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下高职高专院校舞蹈教学与评价研究

2018-01-11 22:21王荔荔
东方教育 2017年24期
关键词:校企舞蹈岗位

王荔荔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舞蹈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教学与应用脱节,而建立“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了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教育体系互动发展,贯穿和拓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进一步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是深化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因此,开展“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对于促进校企(幼儿园)深度合作,实现高职高专院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幼儿园)工作情境实践的有效融合与互动,全面且有价值的推动了我国高职高专院校舞蹈教育的发展。

一、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围绕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所面向就业岗位的任职要求,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价方式,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总和。

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人才培养模式,它的本质特征是通过学习与工作相结合,实现教育与实践的结合、学校与企业的结合,从而提高教育质量。

“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国家及国际职业教育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主动服务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推动了职业教育体系和劳动教育体系互动发展,贯穿和拓展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成长通道,进一步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是深化校企合作,知行合一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重要举措。

职业技能和岗位要求匹配的矛盾是制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正是解决职业技能与岗位要求匹配问题的有效途径。“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学习内容实用性强,所学即所用,目标明确,能最大程度上准确满足职业技能与岗位的匹配;突出专业能力,促进行业发展和技能创新,符合国家发展为创新型国家的要求。为国家培养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职业型技术人才。

二、我国高职高专院校传统的舞蹈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问题分析

首先,教学与应用脱节。

我国高职高专院校在舞蹈教学方面仍存在“理论知识”和“技术技能”关系的处理上仍存在着明显的偏颇,有的院校过于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专业技能的培养,导致毕业生的舞蹈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不足;有的院校过于聚焦跳、表演、技巧等艺术技能的掌握,导致学生毕业对舞蹈教育教学理论和创作能力认识肤浅,科学的综合素养欠缺,不能实现良好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在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下,大部分课程以课堂教学为主,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通过讲授、示范及教学媒体的辅助,把舞蹈学习内容传递或者灌输给学生,学生则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这种模式不仅忽视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在教学活动进程设计中采用的是“先理论后实践”的做法,导致理论学习与教育实践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舞蹈学习的实践能力。到毕业实习时,基本的部分理论和技术技能都要从头学起。单一的评价模式最终學生毕业后就业岗位知识不足、脱节、片面等问题。

最后,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

传统单一的评价模式评价主体往往只有教师,评价方法以期末终结性考试为主,这种以教师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模式必然导致评价重点偏向于理论知识和传统古板的内容掌握,既不利于学生对舞蹈技术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形成,也不利于学生开动脑筋积极的创新和创作作品习惯的养成。

学生毕业到就业岗位(幼儿园)不能尽快上岗,企业(幼儿园)还要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岗前培训及过程培训,浪费企业(幼儿园)大量资源。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引入校企共建“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协作育人机制。

三、“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及主要措施。

“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思路。

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立足点是以服务福建闽南地区的学前教育舞蹈专业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以学校和企业(幼儿园)深度融合为切入点,探索构建以满足舞蹈专业人才需求为导向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机制,探索实施以“校企联合育人、招生招工一体”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提高职业能力和素养,适应和满足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打造福建版“二元制”职业教育品牌。

“二元制” 人才培养模式总体目标逐步构建以企业(幼儿园)与学校为共同主体、学徒与学生双重身份、单位与学校双重管理与评价、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双证书、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合为一体为主要特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零距离对接行业企业用人需求。本专业面向舞蹈专业的教育、编导、演员等一线,培养具有良好的品德情操和职业素养,掌握舞蹈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专业应用技术和职业技能,能够从事舞蹈教育、舞蹈编导、舞蹈演员、舞蹈策划、舞蹈理论等岗位工作,具有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措施。

1、学校与企业二元主体。由学校和企业(幼儿园)共同成立教学及负责指导的委员会。

2、学徒与学生二元身份。学校与单位共同组建师资队伍,企业和学校共同作为培养目标,双方提出招生对象、专业、规模等需求;采取“专业基础考试与岗位技能测试加文化综合知识考试”相结合的考试办法,专门设置考试和录取制度,实施专科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

3、师傅与教师二元教学。采取“校企双主体、工学一体化”教学方式,校企对接技能岗位要求,共同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研究整合专业课、基础课、选修课以及实操课,共同探索融合专业知识、技术技能、职业素养于一体的教材,形成适应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由学校与企业(幼儿园)共同采取校企双师教学生带徒弟、理论与实践结合培养等教学方式共同培养学生。校企共同制定舞蹈专业人才教学计划,加强学习过程,突出导师责任,让学员在学校和企业同时得到提高和进步。

4、企业与学校二元管理。完善合理的教学计划,实行学分管理。实行校企“二元”评价,校企共同制定课程学习和实操的评价标准,规范教学常规管理。

5、企业与学校二元评价。建立以学员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导师评价、企业(幼儿园)评价为核心的学员成绩考核机制。

6、毕业证与职业资格证双证书。按照国家教师职业资格考核要求,制定考核标准,引导学员积极参加职业资格技能鉴定考试,及时取得双证。

7、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二元学制。实施二元学制管理。根据学校和企业(幼儿园)的实际情况,校企共同制定教学内容和进度,充分的利用业余和课外时间灵活安排教学。

四、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高专院校舞蹈教学与评价的模式。

应根据舞蹈专业和岗位需求的特点,建立师傅与教师二元教学、边学边用的教学模式。

采取校企共同制定并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研究课程的设置,校企双师共同教学生带徒弟,探索适应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这一模式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始终贯穿,在学校学习理论和基本功的知识,在实践岗位学习岗位应用技能和创编的知识,使其呈现出“学习内容全面化、学习方式多样化、学习导师多个化”的特点,最终实现舞蹈教学的丰富和全面。具体如下:一是以提高学生的舞蹈实践能力与创作创编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这个过程必须是以幼儿园岗位实践学习为重点、以学校理论和基本功学习为辅助、以“校中园”、“园中校”实训实习基地为平台。在整个学用过程中,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用,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学生从最初的欣赏感受到摸索实践再到创作创编,从开始的“学中做”到“做中学”再到教学做一体化,经历着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二是建立丰富的教学和实践内容。从学生未来的就业岗位为切入点,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包括课内实践教学、舞蹈专业技能培养、校内实践教学和校外综合实践,涵盖师德体验、教学实践、管理实践、教研实践等全方位的教育实践内容体系,让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创新与情感。同时,通过组织舞蹈教学技能竞赛、舞蹈表演比赛、舞蹈创编比赛、舞蹈理论交流会等活动,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持续发展;三是改革教学方法。全程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学校教师和岗位师傅在教学过程中打破“先理论后实践”、 “灌输式教学”的传统思维方式,根据课程的不同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案,如角色转换、案例分析、实事研讨、模拟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法或教学方法组合,实现学中有用,用中有学,促进学生对舞蹈职业能力的提高和职业素养的形成。

根据舞蹈这门专业的课程特点,建立了学校和企业(幼儿园)共同参与的多元评价模式。

在评价主体上,形成由岗位、用人单位师傅、学生与学校教师共同参与的评价模式;在评价方式上,采取理论知识考试、现场教学、即兴表演和创编、作品分析与评论、专业技能测试等不同方式的评价;在评价标准上,由学校和单位(岗位)合作的教育主管部门、专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制定;在考核內容上,学校考查学生对课程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掌握,单位(岗位)考核岗位理论知识、岗位技术技能、创作创编等综合能力;在成绩计算上,根据舞蹈课程的性质按复合式的成绩评定方法。例如,由学校教师和岗位(幼儿园)师傅共同制定考核标准、共同组织考核;对舞蹈理论、舞蹈表演(即兴)、舞蹈教学、舞蹈创编(即兴)、舞蹈作品的分析等内容的考核采用理论笔试、技术即兴、提交作品的方式,在此基础上,通过平时的表现记录平时成绩。最后由学校、单位及平时成绩三者按照比例计算总成绩。形成了“学中用”、“用中学”的学校评价与用人单位评价有机统一的多元评价模式。

自我评价:以学习成绩、舞蹈技能考核及职业资格证书为主要内容的评价,学员对自我学习提高的评价。教师评价:以学校专业教师为主的评价,主要结合期末考试成绩,课堂实践表现以及课后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导师评价:以企业(幼儿园)师傅(导师)为主的评价,通过设定相应指标,对学生目前达到的水平给予考核与评价,按照等级进行建立奖励机制。企业(幼儿园)评价:邀请专家和教授,在学员中进行随机抽样,对抽取的学员进行综合考评,包括人文素养,职业基础和专业能力的考核。

2017年9月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首届“师范类”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已经成功的开班。同时,学校与鲤城区锦朵朵幼儿园联合办学举行了揭牌仪式,这说明学校-单位联合办学,既是学校主动服务教育事业发展的具体举措,也是充分利用学校和幼儿园的不同教育资源,由学校和单位(幼儿园)共同培养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的一种办学模式创新。

高职高专院校舞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以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实践要求为出发点,既要考虑理论知识的掌握,又要注重专业技能的提升,更要强调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的培养,使学校与企业(幼儿园)所需的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相契合。

高职高专院校舞蹈专业实施“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素质舞蹈人才,实质上是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指导思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具体体现,它将进一步深化高职高专院校舞蹈专业“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建设:依据企业(幼儿园)需求及人才培养目标与定位,大力推行基于真实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有效实施行动导向教学方法,做到知行合一,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舞蹈人才,零距离对接企业(幼儿园)用人需求。

“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高专院校职业教育品牌的创举,不仅能促进教学改革,同时,还可以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新模式改革。

参考文献:

[1]“校-地-园”合作视域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以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刘文开

[2]闽台“校校企”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刘文开

猜你喜欢
校企舞蹈岗位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舞蹈课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