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班主任网络教育新策略

2018-01-11 21:39李涛
山东青年 2017年7期
关键词:网络教育中小学班主任

李涛

摘要:网络教育是现代中小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班主任网络教育中存在许多困惑,中小学班主任应该加强对家庭网络教育的指导,整合社会网络教育资源,发挥学校网络教育的主导作用。

关键词:中小学;班主任;网络教育

当代全球化是传输内容数字化、传输手段网络化、传输结果信息化的客观必然结果,这给中小学教育带来了无限的机遇和挑战。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学校一般委派一名教师担任班主任,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各项工作。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学校领导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管理工作的重要助手和骨干力量,是联系各科任教师、学生集体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社会和家庭各种教育力量的桥梁。尤其是接受基础教育的学生,班主任对他们的影响无人能替代。班主任如何开展网络教育,培养学生科学的信息意识和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

一、当前班主任网络教育的困惑

以Internen为主要标志的网络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将人类带入了一个全新的数字化时代,拓展了人类的第二生存空间——网络社会。在这个空间里,没有草根与权威,没有强制,强调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性,平等民主合作,满足了人们追求便捷与舒适的享受,避免了直面交流的摩擦与伤害。它有着与传统文化不同的开放性、虚拟性、及时性和综合性的特点。网络教育既是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又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手段。存在的问题包括:

(一)班主任家庭网络教育的缺失性

家庭是建立在婚姻、血缘关系基础和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亲密合作、共同生活的社会群体。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在社会生活制度中有着特殊的功能,教育功能就是其重要功能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的教育功能愈加凸显。家庭教育是在家长与子女之间的交往中展开的,是在亲子交往关系中展开的。家庭是社会的父母与孩子交往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到家庭教育功能的发挥。班主任作为教师的特殊角色之一,在联系学校和家庭、给予家长必要的亲子交往的指导上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对家庭网络教育的指导上,显得无力或苍白。

(二)班主任社会网络教育的局限性

进入信息化时代,人们对新兴的网络教育方式表示出认可的态度。教育的网络信息化,一是指以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在学校的普及和应用,二是指可以利用网上资源提高教学质量,三是指开办远程教育达到资源共享。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目前网络教育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在国内,都已经普遍被人们接受。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之间的教育水平还存在着很大差别,网络化教育的迅速发展,对缩小地区之间的教育差别,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网络为班主任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创造了精彩的工作和娱乐时空。在班主任工作领域,信息技术以信息处理的高速度、高容量、多媒体和交互性,提高了班主任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同时,信息技术在深刻地影响着班主任教育教学的观念、内容、方式和方法。而班主任在中小学网络教育中却承担着可有可无的角色,没有适应网络教育的要求。

(三)班主任学校网络教育的单一性

网络化时代,网络已深入到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上网不仅是一种时尚,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网络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学习途径;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速了学校教育的社会化,但同时也存在着网络上的信息良莠混杂、可能会使学生过度沉溺的危害,会冲击人们的道德品质,甚至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从而影响人的社会化等等负面影响。学校应该成为中小学生网络教育的主阵地,班主任应该承担起对学生进行网络伦理和道德、网络知识、网络技能及网络能力培养的角色,但当前中小学班主任在学校网络教育中侧重于知识授受和技能养成,相当单一。

二、班主任网络教育策略

互联网的使用与发展是一种趋势,所有的社会成员包括中小学生都已经或正在成为互联网用户,它给班主任工作带来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挑战。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班主任只有认真研究新问题、按教育客观规律办事,才能发挥网络的积极因素,最大可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加强对家庭网络教育的指导

在美国,在上网的青少年中,67%是为了获得信息,65%是玩游戏,49%是聊天或使用BBS,48%是利用网络进行创造性活动,46%是下载网上资料。许多国家的网络化程度比我们高,但是国外青少年上网成瘾的现象沒有我们严重。

1.引导家长树立健康的计算机和网络观念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看着父母用电脑长大,父母是否有健康的网络意识,是否会科学合理地使用计算机,就是对孩子的言传身教。在云南昆明有两个上网成瘾的孩子,就是因为妈妈迷恋网络游戏,在家里,甚至上班时无聊在网上斗地主、玩游戏,孩子们也开始玩,年幼时就痴迷网络游戏。所以对成年人、对父母普及健康的网络观念非常重要,这关系到如何引导未成年人健康上网。班主任要在家长中普及科学利用计算机和网络的知识,对家长要提要求、勤指导、多检查、常总结。可以请有关专家做讲座,也可以为家长之间提供有关问题交流、学习的平台,还可以借鉴其他班级或学校的好的做法等等。

2.鼓励家长与孩子的心理共融

网络是虚拟世界,一个人应该处理好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从而更从容地在现实世界中成长。许多沉溺于网络的学生是因为现实生活中的人际交往太贫乏,学业成绩成为唯一的评判指标,于是感到孤独、没有人理解、没有成功感的体验,于是转而向网络世界,似乎网络世界可以成就他的一切。亲子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情感上的交流贫乏、有效沟通很少,孩子无法得到适当的关怀和引导,加上本身学业和考试的压力,转而沉溺于网络这个虚拟世界寻求慰藉。班主任要指导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和交流,具有同理心,进行角色互换,移情性地引导孩子,注意倾听孩子的想法,多给他们提建设性的意见,对孩子的管束要有底线、有自由,多表扬激励。

3.改变家长对孩子网络教育的极端做法

由于家长不了解网络,也不了解孩子的心理,家长对孩子使用计算机的态度往往有两个极端,要么对孩子上网无条件地支持,认为计算机、网络是好东西,可以让孩子学到知识,买电脑、用电脑全由孩子说了算,满足孩子的所有需求,不对孩子提出任何条件,不引导、不监控;要么一味拒绝,认为网络、电脑是洪水猛兽,不买电脑,买了也不装宽带,装了宽带也加了密码,大人能用,孩子不能使用,让孩子远离网络。其实这些做法都是不正确的。班主任应该让家长处理好人与机器的关系,机器是为人所掌控和利用的,机器要服务于人,进而引导孩子摆正孩子与电脑的关系,人是主体、机器是客体,客体是为主体的发展服务的。一味满足孩子的需要和盲目让孩子远离网络、无视孩子的合理需要一样,都会加剧孩子对它的负面情绪,使得孩子受到的网络影响更加不可控。同时也会加剧青春期孩子的逆反心理,效果适得其反。

班主任应该提高自身的网络认知、情意等综合素养,较专业地培养、提高学生的网络认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有选择地为我所用,使网络成为自身成长的积极因素。要引导家长对孩子网络的使用负责并让孩子在网络世界中有所担当。家庭网络教育重在两点,一是上网要适度,二是要有自我控制能力。班主任要指导家长学会引导和监督孩子上网,与孩子一起制定上网规则,如限制上网时间;不得与陌生网友见面;与孩子一起上网;遵守网络伦理道德;用技术手段对色情、暴力网站进行限制,如安装反黄反暴软件设防等等。当发现孩子网络成瘾时,家长不可打骂和歧视,应该积极寻求专业帮助,如有需要,要及时与专业医院联系,让孩子尽早接受矫治和帮助。

(二)班主任对社会网络教育的整合

1.班主任应该使网络真正成为中小学生的生活空间

网络带给中小学生的是一个远远超出他们想象的丰富多彩、立体化的生存世界,班主任要很好地使这一世界真正成为学生的生活空间。班主任要利用网络所提供的丰富教育资源,并且通过图文并茂的效果、声音、动画、色彩、触觉等出击,使学生获取更广博、更牢固的知识,使网络成为百科全书式的图书馆。指导学生在网上找到所需的资源,发展自己的认知、情意和道德。班主任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丰富表现力,使教育教学内容通俗易懂,生动、形象、直观,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2. 班主任通过网络教育真正确立学生的发展性主体地位

信息技术增强了交互性和学生的主动性,为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班主任要努力构筑健康的网络文化,激发中小学生积极的主体意识,形成诸如效率、平等、全球意识等现代新的观念。在网上班主任倡导大家彼此互相平等,没有天然的权威和特权人物;使中小学生认识“地球村”的概念,用自己独特的眼光主动地认识世界,渐渐形成了全球意识;班主任要关注网络中以最快捷的速度发布着的焦点新闻,视角触及国家、社会的方方面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国家意识。网络既是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更是展现个性的舞台,网络所具有的主体性、灵活性和互动性的特点,形成和强化了生活在网络时代的学生强烈的自主性。

3. 班主任通过网络教育加速学生的社会化

网络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手段,改变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单一模式,把教育推向整个社会,为“大教育”、“学习化社会”的观念提供了有力支持。网络交友的虚拟性和广泛性为学生创造了直接宣泄的场所,舒缓了心理压力,迎合了学生渴望交友而内心闭锁,渴望获得真情而又怀疑真情的矛盾心理,对培养健康的心理、加速社会化的进程有着积极的作用。班主任要以未来社会需要学生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和特殊才能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改变现实的教育过分局限于書本知识,忽略对孩子个性的培养,影响学生社会化的种种弊端。网络给学生提供了探索的广阔平台,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有选择地学习,个性获得发展,有利于个体的社会化。

4.班主任利用网络教育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

班主任要巧妙利用网络构筑的虚拟空间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多的交往机会,使中小学生面对学业压力、人际交往的压力和心理压力时,能够比较坦然,通过适当的方式渲泄和疏放。由于网络交流的“虚拟”性,避免了人们直面交流时的摩擦与伤害,使得孩子可以在这里安全地进行“社会实习”,这对他们的成长都是很有好处的。班主任必须掌握学生的心理特点,积极地采取适当的方式走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以便对学生的加以正确的教育引导使网络为我所用。班主任可以通过微信、QQ、MSN或Skype与学生在网络上匿名聊天,对学生进行引导;可以用网络取代书信的作用,师生之间的交流更快捷、更有效;可以将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与班主任工作相结合,通过多向交流,主页建设,班务公开,情景模拟,问题探索,专题研究和远程学习等多种形式,优化学生心理发展的良好氛围,形成班级管理网络,拓展班级管理渠道,从而创建理想的育人新环境。

(三)班主任对学校网络教育的深度探究

1.班主任应该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工具性

贯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班主任应该对学生进行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教育,一方面计算机知识技能本身就是学生所应该掌握的一部分,另一方面,计算机又是现代人生产和生活的必要工具之一。运用课堂计算机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计算机的积极作用,可以利用它查阅资料,了解信息,与外界沟通,放松休闲,真正让它更好地为人工作、学习、生活服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早就提出了功能性文盲的概念,把不懂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的和不懂公共场合基本标识的称为“新文盲”或“功能性文盲”,大力普及计算机及网络知识是信息时代每一个公民必需的。同时,班主任可以借助网络,加强自主学习,充分发挥资源共享这一特点,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丰富和充实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创造地开展班主任工作的研究和实践。

2.班主任应该重视网络伦理道德的养成

网络是虚拟的世界,但是因为人的存在,它应该有序和规则,也就是说,虚拟世界中应该有相应的规则和道德,这点应该跟人类的现实世界是统一的,当然不是人类现实世界规则和道德的简单重复,因为网络世界有其特殊性。如网络信息的高度图像化,使中小学生习惯于放弃理性的思维,追求平面化、标准化的“快餐文化”,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缺乏文化的底蕴,妨碍其整体素质的提高。网络在大大拓宽中小学生思维和行为空间的同时,也增加道德行为的自由度和灵活性。

网络伦理或网络道德已经被提出,但它实际上是一个虚拟命题,它不是一种新的伦理道德的出现,而是传统伦理道德在网络新领域的反映。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网络伦理声明指出了六种网络不道德行为类型:(1)有意地造成或擅自闯入网络及其相连的系统;(2)商业性地或欺诈性地利用大学计算机资源;(3)盗窃资料、设备或智力成果;(4)未经许可而接近他人的文件;(5)在公共场合做出引起混乱或造成破坏的行动;(6)伪造电子邮件信息。这些实际是传统的不道德行为。即要求人们避免伤害他人;要诚实可靠;要公正并且不采取歧视性的行为;尊重包括版权和专利权在内的财产权;尊重知识产权;尊重他人的隐私;保守秘密等。网络伦理道德不是对传统伦理道德的否定,网络伦理道德建设是把既有道德的一般原则引入网络领域。因此班主任要大力宣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倡导网络空间的责任意识,要教育学生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要在网络生活中遵循人类现实生活中所有的道德、法纪、政治和思想的规则和要求。

3.班主任应该重在塑造学生现实生活的丰润性

在虚幻的网络世界不能自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贫乏有很大的关系。“应试”的教育体制,使得所有人紧紧围绕在考试成绩之下。考试、成绩成为中小学生单调枯燥的生活中心,这些会影响学生的综合发展。学习是学校生活的主要形式,班主任应该组织各种活动,给学生通过充分展示自己的舞台,发挥学生的专长,并通过一些竞赛肯定和发展学生的专长,使得学习生活丰富多彩。除此之外还应该有多样化的生活内容,比如通过学校和班级的自治组织,组织学生采用到学校的管理活动中来。成立各种社团组织的体育、音乐、美术等各类活动,吸引学生参加学校里的各种社团组织和活动,减少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班主任要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尤其是热爱户外活动。在活动中,班主任应该加强对学生人际关系的引导,鼓励他们勇于、善于与人交往,注意协调同学间的关系,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关系,让他们把压抑的情绪通过正常的人际交流宣泄出来,并从现实人际交流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建立自信和他信。

4.班主任应该关注核心价值观的网络化

网络文化多元互动、信息丰富极大地丰富着中小学生校园、家庭和社会生活。学校教育中核心价值观的引领是最重要的,班主任要潜心研究核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研究青少年文化与社会文化,就要将网络信息和网络途径与价值观的传输和传递进行有机结合。

班主任可以发动全体学生创设相关的文化活动。在“网络霸权”的冲击和全球化的浪潮下,班主任要转变理念、加快步伐推进信息化进程。有系统地设计和组织实施符合核心价值观的班级活动,在网上上传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创建自己的网络班级或网页,给学生、教师、家长搭建平台,鼓励在网络上进行交流、沟通,并把它作为校园网主流文化建设的一部分。班主任也可以与优秀网站联合起来,充分发挥网上资源的优势,推出吸引中小学生参与的活动。可以开展各种健康向上的校园或班级文化科技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络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主动适应网络发展的能力。通过组织形式多样、内容新颖的校园业余文化生活,使学生从虚拟世界脱离出来,在现实中真正脚踏实地、生动地发展。

5. 班主任充分发挥网络班级管理的优势

利用网络管理班级是通过网络这一媒介对学生个体和班级集体进行教育,是计算机网络与班级教育整合的新模式,是新时期对传统班级管理思想、内容、方法和途径的挑战。当代生活的社会离不开网络,教育亦然,班主任应该顺应这种潮流,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适应网络的发展,利用网络的优势因势利导,搭建自己的网络平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学生自主地确定班级发展目标,设计教育性的活动和交往,打造正确的集体舆论和班风,提高班级骨干的领导力,增強集体的荣辱感和凝聚力,让学生从教导不需要教。在网上与学生沟通交心,使学生的情感得以宣泄,减轻心理压力,又可以使班主任发现学生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解决。班主任与家长可以通过互发电子邮件、网上聊天、网上论坛等方式互通信息、共同育人,可以在网上对家长的进行家庭教育指导,增强教育合力。

班主任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班主任要使学生具有科学的网络理念

班主任要让学生明白,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它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就看人类怎么使用它。如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了涉及人自身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安全等热点问题;信息网络时代的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全球性问题。如近期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暗网”、“深网”问题。暗网上有不少的内容都与毒品、色情等非法活动有关,暗网给了这个世界上许多身处阴暗角落的人们一个空间,让他们可以通过这个虚拟空间释放自己的心底难以言表的黑暗,获得罪恶带来的利益,同时又能享受那没有限制的匿名自由,引发了关于网络道德与法制的讨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从体能、技能到智能的转变,容易产生过份追逐物质利益,弱化、淡化人格精神需要的倾向,科学技术的发展会引起一系列的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其次,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学会鉴别各种网络信息

网络上的信息良莠混杂,既有正面的信息,也有负面信息。据统计,网上的错误信息在20%以上,无益信息占50%以上。在这些另人眼花缭乱的信息中,人们最为担心的问题是网络“三大害”:网络游戏、网络聊天、网络色情和暴力。学生在网上玩游戏和聊天所占的比率大大超过了利用网络学习的比率。过度沉溺于网络游戏,特别是一些大型网游,会使学生产生身体和心理的依赖,如近期风靡一时的大型手游“王者荣耀”,从数据看,累计注册用户超2亿,日活跃用户超8000余万,其中“00后”用户占比超过20%,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沉迷其中去无法自拔,以至于经常发生偷盗家长存款充值游戏币的事情,且有的金额非常巨大,更有甚者为了对抗家人对玩游戏的阻挠竟然为了此游戏而跳楼自杀……当然,游戏开发商也做了一些限定,例如所有玩家全部实行实名制认证,并对12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实行每日准许玩一小时的设置,12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每日只准许玩两小时,且所有未成年人不得在晚上九点之后开启游戏。另外还对未成年玩家设置了家长监控模式,家长可以绑定手机随时监控孩子的游戏时间和充值情况,并可以一键限制,但是,所引发的网络教育问题的讨论一直是热点。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上非学术性的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二万张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接触过网上黄色信息的青少年90%以上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网上大量不良信息的创造造成了青少年学生是非观念模糊,道德意识缺失,社会责任感弱化,身心健康受到影响。班主任要培养学生处理网络信息、分辨是非的能力,学会运用积极的网络信息去开拓创造,自觉抵制消极网络信息的影响,对消极信息学会分析、比较、增强识别和批判能力。

再次,班主任要教会学生适度使用网络

互联网在短短的二十年间从无到有,扩展到了全球的每一个角落。也使得喜欢新奇事物、好奇心强的青少年大量加入了网民大军中。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近日发布报告显示,截止2006年底,中国网民人数已达1.37亿,占人口总数的10.5%。网民数和宽带上网人数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而网民中学生又是主体,占21%,其中约70%的学生沉湎于网上聊天,约40%的学生光顾过色情网站。而这2877万未成年人中的14.8%,也就是400多万人,不仅爱上网,而且还上网上了瘾。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处理好人与机器、人与网络的关系,明确人在网络生活中的主体地位,不能畸轻畸重。

1994年,美国精神病医生伊万·戈德堡(IvanGoldber)提出网络成瘾症。网络成瘾又称病态网络使用,是一种冲动性地过度使用网络,并因此导致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障碍,是因重复对网络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的、周期性的、无法自拔、无力控制的着迷状态。青少年网瘾患者的基本症状是:上网时间失控,欲罢不能,难以自拔,可以不吃饭不睡觉,但是不能不上网,他们即使意识到却仍会继续。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头晕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等。许多学生计算机操作得非常熟练,却写不出漂亮的汉字、流畅的作文,文章中错别字、病句随处可见,更为严重的是长期沉迷于网游、网聊,失去了大量户外活动的机会,使身体的各项机能下降,造成忧郁焦虑的心理,不利于青少年人格的养成,影响其社会化的进程。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网络自我教育能力,即自我认识、自我分析、自我检查、自我控制、自我协调能力,以便适应网络、驾驭网络,真正成为网络的主人。

最后,班主任要培养学生的网络自控能力

互联网的隐蔽性,网民在网络上的身份、年龄、性别、种族和社会地位,都可以是虚拟的。据统计,目前,利用计算机犯罪大约只有1%被发现,而这1%中,只有4%会被检控。这使得网上不道德行为甚至犯罪行为日益增多。班主任要使学生意识到:在一人一机的环境下,虽然不必与他人面对面打交道,没有传统社会成年人或规则对人的行为进行约束,但是在这个虚拟空间中,人与人的交往也应该有责任和义务,重在培养学生的自律道德,即以自我约束与自我控制为根本特征的道德。

网络崇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妨碍中小学生社会化过程中价值观念的建构和楷模学习,造成社会化失控。班主任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增加他们参加日常社交活动的时间,培养他们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和谐、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扫清新的人际交往障碍,从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6.班主任应该协调社会对网络的监控

班主任应该对网络游戏、网络色情与暴力、网络聊天对学生的影响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性的敏感性,在现实社会很少公开谈及的性却在网络盛行,在打破传统信息发布渠道的同时,影响了中小学生性心理的健康发育,传统与道德约束与性的解放成为矛盾。声像并茂、新颖刺激的网络游戏,对学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和难以抗拒的诱惑力,很多学生无节制的痴迷于游戏之中而不能自拔。而网络大量暴力游戏的存在,致使一些涉世不深的中学生情感和行为大大强化,形成暴力崇拜,导致他们在生活中也想通过暴力解决一切问题,用暴力达到自己的目的。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博士的一项实验表明:任何人哪怕只是短暂地接触暴力电脑游戏,也会在短期内出现攻击行为增强的现象。因此,网吧斗殴或因上网而发生的争吵、杀人事件屡有发生,引发了中学生崇尚暴力的心理倾向。班主任应该联合学校、家庭和生活的有关力量,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如严密监控和检测互联网入口,对进入的信息严格过滤和防范;建立“网络警察”,规范网络行为,惩治网络犯罪,最大限度地阻止各类不健康的信息与青少年接触。加强对公共网吧的管理,开展创建“青少年安全放心网吧”的活动,使全社会更加关心青少年的网上安全问题,保障青少年进一步健康成长。

在网络时代,班主任要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重点,以增强时代感、提高创造性为要求,对学生实施科学的网络教育,培养他们学会辨是非、会分析、善选择、能决策的网络认知能力,帮助他们解决主观与客观、个体与集体、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而坦然地面对网上各种各样的信息,提高信息辨别和运用的能力。科学运用网络进行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6).

[2]王道俊,郭文安主编.主体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3]钟启泉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孙少平编著.新中国德育五十年.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5] 陈震主编.班主任新思维.南京: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05.

[6]彭志勇,钟型泰主编.现代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指南.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

[7]王宝祥主编.班主任培训教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浙江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3)

猜你喜欢
网络教育中小学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夸夸我的班主任
班主任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