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本原:小学语文课堂的再出发

2018-01-11 00:20孟晓东
江苏教育 2017年15期
关键词:杏坛语文课堂学科

孟晓东

江苏省“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已连续举办12届,我有幸多次受邀擔任小学语文组的评委组长,参与到这项颇具知名度和权威性的赛事中。“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面向“苏派名校联盟”会员学校,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参加展评的课例代表着省内各地区课堂教学的规格与水平,也见证着当前教学一线课程改革的推进与走向。从中,可以得见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1.聚焦学习本质,但学生本位仍被虚化。

现代教学的本质应该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的过程,近几届“杏坛杯”的展评主题也将目光投向对学习活动的核心——“人”的关注。“发现学科价值,发展学生学力”“让学习真正发生”“人在课中央”,都召唤着学习活动实现从学生的“被教”到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转变,这一转变在参评的课堂中都有所体现。参赛教师在课堂的各个环节,都力图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让学生走到前台,去亲身经历,自主探究。但从每节课的整体过程看,教师对课堂的控制仍然过多,教师个人基本功的“秀”远多于学生自主的学,学生的学习还是更多地趋从于教师的指挥,没能充分放开,自主学习未能得到真正的落实。

2.关注学科特质,但课程意识仍显模糊。

从参加“杏坛杯”展评的具体课例可以看到,当前的语文教师对语文学科的定位有了更准确、清醒的认识,而且这一认识正被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教学行为。在课堂上,教师们普遍更重视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培养,并通过设计有意义的语用练习以促进这些基本能力的获得。但是,这种转变还停留在零散的层面,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很多语文课堂仍常常“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师目光短浅,将一节节语文课视作单列的个体,缺乏应有的课程意识,缺乏对学科的整体把握。这导致学生语文能力的生长目标弥散,序列杂乱,缺少清晰而有逻辑意义的建构路径。

3.探索结构变革,但课堂范式仍缺体例。

教育理念的革新带来课堂结构的变革,从“杏坛杯”展评的小学语文课堂看,这种变革有契合当前热点的尝试,如学案导学式学习;有针对不同文体的研究,如古诗词教学模式的构建;有体现地区或学校课题思想的本土化探索;也有体现选手个人教学思想、主张的个性化实践。这些探究使传统的语文课堂结构被打破,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但是,相比于其他学科而言,当前小学语文课堂还没有形成具有普适性的课堂范式,还缺少具有易于操作和值得推广的课型体例。这一方面是由语文学科系统的模糊性、弱逻辑性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一线教师对学科理论缺乏系统的学习,使得课型构建的研究缺乏学理的支撑。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新趋势展望

1.以学习本质改造学习活动。

学习的本质是自我更新,是学生的自主发展与生长。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其实就是要厘清“学什么”和“怎么学”的问题。“学什么”,就要研寻学生已经具备了怎样的学习储备,这是课堂教学的事实起点。而要科学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核心素养发展目标、课程标准、教材、学生“四位一体”是关键。其中,核心素养发展目标反映了对学生的总体期望,课程标准规定了各年级段学生的学习水平,教材决定了教学内容编排的内在逻辑,学生则体现了不同个体的“实然”学情。只有在此基础上遴选确定的学习内容,才是真正的“学生需要”。“怎么学”,就要真正确立学生本位意识,教师要甘于并善于“退”到幕后。“退”,是为了给学生的学留出足够的时间。课堂的40分钟是一个常数,一节课教师讲得越多,学生自主思考、探究的时间就越少。所以,一定要做到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能通过自主学习弄懂的少讲,学生学习中的疑点、难点精要地讲。当教师放下了对课堂的控制欲,真正用心去聆听学生的所思所想,并给予学生积极的回应,那学生言说表达的愿望就会被真正唤醒。正如佐藤学在对话的“投球”比喻中所说:“教师如果能把学生投得很差的球或投偏了的球准确地接住的话,学生后来就会奋起投出更好的球来。这样的投球快感,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基本。”所以,课堂对话应从简单应答走向以思考为核心的伴随着观察、辨别、选择的行为,使学生在对话的多重回路中获得生长。

2.以课程意识观照课堂教学。

语文课程实施的主要载体是语文课堂,唯有以清晰的课程意识观照课堂教学,才能以学科本质给予学生生长的力量,培养学生真正的课程学习能力。首先,清晰的课程意识来自于对语文学科性质、功能、目标与内容的正确认识,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此具有明显的导向和规范功能。同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从宏观上对学科的终极培养目标给予了规约。每位语文教师都应清醒地认识到:学生学习语文必须掌握的可以终身受用的语文知识、语文方法和语文技能等课程本质的内容是语文课的“脊梁”。其次,清晰的课程意识是教材解读的宽厚背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所要做的不是“教课文”,而是“教语文”,所以教材解读既要与课标对话,又要与文本对话,去明确教材的学段目标与要求,去发现文本中蕴含的语文教学因子,并努力使两者紧密契合。当语文课超越了零敲碎打的习练,从学科层面上落实了课程目标,每一节课就成为学生语文素养生长序列中的重要一环,赋予学生新的“学科经历”和“学科经验”。再次,清晰的课程意识,是教学架构的核心要素。基于正确的课程认识和教材的解读下的教学架构,必然是以“语文的方式”展开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在这些言语实践活动中,设计的情境、使用的方法、采取的途径都应直指语文课程目标和课堂课时目标,在言、意兼得中追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以真正实现学生言语与精神的双重成长。

3.以结构变革撬动课堂转型。

在“杏坛杯”课堂展评的多次听课中,我曾不断思考并追问:语文课堂能不能实现这样一种结构变革——摒除一切非语文的杂质,萃取语文学习中最本质的要义并将其固定为课堂构成的核心要素,从而构建具有普适意义的课堂范式。答案应该是肯定的。课型构建的意义,不是要抹杀个性,塑造千篇一律的模式化产品,而是要聚焦课程学习的本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最大限度地保障学习活动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任何学科要革新传统的教学模式与课型,都要基于如下认知:对学科理论的系统学习,对课程框架的整体把握,对教材体系的清晰认识,对教学活动的科学构建。展望当下小学语文课堂的变革需求,可以此两者为基本点,在推进课型构建上作如下尝试:一是以“内容模块”构建项目式学习。语文学科的学习资料都可根据其功用分为知识性信息、体验性信息、语用性信息等,学习资料就可按照这样的信息类型重组为新的内容模块。而针对不同的内容模块,对照学习目标,可将课堂学习分解成若干学习项目,课堂就能够形成项目式学习的展开结构。二是以“方法模块”构建专题式学习。语文学科核心的学习方法有朗读、对话、理解、体验等,“方法模块”是指以一种或几种基本方法作为课堂实施的基本策略,形成一个或数个母板,将不同的学习内容“镶嵌”其中。课堂结构就由这样的方法模块排列组合而成。一般来说,一堂课以一个核心方法形成一个专题板块,更利于学生课程能力的发展。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最后一公里”,当“核心素养”开启时代教育的新视域,当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小学语文教学也亟待在教育变革的潮流中把准方向,自觉革新。而回归本原,以学习本质和学科特质为基点,重塑课堂品质,正是小学语文课堂真正意义上的再出发。■

(作者系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锡山区教育局副局长,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endprint

猜你喜欢
杏坛语文课堂学科
“杏坛”之“杏”不是“银杏树”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缁帷杏坛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超学科”来啦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