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直播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应用优势及风险应对

2018-01-10 14:00尹喆
科技传播 2017年22期
关键词:应用优势网络直播

尹喆

摘 要 隨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网络传输速度的大幅提升,2016年中国迎来了网络直播的爆发年。作为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在校大学生,网络直播因其特有的社交性、娱乐性、猎奇性等特点,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获得了大量在校生的青睐,同时这一新兴的传播模式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新闻宣传工作提供了创新的机遇和平台。

关键词 网络直播;高校新闻;应用优势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7)199-0169-02

根据(艾媒咨询)《2017Q1中国在线直播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在线直播市场用户规模相比2015增加了60.6%,2017预计年将达到3.92亿人。而在网络直播繁荣的背后,由于准入门槛低、盈利模式单一、监管不健全,一些主播和平台运营商为了吸引粉丝不择手段,导致各种乱象频发。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 1 ]如今“两微一端”已成为高校新闻宣传的前沿阵地,面对网络直播的迅猛发展,如何借助其传播优势趋利避害,创新高校新闻宣传,成为摆在所有高校媒体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1 网络直播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的应用优势

1.1 传播的广泛性

随着4G网络和WiFi的普及,高码率图像实时传输成为可能,智能手机用户的不断增长和网络资费的下调,使用手机收看直播成为大量用户的首选。从网络直播受众的年龄结构来看,超过70%的用户集中在18岁到30岁之间,而在校大学生大多处于这一年龄段,他们有较为充足的时间,又对新鲜事物有很强的接受能力,因此逐渐成为网络直播的生力军。而作为高校新闻宣传的前沿阵地,微博、微信因出现较早,运营模式相对成熟,拥有着较为广泛和稳定的受众群体。将微博、微信与网络直播结合成为不二的选择。2017年6月28日苏州大学新闻中心第一次尝试将学位授予仪式在官方微博中进行全程直播,并通过微信将直播链接在朋友圈中进行转发,直播从早上7点持续到中午12点,累计观看人数达17万人次。由此可见因为“两微”的“粉丝”是直播的潜在受众,所以通过官方微博平台进行播出可以有效的提升直播的受关注度。同时笔者发现,在直播结束后,官方微博的“粉丝”数也得到了显著的增加。因此利用“微博搭台,直播唱戏”可以有效地提升宣传效果和官微的影响力。

1.2 互动的实时性

与传统媒体的“单向传播”相比,互动性是互联网传播的突出特点,基于互联网通讯技术的网络直播也不例外。虽然与传统传播方式相比“两微一端”的互动性更强,但是这种互动具有一定的延迟性和间接性。网络直播却将实时互动变为可能。观众可以通过发弹幕、打赏等形式与主播进行直接交流,参与度得到了极大地延伸。而以实时互动为本质的网络直播所建构的已经不再是一个观看的空间,而是一个活动的场域,一种社交的关系。[2]在苏州大学位授予仪式直播的近2 000条弹幕中,笔者发现内容大体可以归为两类,第一类是针对现场情况同学们所提出的问题,化身为“大苏”的后台编辑总能第一时间给予解答。除此之外的弹幕信息大多是一些如同打招呼一样没有实质意义的情绪化表达,即使这样,“大苏”也会以生活化的语言与其进行交流,从而构建一种生活化的场域,不仅给观众以极强的代入感,而且能够充分满足受众们自我表达和维系情感的诉求。

1.3 较强的可视性

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产内容),是目前网络直播的主要模式,由于准入门槛低,主播只需要一台电脑或者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直播的生产。

但这种模式下的产品大多缺乏专业的运营和管理,容易形成粗制滥造,内容和表现形式也比较单一,可视性较差。如今网络直播平台运营和从业者也逐步意识到这一问题,将目光转向了可视性更强的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专业生产内容)模式。

PGU意味着更为专业化的内容制作,在带来更高质量直播的同时,可视性也大大增强。同样以苏州大学学位授予仪式直播为例,整场直播是在专业的摄像团队、导播团队和新媒体运营团通力合作下完成的,典礼前引入现场报道,通过采访工作人员和志愿者,整合相关信息,为典礼的直播做好预热。活动开始后。10台高清摄像机分布于会场的各个角落,及时捕捉典礼中每一个细节,全方位、多角度向观众呈现了毕业典礼的盛况,播出系统则采用了用全高清模式推流,最大程度上保证了直播的可视性。

2 网络直播在高校新闻宣传工作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及对策

2.1 网络直播的舆论失控

舆论的监控和引导在任何新闻传播领域中都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直播弹幕系统是一个相对开放的话语平台,并具有一定的身份隐匿性。作为受众主体,在校大学生有着较为开放的思维和表达欲望,因此这一潜在的舆论风险使直播舆论引导具有了现实的合理性。面对这一问题,高校新闻宣传工作者要因时制,制定完善的舆论引导策略,建立健全网络直播的“把关人”机制。

一方面对直播内容进行严格把控,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取向。

另一方面对直播过程中的言论进行把关,通过与直播平台运营商协作,加强技术监管,完善弹幕的自动审核和敏感词屏蔽功能,同时把关人团队比必须及时从海量评论信息中辨别出不良言论,避免舆论漩涡的产生。

2.2 网络直播的泛娱乐化

根据中商产业研究院2016年直播行业市场结构分析来看,泛娱乐直播、游戏直播和秀场直播就占据了网络直播市场94%的份额。而在“受众中心论”的指导下,有些高校的网络直播片面追求观看量、点赞数和评论数,一味地迎合受众的口味从而导致传播的失范,由“受众中心”演变为“以受众的兴趣为中心”[3],最终导致了直播内容的泛娱乐化。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1 ]高校新闻宣传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的新闻宣传工作要紧紧围绕着“立德树人”这一根任务,因此高校的网络直播要以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为主要目的,积极引导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2017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中,苏州大学就有多个团队尝试使用网络直播来展示他们的实践活动。他们亲临革命老区,面对镜头讲述老一辈革命家的创业理想、创业激情,用手机记录下帮扶和支教的点点滴滴,在线与观众分享交流心得体会,直播不仅获得了大学生群体的广泛关注,而且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3 结论

网络直播的合理应用,对于改变传统高校新闻宣传的单向性传播,增强与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强化宣传内容的可视性,扩大宣传范围,提升高校形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积极引导校园网络直播向合理化的方向发展。加强舆论的把控,挖掘符合主流价值观的原创内容,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让网络直播更好地助力高校新闻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张烁.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王晓红.网络直播的本质是互动[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16-11-17.

[3]蔡鹏举.“受者中心论”负面效应评析[J].声屏世界,2004(3):46-47.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优势网络直播
从图画的背后读出含义
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优势及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网络直播的发展研究
关于应用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有关问题研究
媒介时空观下的网络直播研究
数字化新媒体时代动画广告的应用优势探析
从新媒体艺术角度浅析网络直播的娱乐创新
浅析网络直播平台的发展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