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小组合作教学 关注学生核心素养

2018-01-10 16:06胥春强
新一代 2017年14期
关键词:合作核心素养探究

胥春强

摘 要: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它涉及“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主要体现在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学生核心素养对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提出了各方面的要求。本文以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三节《平面镜成像》为例,浅谈在小组合作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组;合作;探究;核心素养

《平面镜成像》是学生在学习了光的直线传播与光的反射之后,对前两节课知识的应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是学生在初中阶段遇到的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探究,这个探究过程能够充分体现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这个探究性实验,能够为初中物理的探究性学习起到典型示范作用,对以后的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研究之后,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如下: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利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象。

2.会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体会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過程中,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验成功的乐趣。

一、创设物理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本节课首先播放了一段有趣《动物大战镜子》视频,然后演示了神奇的“水淹蜡烛”这个实验。

在桌子上竖直放置一块平板玻璃,玻璃前放了一只杯子,然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杯中。在玻璃后面也放置一只相同的杯子,这只杯子内并没有放蜡烛。调节好玻璃及杯子的位置,使同学们可以通过玻璃清晰地看到后面的杯中也有一支被“点燃”的蜡烛。然后逐渐往后面的杯中倒水,当水面漫过烛焰时,发现烛焰并没有熄灭。

学生看完这两段之后体会到物理的神奇,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引起他们探究的欲望,纷纷在小组之间展开交流讨论,都着急通过实验找出其中的奥秘,此时教师及时提出:镜子中的“物体”和镜子外边的物体究竟有什么关系?我们应在几个方面探究这个问题?同时及时引入平面镜、像等这些名词,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二、设计实验,收集数据

通过学生们的讨论,小组呈现的猜想可能很多种,及时肯定他们的想法,但是在总结他们的观点之后,为了节约时间,可以主要在这两个方面进行探究:(1)当物体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是否会变大?(2)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否相等?

接下来组织学生设计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实验中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是一个难点。在组织学生讨论前,可以给学生提出以下几个问题:(1)实验最好在较明亮的环境还是较黑暗的环境进行?(2)实验中如何确定像的位置?(3)实验中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4)实验中如何比较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5)为了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和到平面镜的距离关系,我们应只做一次实验还是多做几次实验?这样便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设计实验和制定计划。实验中如何比较像与物的大小是学生的难点,通过不断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明白找一个大小与物体大小相同的物体,把它放到镜中像的位置,这样便可以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同时也确定了像的位置。

学生开始实验,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时间,宽松的环境。在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注意指导学生怎样准确找到像的位置并标注。连接像与物间的连线后,引导学生探究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的位置关系。引导学生在像的位置放一张白纸,观察白纸上有没有像产生?为虚像的概念的教学做好铺垫。

三、分析论证,得出规律

学生在收集完数据后,组织小组之间相互讨论,分析实验数据,教师不要急于得出实验结论,应由学生自己总结,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教师适当纠正他们的物理用语(如像与物间的因果关系,像在前物在后),让他们体验第一次探究成功的乐趣。

关注学生核心素养,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态度,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摸索,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成就一批有创新精神的学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合作核心素养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