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长作业”提升学生数学综合素养探究

2018-01-10 10:20盛亚娟
成才之路 2018年34期
关键词:开放性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盛亚娟

摘 要:数学“长作业”具有完成周期长、内容综合、实践性强、资源丰富、方式自由的特点,既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在设计数学“长作业”时,教师应结合学生身心特点,突出“长作业”的开放性、生活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数学综合素养。

关键词:数学教学;长作业;核心素养;开放性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8)34-0090-01

数学“长作业”指的是学生在一段时间(一周或更长)内完成的数学实践性作业。它的意义不仅在于作业完成时间上的延长,更在于学习方式上的转变:从个体独立完成到同伴合作互助完成。作为一种从课堂走向生活的跨越式作业,在设计时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设计数学“长作业”,既不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开放性“长作业”——在生活中理解数学知识

“长作业”具有开放性,能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构建生活经验,建立学生主体、学习材料、现实生活三者之间的实质性联系,引导学生从生活体验中理解数学概念及其背后的数学思维方法,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

例如,教师给学生一周时间去完成“逛超市”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通过逛超市回答以下问题:你了解到哪些商品的标价?为什么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标价?超市购物是怎样付款的?以问题为导向,让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对这种类似游览的“长作业”学生一般都很感兴趣,有三五成群结伴去观察体验的,有随父母边购物边观察学习的。学生热情高涨,目的明确,游逛于千万种商品之间,感受商品的价格、实物的称量、货币的结算,处处都与数字打交道,体验到数学知识无处不在,在实践中对原本枯燥的数学学习产生了亲切感。

这种开放性的“长作业”是典型的课后作业,不会占用学生太多时间和精力,完成起来也没多大压力。一方面能让学生见识到课本以外的数学世界,另一方面也能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提升活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二、生活性“长作业”——在体验中丰富数学知识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终要服务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在布置生活性“长作业”时侧重于培养学生的“看”“想”“用”的能力,培养学生在多元背景中的数学意识和数学洞察能力,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数学,用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

例如,对于“千米的认识”,三年级学生还处于懵懵懂懂的阶段。为了帮助学生感知千米的含义,了解1千米究竟有多长,教师以“长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陪着父母一起出行,可用父母的手机下载运动APP记录自己的出行路程,也可乘坐父母的汽车观察行车记录仪上的数据,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一周后,学生用图文结合的方式呈现运动数字体验报告。在分享体验环节时,学生带来了海量的“丈量”数据。有的学生说:“1千米很长,大约要走15分钟,1400步呢!”有的说:“1千米很短,在高速公路上,汽车行驶时间1分钟都不到。”还有各种数据,如“我骑自行车1千米,需要5分钟”“我爸爸跑步1千米,只需要4分钟”。“长作业”成功地将学生带回了生活,他们通过亲身接地气的丈量,一方面充分认识了“千米”,积累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另一方面,也开阔了知识视野,引出了速度、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对生活的认识更加丰满,增添了理性的色彩。

看似寻常的生活现象处处体现着数学知识,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科学合理地布置“长作业”,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内化课堂知识,并自行探究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内在联系。

三、趣味性“长作业”——在调查中建构数学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会涉及统计和概率内容的小调查,教师一般要学生搜集相关的数据加以分析,了解其发生的经过和数字形成的来龙去脉,这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因此,教师可以“长作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和随机意识,让学生在趣味性调查中感受数学知识的价值。

例如,針对市场上大蒜价格暴涨,“蒜你狠”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更成为一时的网络语言。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合理的现象?教师可将它定为调查性“长作业”的主题,引导学生利用国庆假期去查阅资料,自主分工合作,设定方案,形成研究报告。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每个小组都踊跃上台展示自己的调研成果,精彩纷呈。大家一致认为市场的供求关系不平衡导致“蒜你狠”现象的发生,纷纷给出解决方案:有建议交通系统不收运输大蒜车辆的过路费的,有建议农户使用大棚进行温室种植提高产量的。这些建议虽然稚嫩,但反映出学生已拥有数学的理性思维。

类似的“长作业”,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数学应用意识,在主题调查过程中锻炼了学生收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也得到有效培养。这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浓,理性思维也在不断闪光。

总之,数学“长作业”为学生开辟了与外界交流的新天地,教师要勇于探索“未知地带”,让学生有更广阔的发现、探索数学知识的思维空间。在作业模式上更应优化创新,设计出符合学生口味的“长作业”,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陈鲜鲜,徐雅,张佳炀,曾文婕.论小学数学作业创新的三大走向[J].教育科学研究,2016(06).

[2]徐如意.小学数学长作业设计研究——以小学高年级为例[J].上海师范大学,2017(05).

猜你喜欢
开放性数学教学核心素养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寻求开放性道路
重读天一阁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