了此前对于航拍上帝视角所带来的从众心理,逐渐根据自己的认知经历和社会背景对新闻图片中的任务、细节、场景等内容自主进行想象,并以此进行个性化解码。

其次,通过在微信公众平台和微博对无人机拍摄新闻图片进行搜索和统计分析,笔者发现自2015年来,航拍图片的转载量逐年大幅度提升。同时大多数使用者在转载航拍新闻图片时,倾向与配发语言文字,同时会在评论区与好友进行互动。由此不难发现,受众在接收无人机新闻图的信息后,容易形成自己独有的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互动讨论,形成所谓“认知链接”。

受众在对无人机新闻图片上认知的这两点变化,在行为上基本符合了传播学者厄内斯特·鲍曼和唐纳德·希尔茨等人提出的符号聚合理论。该理论认为:人们有关现实生活的形象受到一些事件的引导。这些事件反映了人们对事物的看法,是在小规模群体的符号互动中创制出来的,并且在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形成链接。

由此看来,无人机拍摄的新闻图片在现在的受众眼中,已经从无所不包的超级视角图像,转变成了一种可以提供想象空间的主题素材,高信息含量的航拍图片可以提供的人物、地形、建筑全部可以和受众本身的认知进行链接进而构建属于自己的想象主题。这也是近两年来,无人机新闻图片评论解读趋向多样化的直接原因。

由于解码的个性化,人们随之而来的就会对新闻图片所反应事物的本身产生不同的看法,这种包含“道义的比擬”——情感倾向,“社会性比拟”——社会属性;“实用性比拟”——现实意义等方面的构建,也就是厄内斯特·鲍曼等人认为的修辞性视野。

这种由认知改变引起的态度和情感变化,源自受众对无人机新闻图片解码的内发动机,也就是接受者本人自发产生的接受动机。由于这种接受信息的目的隐含在接受活动之中,由此在解码过程,受众也就容易产生独特的“名片”效应、投射效应等不同的心理反应。

3 认知升级与社会属性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从受众对无人机新闻图片态度上的变化,分析出受众对于无人机新闻图片认知上的改变。按照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受众对于无人机拍摄新闻图片的信息处理,突破了原始的简单刺激—反馈模式,从而实现自我对复杂信息和指令的有效处理,并大大提高信息的处理效率和参与程度,这就是典型的认知升级模式。

这一模式下,无人机新闻图片在视觉传播中无疑已经突破了单一的技术范畴,开始对人类社会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需求的产生影响。这符合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出的媒介即信息的理念,也就是传播技术的升级在大大提升传播效率的同时,也必将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从漫长的视觉传播历史中来看,每一次新技术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也都符合这种从感官到认知、从技术到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

正是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在进行无人机新闻摄影实践的同时,提出了对该领域人文关怀和情感维度上的关注。相信随着无人机新闻摄影的发展,符合受众的认知特点的情感属性和社会属性将进一步在视觉传播的过程中凸显出来。正如,当下越来越多的航拍新闻图片已经开始转向寻求细节与内涵,追寻想象的美感,随着无人机技术和社会对其接受程度的逐渐提升,这种新的媒介产生方式也必将影响我们认识方式和社会行为的方式、为社会发展和融合提供的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暐.浅析无人机在新闻摄影领域的运用[J].新闻知识,2016(4):57-58.

[2]杜蕙.无人机新闻摄影需注重人文关怀[J].青年记者,2017(19):53-54.

[3]韩丛耀.视觉传播研究刍议[J].中国出版,2010(20):36-39.

[4]张存立.新闻摄影的上帝视角[J].新闻研究导刊,2017,8(10):202.

[5]埃姆·格里芬.初识传播学[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社,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无人机
基于蚁群算法的一种无人机二维航迹规划方法研究
无人机配送的障碍性因素分析
植保无人机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一种适用于输电线路跨线牵引无人机的飞行方案设计
浅析无人机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