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动情点”和“得分点”

2018-01-10 11:53冯继有
中小学德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韩老师家人绘本

冯继有

“宝贝,妈妈也不想离开你出外工作。但是,为了我们这个家,为了让你有更好的生活,更好的将来……”教室的屏幕上,播放着远方妈妈发来的手机短视频。她的宝贝儿子与同学静静地看着,听着。这是4月12日下午,云南省昭通市永善县民族小学的一节道德与法治课,课题是“家人的爱”,授课者是来自广东省中山市小榄镇丰华学校的韩庆龙老师。

课前,韩老师通过班主任联系到这位一年级学生的妈妈,请她录制并传送视频,但是,没让学生知道这件事。视频中,年轻的妈妈明显克制着自己,但平静的言语更显动人。或许正是这种强忍的平静戳中了泪点,我的眼泪忍不住涌了出来。

此刻教室特别安静,近旁的几位学生都敛神屏息,有孩子飞快地擦了下眼睛,另一个孩子轻轻地吸了吸鼻子,显然都受到了触动。

“妈妈很爱你,经常会想你。希望我的宝贝好好学习,锻炼身体,健康快乐地成长。”

韩老师揽着那位学生站在前面看完视频,柔声问道:“你感受到妈妈对你的爱了吗?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学生点了点头,但什么也没说。远远地看不清他的表情,但是,我仿佛能感觉到他小小内心的阵阵波澜。

“没关系,下课后我帮你也录一段小视频发给妈妈吧”,韩老师体贴地说。

“现在老师就代替妈妈抱抱你”,接着,韩老师牵着学生的手慢慢地将他带回座位。

评课交流时,多位老师都表示被课堂上的这一幕深深打动,流下了热泪。一位来自盐津县的老师还深情地谈到,母亲很小就离开了自己,自己也曾恨过怨过。但是,今天的课让他也深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了母亲。

韩老师之前的试教课我曾听过,中山市也有不少留守儿童。因此,当时的教学同样安排了这一环节。但是,那一次教学却没有今天的效果。区别在哪里呢?

“家人的爱”是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0课。其中,“家人的爱藏在哪里”“相亲相爱一家人”两栏,以及小绘本“肩头的爱”,旨在让孩子们理解家人的爱;“让家人感受到我的爱”一栏则重在引导孩子們学会表达对家人的爱。

在试教课上,由于韩老师将教学内容安排得太满,想将这一课教材全部内容都上完。如此教学未免有些急于赶进度,欠深入,导致教师的情感没有完全投入,学生自然难以受到触动。

与教师共同研讨后,我建议韩老师先做“减法”。减去“表达对家人的爱”这一教学内容,只需在结课时引出,并布置课后实践,留待下一课时展开教学。接着要做“乘法”,即通过多重体验让“家人的爱”在孩子心中持续升温。

为此,韩老师原本设计了“爱的搀扶”活动。两位学生扮演爸爸妈妈,模拟扶着幼儿走路,从而体验家人“对我的爱”。此外,还有前面介绍的“视频传爱”活动,让学生理解家人“多样的爱”。

那么,要让学生体验家人“相互的爱”,我们应该设计什么样的活动呢?大家展开头脑风暴,最后确定了“过家家”活动。即将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为一个大家庭,小组里的每位同学都扮演一位家庭成员,共同完成给奶奶过生日的任务,借此,共同传递并感受家人“相互的爱”。

如此,“视频传爱”活动的环节基本没变,但是,由于我们精简了内容,舒缓了节奏,从而促成了体验的加深,情绪的累积,才形成了今天课上的“泪点”。

在此,我要特别指出,韩老师虽然是男教师,而且一直执教中、高年级。但是,他敢于突破性别刻板印象,而且虚心好学。他与学生的亲切互动,就“偷师”了有丰富低年级教学经验的陈慧老师。比如,贴身揽住,耐心等着,轻轻一抱,慢慢一领。这些教学行为的细节胜过万语千言,更有利于营造令师生感动的氛围。

下课后,韩老师立刻兑现承诺,帮助那位学生录制视频发给妈妈。同时,韩老师鼓励他今后上课积极表现,大胆发言,有了进步还将送一个他喜欢的小机器人作为奖品。

感动的泪水是教育的珍珠。珍珠因伤而结,泪水由感而坠。感动的泪水无法勉强,因此,教育的珍珠弥足珍贵。

泪水洁净了家人的爱,笑容温暖着家人的爱。在“过家家”活动开始前,学生都有些拘谨,当家庭成员角色分派停当,“奶奶”戴好生日帽,梳子、报纸、碗勺等小道具拿在手之后,学生渐渐活跃起来。“奶奶”笑了,喂饭的“爷爷”笑了,读报的“爸爸”笑了,梳头的“妈妈”笑了,表演节目的“我”也笑了。

学生们还很有创意,一组唱起了生日歌,另一组请“奶奶”吹起了虚拟的“生日蜡烛”……听课的老师们也纷纷被“笑点”捕获,舒心的笑颜是教育之花,整个教室里一片“春暖花开”。

与韩老师同课异构的是昭通市巧家县崇溪镇中心校的冯老师。她也是一位好学上进的优秀青年,听完上午的课和我的点评,她感到自己的课存在问题,中午都没休息,立刻着手修改教学设计。

冯老师也学着像陈慧老师那样与学生亲切互动,努力贴近儿童的实际生活。一位学生谈起拔牙时,感受到了妈妈的爱,冯老师就引导他进一步说出当时的感受。学生说一开始自己很怕痛,但是有妈妈在身边就感觉好多了。

不过,总体说来冯老师的课显得比较简单生硬,缺乏泪点、笑点,死扣所谓的“知识点”。比如,冯老师开课就出示教学目标:“1.我能感受家人无私的爱。2.我知道家人的严厉也是爱。”目标本身是否恰当姑且不论,一年级小学生真的能理解这些表述吗?

在本课的最后,冯老师设计了达标检测,主要以判断题为主。包括“家人对我的爱是要回报的”“对我们的严厉也是一种爱”“不准吃零食证明不爱我”“我不提无理要求”“学会感恩”等。对于其中的一半题目,学生的答案与教师的标准答案相左。

冯老师在说课时表明,自己是想抓好知识点,但是她对知识点有很多误解。道德与法治教学当然有知识点,其中有答案明确的信息性知识,比如国旗国歌,报警电话等;但是,更多的是情境性知识,比如“家人的严厉也是爱”。而情境性知识如果脱离具体情境就会成为僵死的教条,根本无助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

比如,课堂上,有几位学生讲到挨打时,其中一位看起来很乖巧的女生说,“上次我月考没考好,妈妈就打了我。”我不想否认这位女生的妈妈是爱她的,但是,打孩子绝不是“严厉”的爱,而是家庭暴力,凭什么让孩子去承受。

平心而论,学生答不好检测题,倒也不是冯老师没教好,而是检测题本身的设计不合理。比如,对于“家人对我的爱要回报”,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是对的,或许原因在于他们混淆了回报和报答的涵义。更重要的是,脱离生活情境的抽象道理真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吗?

在课后研讨中,一位来自镇雄县的女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当地小学道德与法治要进行纸笔考试,因此,她希望能将开展活动与抓住得分点结合起来。

我笑着问这位女老师,是否准备出一套题,设计几个得分点来检测一下老公对自己的爱。歌中有唱,“爱你在心口难开”“假如幸福的话你就拍拍手”。爱,很多时候是无法用纸笔检验的,而是需要我们用心灵去体验;它难以诉诸言语,而应当付诸行动。

道德认知主要是情境性知识,开展体验活动既培养了道德情感,又丰富了情境性的道德认知。触发泪点、笑点这样的动情点,可以一举两得,而将知识点简单化庸俗化为得分点,则只会“两败俱伤”。

活动结束后在前往就餐的路上,我还在与韩老师讨论绘本导入环节为什么效果不佳。这个绘本是韩老师和他当语文老师的太太一起编的,素材就是他们抚育女儿的真实记忆。我看着不错,但学生似乎并不领情。

是因为山里孩子阅读绘本太少?是绘本的图画不够鲜艳清晰?哦,很可能因为绘本叙述视角是成人,讲的是爸爸妈妈如何抚育孩子,如果改换成儿童视角,讲孩子如何被爸爸妈妈抚育,会不会营造出新的动情点呢?

下次课我们要尝试作出改进。看来研讨还要继续。

责任编辑 毛伟娜

猜你喜欢
韩老师家人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我的家人
我的老师
与家人一起进餐有助于身体健康
黄金搭档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