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语文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策略摭探

2018-01-10 10:20周佳燕
成才之路 2018年34期
关键词:转化信心学困生

周佳燕

摘 要:新课改强调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关注学困生的转化。在语文教学中要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端正态度,激发兴趣,强化指导,不断激励,持之以恒,促使学困生逐渐转化,实现自我飞跃。

关键词:语文;学困生;转化;策略:信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4-0055-01

新课程理念强调“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落实到教学中,就是要积极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学习情绪、学习状态。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生个体间存在差异,教师总会遇到基础薄弱、学习能力有待提高的学生。这类学生大多由于种种原因逐渐丧失了学习的兴趣,成为学习困难的学生,即学困生。在面对这类学生时,教师就要加强关注,积极转化,促进课堂的优化。本文对语文教学中的学困生转化进行探究。

一、 树立信心,端正态度

根据表现,可以发现学困生大多存在共性,即“自我评价低”“自卑感严重,总感觉低人一等”等。在班级里学困生可能会受到其他学生的歧视,回到家中可能会受到父母的责骂。久而久之,学困生的自尊心就会受到伤害,进而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针对上述情况,如果一直放任不管,学困生就会越来越差,以致于完全丧失学习兴趣,无法正常融入集体学习中。这将严重影响其后续发展,也是教师和家长不愿意看到的。为了避免这种状况,教师就要充分发挥引导作用,及时关注学困生,给予关怀,增强与学困生的互动交流;要坚持“以生为本”的转化理念,将学困生需求放在首要位置;要落实到行动上,无论是课内还是课外,对学困生都要充满爱心和耐心,不能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在与他们交流时,教师应根据学困生的不同性格与气质类型展开有针对性的引导,要善于挖掘学困生的闪光点,逐步建立学困生的自信心。由此,学困生就能感受到愛与关怀,内心不再孤独、畏惧,进而喜欢上语文,消除抵触心理。为了让学困生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要充分信任学困生,例如安排他们做小助手负责分发作业。此外,还可安排他们与学优生做朋友,让他们感受到同学间的友谊,进而端正学习态度。这样一来,学困生就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从内心深处产生学习的动力,逐步融入课堂,慢慢消除抵触心理,进而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及时引导,适时启发,以此落实课堂目标。

二、 激发兴趣,强化指导

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在课堂上,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让学生充满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那么就难以调动学生,学习自然就会成为一种负担。对于学困生,更是如此。

学困生常常表现为学习缺乏积极性,长期处于一种消极状态。作为教师,要努力消除学困生这种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尝试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时刻记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困生,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引入一些知名作家的逸闻趣事,以此导入新课。这样一来,无形中就能激发学困生学习的热情,增强其自觉性与积极性,将“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主动融入课堂,开启全新体验。其次,要明确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所有教学内容都能引起学困生的直接兴趣。这就需要间接培养,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让学困生感知语文的魅力,让其充分意识到学科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以此认识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进而产生兴趣。最后,要让学困生体验成功,享受来自语文学习的愉悦体验,从而产生内驱力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样的设计,就能充分调动学困生,让其在多元化的语文学习中充满信心,在兴趣驱动下主动融入,积极求知,以此收获成功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给学困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平台。

三、 不断激励,持之以恒

教师对于这一点必须要正视,并且不厌其烦地引导,拥有一颗包容的心态。在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能仅通过几次谈话、补课、家访就希望看到效果。在整个转化过程中学生的行为与思想会出现反复,对于这种现象教师要有充分准备,这也是学困生转化的一个共性特点。教师要持之以恒地做好转化工作,积极落实教学目标。具体实施时,要引导学困生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增强学困生的信心。例如,教师可以对学困生提问比较简单的问题,鼓励他们积极举手回答,并找准时机在全班同学的面前表扬他们。这样一来,通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学困生上课举手的次数就会越来越多。进而,在这一基础上就可逐渐增加题目的难度,尝试着让学困生自主回答,还可以邀请他们上台在黑板上默写,如生字词或古诗等。这样坚持下去,学困生的学习能力就会有所提高,并且语言表达能力也会有所增强。由此,学困生就能充分融入课堂,不仅能提高听课效率,扎实掌握课堂知识,还能增强学习的信心。此外,教师还可进行课外辅导,针对学困生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当日知识当日清”。

总之,转化语文学困生,让其由厌学变为乐学是每一位教师的艰巨任务。要想完成好这一任务,教师要有一颗无私的爱心,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摒弃自卑心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强化对学困生的指导,在不断激励和帮扶中促使学困生乐于学习,善于学习。

参考文献:

[1]徐银花.初中语文学困生的自卑心理及其疏导[J].语文天地,2015(03).

[2]阮小耘.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例谈初中学困生转化[J].江苏教育研究,2014(20).

猜你喜欢
转化信心学困生
Study Of ShiJie Control Thought
恢复信心比给猪刷脸更重要
KX5的耐心与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