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探究引思构建高效语文阅读课堂探赜

2018-01-10 10:20李艳
成才之路 2018年34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李艳

摘 要:结合实例阐述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优化策略,以此构建高效语文阅读课堂。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发散学生的思维;注重引导学生结合文本进行感悟,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引思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4-0035-01

在传统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以讲解为主,习惯于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长此以往,不仅降低学生的阅读兴趣,也限制学生思维的发展。为了改变这一状况,语文教师要构建高效语文阅读课堂,让学生在积极有效的引导下主动探究,拓展思维,促进语文素养的提升。

一、突出主体,激发兴趣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也是学习的主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文本进行引导,让语文教材成为阅读活动的“聚焦点”,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基于文本的引导要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让其在好奇心驱使下不断深入探究,在不断探究的过程中突破难点,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由此促进思维发散,获得能力提升。具体实施时,教师可抓住重点进行引导,将学生注意力聚焦,让其在探究、分析中加深了解,深化认知。例如,教学《雷雨(节选)》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学生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周鲁两家之间存在三十年的感情纠纷,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是不是真的?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很感兴趣。这时,教师不宜让学生马上交流,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最后在班级讨论,以此逐步深入,站在制高点审视文本。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引导:一个人为了另一个人,三十年如一日,室内摆设、生活习惯一成不变,那一定是深爱,但为什么到了周朴园这儿就要打问号呢?然后进一步启发学生探究,让其认识到“周朴园是一个情感错杂、阅历丰富并且心狠手辣的人”。由此得出结论:周朴园所爱的是过往青葱的爱情,并不是鲁侍萍,可见其是一个更爱自己的人。

这样一来,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要点的理解,让其在文本感知基础上深化感悟,提高文本鉴赏能力。

二、引导探究,发散思维

文本探究的目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深入挖掘,体悟作者思想情感,以此产生共鸣,提高感知能力。基于这一目标,教师要注重问题设计,尝试提高思辨性,让学生在推理、分析中加深文本认知,逐步提升阅读素养。例如,在教学《湖心亭看雪》一课时,教师就可设计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首先,提问激趣:“舟子说‘相公痴,你知道痴在何处吗?”在解决这一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梳理文章层次,即“一场痴景,一场痴情”。奠定学生的感知基础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带领学生研读文字,以此体悟别致的景色。在引导学生思考的时候,教师要注重情境创设,让学生融入其中,感觉眼前的天长水远,领会其中的寂寞,在梦幻的意境中生发“宇宙阔大、人生渺小”的感慨。在此环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是否答非所问?是否多余?”将这一问题延伸课外,鼓励学生自主查找资料,让学生在知人的基础上得出独特见解。有学生回答:“表面上看是答非所问,实际上包含了丰富的情感内容。他乡游子,萍水相逢,后约难期,透露出作者的无限怅惘。”

这样的教学设计,能给语文课堂增添活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能让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促进感悟,提升素养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采用讲解的方式,代替学生思考,严重阻碍学生素养的发展和能力提升。对此,教师要积极改善,将文本与实际结合,注重延伸课堂,引导学生通过主动阅读感悟文本的精神。一方面,要引导学生不断反思文本,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立足现代视角,充分领会文本蕴含的思想,探究其在当代生活中的作用。这样一来,学生就不会被一些生涩难懂的文本“吓倒”,而是在兴趣驱动下自主学习,迸发出思维火花。例如,在教学《胡同文化》一课时,教师就可适当拓展,将文本与现实结合,引发学生思考:文章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充满了时代感和岁月感。那么,我们身边是否也有一些文化值得记忆呢?对于这一问题,学生十分感兴趣。在这一环节,教师要鼓励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最后在班级交流。由此,每個学生都有了表达的机会,能在课堂上尽情展现自己。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引导,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巧妙的点拨,以此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这样一来,能够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积极落实学生能力发展目标,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平台,引导学生在不断思考中实现能力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要灵活把控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价值,以此促进情感碰撞。

总之,教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探究引思,构建高效语文阅读课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难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唯有不断创新,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结合文本进行感悟,才能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而增强学生的语文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崔方凯,吕海斌.浅谈高效阅读与高中语文常态教学的有机融合[J].中学课程辅导,2017(22).

[2]雷亚平.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简约出高效[J].广西教育,2015(30).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