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绿化供水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浅析

2018-01-10 11:56徐伟君
现代园艺 2017年7期
关键词:立体绿化供水解决方法

徐伟君

摘要:供水是立体绿化的核心技术之一,供水的均一性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立体绿化的效果。本文对现有立体绿化供水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水箱储水式自灌溉为成本最低、效果最佳的技术。

关键词:立体绿化;供水;解决方法

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建设步伐也突飞猛进,给人们带来诸多便利的同时,也导致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城市绿化率不断的下滑,“都市热岛效应”日益突显。随之而来的便是城市绿化方式的改革创新,为了更加合理和高效地利用城市的有限空间,屋顶绿化、墙面绿化和立体绿化等新的城市绿化方式应运而生。尤其是新加坡、德国和日本等国家将屋顶绿化作为建筑设计和建造的硬性指标,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化的管理。

城市立体绿化可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不良因子损害,促进城市环境美化。就功能而言,城市立体绿化能够满足群众贴近自然的需求,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对建筑物具有美化的作用,有效改善用地紧张状况。立体绿化的综合效益包括生态效益:缓和周边小气候,改善城市环境,创造城市内的生物生息空间,以及保证特定范围内居住环境的生态平衡;经济效益:包括保护建筑物、节省能源和具有储水功能3个方面;社会效益:包括合理利用和分配城市上层空间,美化城市高层建筑周围环境,创造与周围环境协调的城市景观,软化硬质建筑线条给人带来的烦躁感,使城市更自然、更人性化,以及为人们开拓更多的休闲空间。

在立体绿化中,灌溉水量的控制是重中之重,决定着植物的长势甚至能否成活。当今应用较为广泛的灌溉技术是洒水车水龙灌溉,喷灌和滴灌方式等。这些方式虽能满足大多植物的需求,但都不同程度对宝贵的水源造成浪费。在立体绿化中由于是立面或者斜面供水,存在着高度差,因而很难保证不同高度植物的供水均匀,从而影响了植物的整齐、美观程度,在水压不足时甚至影响植物的成活。本文对立体绿化中现有的供水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以期为解决立体绿化供水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1立体绿化供水技术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水车/水管洒水式

在灯杆、护栏等设施进行立体绿化时,由于以大中型的盆栽组合方式进行绿化,因此以洒水的方式进行浇灌,一般需要水车和2~3名工人协作完成。1人负责车辆驾驶和增压,其他人负责移动水枪或水管对植物进行浇灌。

主要存在问题体现在:水量不易控制,大股的水流易将花盆,花槽内的泥土冲出,造成环境污染,且水车在高温、水分蒸发量大的季节频繁上路作业也增加了交通压力。此外,由于叶片对水的阻隔,很难全部将水供给基质,有相当一部分水都会流失,造成水的浪费。

1.2喷水式

常见于护坡绿化、屋顶绿化、树围绿化中,由一组喷头组成,核心部件为摇臂式和折射式喷头。该类喷头的喷水效果与水压大小密切相关,当水压大时喷洒范围广,雾化程度高,喷洒均匀,灌溉效果好。但水压不足时,会出现部分喷头交叉区域灌溉量不足的情况,轻者影响植物生长的整齐度,重者造成植物生长不良。而且,在高温季节由于水分蒸发速度快,因此还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1.3渗灌

在垂直绿化中,主要是布袋栽培时使用较多。核心材料为疏松多孔的渗水布做成的布袋,将植物定植于布袋中,由供水管的孔隙将水供给布袋,布袋中基质通过毛管作用吸水。该种方式节省材料,安装方便。但随着使用,布袋中的孔隙会逐渐被流出的细小基质颗粒堵塞,造成吸水不良,最终也会因为供水不足或不均匀而影响植物的生长。

1.4水槽式灌溉

此种方式主要应用于立体绿化中的立架式造景。将植物直接定植于槽内的基质中,从一端供水,缓慢流向另一端,基质通过气管作用吸水。该方法结构、操作简单。但对栽培基质的均匀度和吸水性要求较高,而且水流会带走上游基质中养分,造成上游植物营养缺乏。此外,使用时间变长,栽培基质毛管力变小,吸水作用减弱,同样会因供水不足或不均影响造景效果。

1.5滴灌

滴灌是现阶段农业生产中应用的主要节水灌溉方式之一。核心构件为滴箭,通过滴箭将水以水滴或小股水流的方式供给植物,可以实现定量灌溉。但在立体绿化中,由于存在落差,不同高度水势不同,造成水压较大的差异,因而不同高度滴箭的供水量差异也较大。

生产中,常通过安装多个阀门的方式来控制不同高度的水压,有显著的效果。但调节阀门费时费力,各阀门之间的水压易相互影响,通常需要多人同时参与操作才可实现。而且这种调试的效果也受供水主管压力的影响较大,当水压变化幅度大时也很难保证不同高度滴箭供水的均匀性。

2解决问题方法浅析

为解决现有立体绿化供水方式的不足,主要提出以下2个方法:

2.1较高的植物层安装增压泵

既然在滴灌时,供水不均匀是由水压较低造成的,可以设定压力范围,通过增压泵来将各层的供水压力保持最大限度的相近,从而给不同高度的各层植物提供相当的水量,如图1所示。但这种方式在落差较大时需要的增压泵较多,而且需要专用的电线电缆,成本较高。

2.2水箱储水式自灌溉系统

在每层植物的供水管侧上方分别安装1个简易的水箱,每个水箱安装1个机械式水位控制器(浮球阀)(图2),控制每个水箱中的水位,并使其一致,依靠水的重力作用来灌溉,因此可称为自灌溉。这样一来,只要安装时保证各水箱与供水管的落差一致,就能实现均匀灌溉。而且此方法最大好处是节能,不需给水加压,更不耗电。

猜你喜欢
立体绿化供水解决方法
山西力推农村饮水安全向农村供水保障转变
叠压供水技术在城市供水中的应用分析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农村片区供水模式探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农村移动网络覆盖探讨
针对回转式空气预热器漏风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