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果摭探

2018-01-10 10:20钱武娟
成才之路 2018年34期
关键词:自主学习教学效果语文教学

钱武娟

摘 要:“自主式”学习是践行“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基础。要紧扣时机,铸造自主体验的平台;激发内隐,激活自主体验的欲望;循序渐进,开辟自主体验的通道,真正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自主学习;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4-0079-0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倡导要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中“自主式”学习是践行“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基础,自主学习旨在通过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意识,引领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研究学生自主性学习方法和提高自主性学习能力,理应成为当下阅读教学的重要范畴。

一、紧扣时机,打造自主体验的平台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一旦能够将身心全部浸润在某一现象和问题之中,便能激活自身的认知体验,开始自主思考问题,从而形成自身的认知体悟。在这一过程的牵引和支撑下,学生内在的主观意识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使得内在的情感体验发生巨大的变化,从而使得主体性经验逐渐完善。

如在教学《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播放了阿炳的经典二胡曲《二泉映月》,同时在屏幕上出示解说词:这首乐曲以充满感怀和叹息般的曲调作为开头,顺势以悲怆的旋律展开对世事沧桑的控诉与哀怨,在乐曲演奏的过程中,时而深沉,时而激荡,时而悲怆,时而傲然。当学生的认知完全浸润在乐曲中时,教师则相机进行设问:你能结合课文中的介绍和描述,尤其是阿炳的成长经历,从他的乐曲中感受到阿炳的内在心境吗?此时,教师并没有要求学生立即回答,而是让学生重新回到文本的字里行间,将乐曲与文本的语言进行有机勾连,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设高速的认知通道。在这基础上,有的学生从文本语言中深切地感受到阿炳在利用乐曲倾吐自己的屈辱和痛苦,有的学生结合文本语言感受到乐曲中所蕴含的对社会黑暗的不平,有的学生还从乐曲的高亢部分感受到阿炳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向往。

由此不难看出,学生的回答和认知基于音乐和文本的双重浸润,将自己的情感与文本中的人物有机融合。这种基于学生自主性体验认知的學习方式,更好地引领学生走进了文本,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起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二、激发内隐,激活自主体验的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体验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表现在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化上。这种主体性和个性化的特征决定了体验水平的高低。阅读教学就需要激活学生的主动体验认知,帮助学生专心于体验,始终在一种积极的状态下自主认知,自主识别,从而达到相应的深度。

如《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这篇课文,记叙了为了保护战士们,彭德怀不得已三次下达命令枪杀大黑骡子的经过。当枪响之后,“彭德怀对着大黑骡子倒下的方向,缓缓地摘下了军帽……”作者对当时情境下的人物只做了这一句简单的描写,随后运用了一个省略号,将所有的语言都蕴藏其中。此时,教师就可以在充分尊重学生认知主体性和个性化的基础上,激活学生的认知体验,相机引领学生思考:此时此刻的彭德怀心情会是怎样的?他的内心又是作何感想的?其中的省略号你觉得省略了哪些内容?学生可以在自身体验的过程中将自己转化为主人公,从文本中人物的视角进行感知与体验,想象枪杀大黑骡子时,人物内心的复杂心情,补充大黑骡子应声倒地之后,他与大黑骡子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感受文本中人物的丰富情感。

只有在这种激活学生主体性和个性化认知的基础上,教师才能将学生内在的自主性体验完全呈现在意识之中,更好地引领学生认知意识的发展。

三、循序渐进,开辟自主体验的通道

文本并非无情物。自主性体验必须要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体验,真正触动学生内在的认知灵魂。很多学生之所以对文本的内容无动于衷,一方面在于其生活经验的缺失,另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教师并没有真正有效地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灵魂。因此,阅读教学就应该倡导和践行用心体验,让学生走进课文中深刻体验。

如在教学《最后的姿势》一文时,教师紧扣课文最后对谭千秋老师所做的评价,并相机设置了思考题:你是如何理解这段文字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文本内容进行理解。很多学生仅仅从文本内容和情节上进行了一些概念性的认知和描述,对于文本的感知显得机械而肤浅。为此,教师可引领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紧扣谭千秋老师的言行细节,结合文本其他人物对谭老师的评价,感受谭老师“师德灵魂”的本质内涵究竟是什么。这样学生对文本人物的感知就会更加立体化、多层次,从而丰富了学生对文本中的人物体验,真正促进了学生对文本解读能力的提高。

在这一案例中有两点启示。第一,教师并没有止步于学生的认知体验,而是将教学的关注点聚焦在文本深处,引领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次进行感知,有效地激活了学生的认知体验,为深入感知文本奠定了基础。第二,教师并没有将教学的主体性解读脱离文本,而是在尊重学生认知的基础上,有效地激活了学生内在认知意识,开辟了进行自主性体验的高速通道。

总之,教师要在学生自主阅读、自主体验的基础上,不断激活学生内在的认知意识,深化对文本的感知体验,帮助学生形成文本感知的能力,为核心素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娄娟.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群文读写结合策略研究[J].语文知识,2017(08).

[2]黄文霞.小学语文教学中“随文练笔”的基本形式[J].教学与管理,2017(11).

猜你喜欢
自主学习教学效果语文教学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