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前,印度强力“接管”土邦

2018-01-11 06:08钱峰
环球时报 2018-01-11
关键词:巴基斯坦印度英国

钱峰

马克思于1853年在伦敦发表的《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写道,“印度过去的全部历史,就是一次次被异族征服的历史。印度就在这个一无抵抗、二无变化的社会消极基础上建立了他们的庞大帝国。”正如马克思所言,历史上的印度绝大部分时间都是诸侯林立,分裂割据。如今印度对周边邻国表现出咄咄逼人的态度,其实早在刚独立时就已经定形了。它的国土面积能雄踞世界第七,虽拜统治印度200年的英国殖民者所赐,也离不开独立后强势动武的一面。

土邦林立

1849年,英国殖民者最终征服印度后, 根据实际情况, 因地制宜,采取了极具印度特色的统治方式。当时英国殖民者在印度建立了两套殖民统治体系。一套是直接统治体系,直接建立各级政权,全面控制印度的社会和资源,这一统治地区被称为英属印度。另一套是间接统治体系,由562个土邦国王、王侯和行政长官在自己的土邦内施政,英国殖民者在幕后操控,这一统治地区被称为印度土邦。面对英国殖民者的强势,这些土邦通过与英国签订条约,接受英王的共主地位,承认英王为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对外无权与其他土邦或外国发生联系,对内享有很大的自治权。

印度独立前,所有土邦加起来114.5万平方公里,占印度总面积的45.3%,人口8600 万,占当时总人口的1/3。各个土邦的面积大小差异巨大,在英国那里享受的待遇也是不同的,少数大的土邦王公甚至可享受到21响礼炮的待遇。在后者之中,统治横亘于印度中南部海得拉巴土邦的米尔·奥斯曼·阿里汗就是百里挑一、名副其实的“王中之王”。

世界首富

海得拉巴原名巴吉亚纳加尔,1685年为莫卧尔王国占领,1763年成为海得拉巴土邦首府并改今名。随着莫卧尔王朝的衰落,统治海得拉巴的阿萨夫贾希家族宣布独立,1724年建立尼查姆王朝。海得拉巴作为土邦王国,历经七个朝代。

末代国王米尔·奥斯曼·阿里汗1911年8月继位时,海得拉巴已是一块涵盖印度德干高原,面积达22.3万平方公里的王国,超过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总和,治下居民近2000万。1937年2月22日,他以“世界首富”的头衔、身价20亿美元之尊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下图)。这笔钱在2008年估计为2250亿美元,而股神巴菲特在2008年登顶世界首富时也仅有620亿美元!当时《时代周刊》介绍称,阿里汗不仅拥有大量黄金,还收藏了许多名贵珠宝。把全部珠宝串起来,足可以绕英国伦敦的皮卡迪利广场一周。最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些珠宝中包括一颗具有传奇色彩、净重185克拉的雅各宾钻石,比英王皇冠上的钻石还要大。如此价值连城、举世罕见的巨钻竟然被他当做一块镇纸!

对于海得拉巴人民来说,阿里汗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世界首富”。在他37年的统治期间,海得拉巴不仅修建和完善了农田灌溉、电力、铁路、公路、航空基础设施,建立了数百所学校和医院,还开办了属于自己的中央银行,成为英国治下唯一能独立发行钞票的王国。他还在新德里市中心出资修建了方便其下榻的海得拉巴宫,现如今已成为印度政府最为重要的国宾会见场所。统治期间,阿里汗对英王无比忠诚,二战期间甚至自掏腰包向英国提供军舰和两个空军中队,为此获得包括“忠诚盟友”在内的大英帝国无数的勋章头衔,被授予陆军荣誉中将。

艰难抉择

1947年8月, 英国按照宗教分治原则提出《蒙巴顿方案》实行印巴分治,印度和巴基斯坦赢得独立,规定土邦在英国政权移交后可选择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与所有土邦王一样,阿里汗面临着何去何从命运的历史抉择。

独立前夕,印度和巴基斯坦领导人都在极力拉拢土邦,但态度截然不同。印度开国总理尼赫鲁认为,“不承认在印度有任何形式的独立的土邦”,巴基斯坦国父真纳则反对尼赫鲁的主张,认为“土邦将是独立的主权国家,有自由作出加入印度或巴基斯坦,或者决定保持独立的选择。”1947年6月15日,印度国大党发表声明,拒绝了土邦王公们独立的要求。根据国大党二号人物、首任内政部长萨达尔· 巴特尔的建议, 印度临时政府与1947年7月5日成立以其为首的中央政府土邦部,全权处理土邦问题。通过临时政府的游说和施压,绝大多数土邦感到大势已去,不得不选择加入印度和巴基斯坦。然而到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时,大部分土邦均加入了印度,但朱纳加德、海得拉巴和克什米尔等少数土邦依然坚持独立地位。

独立难求

分治之初,阿里汗的首选是以独立王国的身份成为英联邦的一员。为此,海得拉巴土邦发布公告称,在英国丧失对土邦的最高统治权后,有权保持其独立主权地位。此外阿里汗将加入巴基斯坦作为第二选择,但这一方案也面临着诸多障碍。虽然他本人为穆斯林,但其治下的臣民80%却是印度教徒。更为重要的是,海得拉巴不像毗邻巴基斯坦的克什米尔土邦,距印巴边境那边的穆斯林新家园有着千里之遥。即便巴基斯坦有心接纳,也是鞭长莫及,爱莫能助。

要想成事,只能靠自己。为此,阿里汗组建了忠于自己的民兵武装,试图在印度教徒和穆斯林为分治血腥仇杀的乱世保全自己,同时也可做与新德里周旋抗衡的筹码。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由于海得拉巴特殊而重要的地理位置,尤其是海得拉巴想成为巴基斯坦“飞地”的想法,让尼赫鲁无法容忍。印度刚独立便借助地利之便,开始筹划将海得拉巴“并入”印度。

被迫投降

海得拉巴四面均处在印度领土的包围之下,属于易攻难守之地。1948年9月13日,印度以当地发生民兵武装暴力镇压农民为由,派军警部队全面进攻海得拉巴。阿里汗的巨大财富无法逆转双方悬殊的力量对比态势。仅仅五天,阿里汗的民兵武装被全面击溃,正式向印度投降,海得拉巴被正式纳入印度版图。接下来的9年间,阿里汗名义上仍是海得拉巴的土邦王,但早已有名无实。1956年11月1日,印度政府重新对全国联邦行政区进行分划,海得拉巴成为安得拉邦的首府。1957年,阿里汗被迫辞去一切职务,十年后黯然去世。近年印度历史学家披露,议会调查小组当年的报告显示,海得拉巴被吞并事件前后,死亡人数高达2.7万到4万人,引发舆论对这段尘封历史的关注。

与海得拉巴情况最为相似的朱纳加德土邦,当地居民中80%以上是印度教徒,但王公是穆斯林。1947年,该土邦王公最后决定加入巴基斯坦,引发当地大规模骚乱,随后印度“接管”了当地政权。如今除克什米尔地位依然未定、仍在困扰印巴关系正常化之外,印度政府独立后先后通过归并、改组以及对土邦王公实行赎买政策,最终让这些统治各地的土邦成为了历史的一页。▲

猜你喜欢
巴基斯坦印度英国
如果可以去印度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最高警察
英国立法向酗酒“宣战”
拔牙有“树”
印度数字
印度地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