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学管理视角下的“替课”行为反思

2018-01-11 20:29郭丽娜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对策

郭丽娜

摘 要:随着高校近几年学生的快速扩招,生源质量无法保障,课堂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导致教学管理越来越难。由于大多高校将学生课堂出勤率与其学习成绩挂钩,所以,一些有意逃课的学生便找人“替课”。究其逃课原因是因为课程设置不够合理、教师授课方式和内容不能满足学生需要、教育环境影响等等。那么,如何有效地治理“替课”问题,笔者将基于高校教学管理的视角来提出对策。

关键词:教学管理;替课现象;对策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12B-0017-02

回顾2015年中国高等教育热点问题,有一问题至今仍愈演愈烈,那就是大学生花钱雇人代替自己上课,即“替课”现象。2015年6月29日,央视新闻播出这一事实后,大学“替课”问题受到了舆论的广泛关注和热议。事实上,很久以前也有“替课”现象,但是以前只是学生有急事,找朋友帮忙代上一节课,还没有达到一个金钱交易明码标价的态势,也没有如今那么泛滥。一些大学生拿着父母的钱,雇别人替自己上课,的确是大学课堂遭遇的一件新鲜事,着实令社会诧异、令家长吃惊、令学校困惑……

一、高校教学管理的现状

(一)从我国近年来高校招生的数据统计来看,我国高校连续扩招,招生人数急剧增加

人数的急剧增加带给我们的不只有好处——为国家储备优秀人才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契机,为国家需要栋梁之才的地方输送了重要人才;还有担忧——社会上和教育界不少人士对教育质量有担心,学生多了,可分配的教师资源就少了,共享的资料及环境也开始拥挤并遭到哄抢。学生入学起点要求低,生源质量无法保证,学生成绩素质差别较大,教学过程和秩序受到很大冲击和干扰,很多教学管理的问题也就随之而来了。

(二)从一个宏观的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教学管理问题已成为各国教育关注的问题中的重中之重

高等教育发展的优劣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立足于世界,能否走在世界前沿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21世纪各国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潜力的挖掘和能力的发展主要来源于高等教育。所以,21世纪的高等教育应该如何发展,如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教学管理,如何形成一支高效、高生产力、高水平人才的队伍是决定各国竞争力强弱和贫富差距的重要问题。

二、学生替课原因分析

(一)课程、课时设置不够合理

一方面,有些课程的设置与所学专业关联性小,部分课程内容有重合。各高校的课程设置主要分为必须课和选修课两类。其中规定的必修课程中,有的也有很多相重合的内容,选修课更不用提。所以,学生选择逃课或找人“替课”。另一方面,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课时分配不科学。现在素质教育提倡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可现在的教学形式已无法满足这个要求,而且现在就业形势严峻,用人单位更注重实践。所以,许多学生放弃学习一些他们认为无用、无趣的课程,用这些时间去考取一些将来工作需要的证书或者找一些兼职以使自己多一些工作经验。

(二)教师授课方式和内容不能满足学生需要

一方面,由于现今高校教师的职称评定侧重于教师的学术成果,而不太重视教学任务,这就导致高校教师分出了更多的时间来出书、发表论文,从而轻视了教学任务。教师没有分配足够的时间用来备课,导致很多长期教授一门课程的教师,其讲义常年不变,授课方式也“从一而终”,引起了学生的厌烦。同时,教师为了完成学校的点名任务,每节课都要点名,所以找人替课最终成为部分学生的选择。另一方面,现在传统的、老的课程内容已逐渐不能满足社会及学生个人的多样化个性需求。随着高等教育社会化进程的加快和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受教育的机会和渠道越来越多,可选择的学习类型和方式也多种多样。网络教学具有信息量大、节奏完全由学生自行掌控等特点,所以许多大学生都投向了网络的怀抱。

(三)教育环境因素影响极大

环境,是影响一个人成长的关键因素,而教育环境对于高校替课之风盛行这一现象来说也是一个重要影响因素。一方面,由于近年来高校连续扩招,学校为了减少开支(师资和物资),大部分课程采用大班教学、大班额授课的形式。学校为了保证课堂出勤率,要求任课教师进行点名,但是对于大班授课,学生众多,如果逐一点名将耽误课程进度、课业安排,这也使那些不想上课的人有机可乘。另一方面,现今的考试管理制度更“适宜”学生找替课。期末考试出题一般选取课本上或课堂上所做笔记的原题,替课和逃课的学生只需考前复印同学讲义,死记硬背或是在考试过程中携带各类小抄,考试及格便不成问题。还有的老师为了保证所教授科目的通过率,在考试前的两节课给学生划窄范围、勾重点,还暗示同学哪些是必考题,这些都给替课同学提供了替课的“便利条件”。

三、教学管理视角下的“替课”行为对策分析

(一)高校角度

1.树立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教学管理意识。

现今高等院校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发展迅速,所有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都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认识在此背景下建立新时期的教学管理模式的重要性,以适应时代的要求。教学过程要以教师为本,要使大学回归学术本身,重视教育教学,尊重学术,树立教学管理过程以人为本的对话观。管理活动不能只是硬性和强制的命令,它要为教育教学及科研提供服务,调配教育资源,调动师生的积极性。在管理过程中,师生要平等,决策问题时要民主,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2.改革教学管理制度。

学校要把学生当作主体,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从市场的实际需求出发,教师与管理人员要做好服务和管理工作。要建立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明确工作标准并严格执行。高校要把师生合理安排在每一个位置上,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处理好教学过程中各方面的关系,把复杂的、连续的、专业性很强的教学工作组织成有秩序、有节奏的活动,就必须有一套科学的规章制度。这是高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对改善工作作风和教学秩序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教师角度

1.更新观念、树立现代教育思想。

在当前强调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的教育大环境下,大学生的成长反映了时代的要求。21世纪要求人才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针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大学生就业范围和变动性加大的形势,强调全面发展不仅是素质教育对大学生成才的根本要求,也是增强学生就业适应能力的客观要求。长期以来,在传统的教学思想的影响下,我国高等教育过于注重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对学生素质的培养。所以,当前教学必须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

2.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完善,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还要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等。教师要意识到在教学过程中,要做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播和能力的培养,还要处理和教育有關的问题。教师还要多考虑一些讨论式的教学方法,这样既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教师还要主动收集学生对学习效果的反馈,老师除了要了解他们的学习外,更多的还要深入了解他们的情绪、思想等非智力因素。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调动学生个性的内在力量,促进、深化和拓展师生间的教与学的活动。

3.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完善教师课堂管理模式。

首先,高校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和学生就业市场的变化需求,优化原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淘汰那些对学生专业发展无实际意义的课程和教学内容,积极引进受学生喜爱的新课程。其次,在教学方法上,也要不断更新。要善于利用科技发展的新手段、新概念来充实课堂内容,在教案的撰写上也要多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以及学生感兴趣的程度。最后,要完善教师课堂管理模式,要求任课教师增加责任心,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多关心学生对课程的满意程度,适当调整自己的授课、管理方式,尽量满足学生对知识、对学习的渴望和要求。

参考文献:

[1]丛明慧,陈辉.高校替课问题的现状调查与原因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1).

[2]宫小明.普通高校教学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创新背景下的高校教学管理研究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