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子商务驱动中国外贸创新发展研究

2018-01-11 20:32薄晓东
现代管理科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摘要:近年来,跨境电子商务迅速发展,正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引领全球经济的发展。在此背景下,文章从四个维度对跨境电子商务驱动外贸转型升级进行了理论分析,认为跨境电子商务驱动外贸创新发展的路径主要包括五个方面。通过构建VAR模型实证检验了跨境电子商务对中国外贸创新发展的影响程度,结果显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每上升1个单位,中国外贸创新发展程度就会上升1.503 6个单位,两者之间不仅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而且还相互促进、相互作用。

关键词:跨境电子商务;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研究

一、 引言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是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最重大贸易技术创新成就;当这一贸易创新应用到国际贸易中,即:跨境电子商务。它使实体经济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大批量生产逐渐被小批量、定制化生产所替代,线下交易模式被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交易模式所替代,商品贸易发展成为网络贸易,企业之间、消费者与企业间等的经济活动实现零距离对接,打破了传统市场当中的国家、地区界限,將全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实现相互瞬息交流和沟通,推动国际贸易走向无国界贸易。2016年的“双十一”通过阿里巴巴平台完成的交易额高达1 207亿元,且产生交易的国家和地区高达235个,有4 120万中国消费者购买了进口商品。

跨境电子商务改变了国际贸易方式,扩大了贸易产品的范畴,节省了国际贸易交易时间,减少了国际贸易成本,增加了国际贸易效益,加快了全球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和贸易全球化的进程。因此,UNCTAD将跨境电子商务誉为“提高国际贸易效率的革新方法”;WTO进一步指出,跨境电子商务将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引领全球经济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对跨境电子商务驱动外贸创新发展的机理、实现路径以及影响程度等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政府有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二、 跨境电子商务驱动外贸创新发展的理论分析

本文主要从交易成本、技术创新等方面对跨境电子商务驱动外贸创新发展进行理论分析。

1. 交易成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认为,企业只要存在交易活动(提供产品或服务),就会带来交易成本。跨境电子商务作为技术创新的重大成就,以其全球一体、数字传输等特点促进传统国际贸易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不仅大大降低了国际贸易领域的信息搜寻成本、讨价还价成本等,而且还促进了企业管理成本等的显著下降,进而导致企业交易成本的大幅度下降,提高了产品的价格优势,增强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与传统国际贸易相比,跨境电子商务广泛采用云计算等技术,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卖家与买家实时交流、沟通,使得信息搜寻、分析、数据处理、询盘、采购、支付变得更加快捷、便利,促进了企业采购成本、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等大幅度地降低。例如,企业通过在网络上发布产品性能、图片、价格等信息,并不断进行更新,可以让消费者更直观地、快速地了解产品,节省了产品的推广费用,从而降低了产品的经营成本。具体见图1。

2. 技术创新理论。跨境电子商务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创新发展的结果。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中,跨境电子商务作为一项创新技术会对投入的各类生产要素进行重新组合,使得生产函数发生了质的变化,致使企业的国际贸易交易成本降低,提高了企业的国际贸易效益,促进了企业乃至整个产业的劳动生产率的提升,进而导致整个社会的供给水平提升。

跨境电子商务由于具有全球一体、瞬时沟通等特点,使得企业可以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随时随地向各个国家或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从而将企业的业务延伸到全球各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跨境电子商务是多项创新技术的集合,它在推进产品产量提高(推动供给曲线由S1移动到S2)的同时,大大地降低了产品的价格(价格由P1下降到P2)(如图2所示)。

三、 跨境电子商务驱动外贸创新发展的路径分析

跨境电子商务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先进性,正改变着全球经济,引领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跨境电子商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驱动外贸创新发展:

1. 跨境电子商务简化了国际贸易流程,提高了国际贸易效率,进而驱动外贸创新发展。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推进国际贸易活动由传统的以线下交易为主向以线上交易为主的转变,推动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由传统的双边向多边的方向转变,简化了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促进了贸易模式的调整和创新。数据显示,传统贸易方式下单笔国际贸易业务涉及到的单证三十多种,加上副本共有一百多份书面资料;而跨境电子商务下采取EDI取代书面文件,使贸易双方交流更便利、快捷,且交易成本更低,促进了国际贸易效率、效果的提升。

2. 境电子商务促进了“网络公司”的发展,国际贸易主体发生了转变,进而驱动外贸创新发展。

跨境电子商务使得商品或者劳务的交易活动场所转移到了国际互联网上,从根本上缩短了商品和服务提供者及消费者之间的空间距离,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也从国家间、区域间向全球化转变。在传统的国际贸易体制下,商品或服务的进出口必须由具有固定运营场所的贸易公司来进行;然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却打破了这一传统、固定的模式,促进了“网络公司”的发展。只要一网一线,无需通过中介公司,就能实现与全球的买家或卖家进行实时沟通、磋商,进而达成交易。

3. 跨境电子商务克服了传统国际贸易中的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促进了国际贸易运行机制的创新,进而驱动外贸创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打破了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以及国家与地区间的界限,开辟了新的网上国际贸易市场,克服了传统贸易运行机制下存在的区位等方面的劣势,促进了信息在全球市场上的自由流动,降低了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垄断的可能性,使买卖双方的交易更加快捷、便利;同时,全球买家、卖家通过网络实现实时沟通、交流,提高了贸易决策的准确性、有效性,促进了贸易效益的提升,增强了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

4. 跨境电子商务实现制造商与消费者的零距离对接,促进了国际贸易营销方式的改革,进而驱动外贸创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通过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实现不同国家或地区企业、消费者等的零距离对接,促进了国际贸易营销方式的改革,使传统国际贸易中的大部分中间环节被削减,导致这些中间环节的成本一部分成为电子商务平台的佣金、一部分成为生产商的利润、一部分则成为消费者的“福利”,从而形成生产商、第三方跨境电子商务服务商以及消费者等的“多方共赢”。endprint

5. 跨境电子商务推动外贸企业向小单、多生产、品牌转型,进而驱动外贸创新发展。跨境电子商务促进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卖家与买家之间交易的小量化、精细化、重复化,尤其是在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产品方面,“个性化”、“订制化”趋势日益突出,这就导致了跨境电子商务的订单大多是小批量,甚至有可能是单件。这就使得传统外贸“集装箱”式的大额交易被小批量、多批次的“碎片化”进出口贸易取代。

四、 跨境电子商务驱动中国外贸创新发展的实证检验

1. 模型建构、变量含义。

基本模型方程为:

2. 数据来源与处理。

(1)中国外贸创新发展程度。该指标用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效果的综合评价值来衡量,具体测评体系及测算参照薄晓东、郑洪文(2015)的研究成果。

(2)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该指标基于杨坚争、郑碧霞、杨立钒(2014)构建的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对相关标准进行调整计算获得。

(3)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该指标用中国上网用户总人数来评价,具体数据基于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及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站整理获得。

同时,为了避免伪回归等现象,对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序列取自然对数。本文采用Eviews6.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

3.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1)单位根检验。为避免伪回归等问题,本文先对三个序列进行平稳性检验。结果见表1。

从表1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在对各序列进行二阶差分后,三个序列在10%置信区间的临界值均大于ADF统计值,故拒绝原假设,则三个序列是平稳的。这说明三个序列在二阶差分上没有单位根,各变量是平稳的,它们之间可能存在平稳的线性关系。

(2)协整性检验。本文主要采用残差单位根检验、Johansen检验对模型方程所涉及的变量进行协整分析,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被解释变量与其他两个解释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所以说我国外贸创新发展程度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互联网络发展情况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

(3)VAR模型。本文选择的最优滞后期为1,进行回归后得到VAR模型:

A-R2=0.936 F=65.041 DW=0.906

从回归结果来看,模型调整后的拟合优度为0.936,并通过了相关检验,模型拟合优度较高,拟合效果较好。即: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每上升1个单位,则中国外贸创新发展程度就会上升1.503 6个单位;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每改进1个单位,则中国外贸创新发展程度就会上升0.922 7个单位。

(4)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下面进一步检验CFTM、TCEB、INTN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本文主要采用F检验,选取的置信区间为5%。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可知,一是,Fa(1,11)=4.831小于F统计值5.211,拒绝原假设,即中国外贸创新发展程度和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说明跨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是中国外贸创新发展程度的格兰杰原因;同时Fa(1,11)=4.831小于F统计值4.926,说明中国外贸创新发展程度也是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的格兰杰原因。

二是,Fa(1,11)=4.831小于F统计值5.027,拒绝原假设,所以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是中国外贸创新发展程度的格兰杰原因;但是Fa(1,11)=4.831大于F統计值3.919,所以中国外贸创新发展程度不是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的格兰杰原因。这表明,中国外贸创新发展程度与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之间存在单向的因果关系。

五、 结论及政策建议

1. 结论。跨境电子商务使贸易主体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拓宽了国际营销渠道,改变了生产方式,重构了全球价值链,降低了贸易成本,正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动力。从长期来看,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每上升1个单位,中国外贸创新发展程度就会上升1.503 6个单位,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与中国外贸创新发展程度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跨境电子商务对进出口贸易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同时,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与中国外贸创新发展程度互为格兰杰原因,这说明中国外贸创新发展程度与跨境电子商务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作用。

但是从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测算指标来看,我国跨境电子商务深入发展还面临诸多问题:法律不健全、物流大而不强、支付监管薄弱等。

2. 政策建议。

(1)建立完善的诚信体系,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制定并完善跨境电子商务方面的法律、法规,强化对信用信息的管理和保护,实现对跨境交易过程监管的全覆盖;开发并设计基于大数据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构建以第三方征信机构为主体的信用信息管理系统;构建多重质量认证体系,确保企业产品的质量和信誉,以便向境外买家全方位展示企业经营资质和能力、生产的流程、质量监控体系等。

(2)构建新型跨境物流生态体系,推进跨境物流模式创新。整合物流供应链体系,构建包括金融、保险、检验等在内的新型跨境电子商务物流生态体系,实现多方共赢;组成跨境物流战略联盟,与跨境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建立统一的信息系统,实现商品流、资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四流融合,促进物流企业的协同创新发展。

(3)强化跨境支付业务监管,构建跨境支付安全环境。进一步规范并加强对跨境支付业务的监管,积极推进第三方支付机构代办个人结售汇业务;加强备付资金的管理,化解备付资金的风险;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支付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各方协同构建跨境支付的安全环境,从而防范并降低跨境支付过程中的财产损失、信息泄露等风险。

参考文献:

[1] 夏先良.论贸易技术创新的效果[J].商业研究,2014,(6).

[2] 裴长洪,彭磊,郑文.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经验与理论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1,(1).

[3] 汤碧,陈莉莉.全球价值链视角下的中国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12,(10).

[4] 薄晓东,郑洪文.基于PCFA的中国外贸发展方式转变研究[J].价格月刊,2015,(6).

[5] 杨坚争,郑碧霞,杨立钒.基于因子分析的跨境电子商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财贸经济,2014,(9).

作者简介:薄晓东(1976-),男,汉族,山东省临沂市人,青岛大学商学院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与投资、互联网金融。

收稿日期:2017-11-14。endprint

猜你喜欢
跨境电子商务对外贸易创新发展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基于专业群建设背景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发展的探讨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中小企业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的SWOT分析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我国跨境电商贸易平台商业模式探析
当前经济背景下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