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策略

2018-01-11 12:26谢国刚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音乐课堂教学主观能动性音乐素养

谢国刚

摘 要: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因此,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注重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通过实践与探究、总结与反思,构建出灵动的音乐课堂,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活泼、自由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综合能力。本文重点通过课前收集音樂素材,转变教学模式和拓展教学内容等教学策略,探索出一套能充分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其能主动融入音乐课堂教学的教学策略,期望以此作为音乐课堂改革努力的方向。

关键词:主观能动性;音乐课堂教学;音乐素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12B-0080-02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以培养孩子们的音乐素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为目的的素质教育核心学科。如何让同学们喜欢音乐、表现音乐、感受音乐带来的美,主动去探索、发现音乐的奥妙,走进音乐世界,是音乐课程改革不断努力的方向。当前音乐教学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孩子们喜欢音乐,但是又不认真去上音乐课,传统音乐课堂中的视唱、演奏、音乐常识的学习,无法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欲望。新一轮音乐课程改革,正是通过转变教学模式,提升音乐课堂吸引力,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通过音乐体验与模仿、探究与合作等多种艺术实践活动,来丰富学生的音乐形象思维,激发其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之中,做音乐学习的主人。

一、课前收集音乐素材,让学生“动”起来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去探索音乐,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音乐的策略之一。在网络发达的时代,学生在网络上收集资料的能力普遍较强。课前教师可以布置学生上网收集音乐教学中所需素材的作业,激发学生主动探索音乐的热情,也可以拓展教学内容的宽度和广度。一些音乐知识、音乐小故事、音乐史等,可以通过视频呈现,从而生动活泼、直观形象地表现音乐,让音乐教学内容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而学生收集到的这类音乐素材,也许正是目前教材、教参和配套音乐教学课件中缺少的内容。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同一首歌》时,老师布置同学们课前收集有关这个单元学习内容的音乐素材,同学们兴趣盎然。有同学收集到歌曲《同一首歌》在春节联欢晚会上表演的视频,通过歌词中“甜蜜的梦”和“阳光灿烂”等歌词,表现了祖国在新时代,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景象,同时,也倾诉了人民对和平、友谊的渴望,表达了美好、纯洁、憧憬幸福未来的思想情感。而在收集歌曲《我的祖国》,这首《上甘岭》电影插曲时,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真挚情感和保家卫国的精神,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震撼,对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英勇奋战的感人事迹肃然起敬,同学们在音乐学习的过程中,也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

学生通过一系列课前活动,成为审美活动的主体,真正走进音乐,融入音乐,在接下来的音乐课堂中,同学们在分享自己所收集的音乐素材时,充满了自信和满足感,全身心融入于音乐教学中,主动去探究、理解音乐,从中获得最直接最真实的美妙体验和感悟。

二、转变教学模式,让学生“活”起来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一言堂”,从头讲到尾,学生只是作为一名“听众”,很少参与到音乐探究中去,是被动接受的“受教育者”。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教师要努力转变教学模式,教师不再是课堂的“领导者”,而是教学的“主持人”。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正确引导学生情感、意志、性格、爱好、兴趣的发展,在教学中以激励、鼓舞学生为主,营造一种轻松、接纳、包容的和谐课堂气氛,与学生一起分享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和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欣赏《铁匠波尔卡》时,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音乐和了解音乐主题所表现的人物形象,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各种乐器的演奏方式和音色特点。在出现使用打击乐器来表现“打铁”的情景时,同学们就用拍手或者跺脚来表现。在表现“拉风箱”的音乐情景时,让学生感受轻轻地有节奏地“拉”,火力小,用力使劲地“拉”,火力就大的变化特征。让学生用肢体语言来表现音的强弱的变化,感受音的强拍与弱拍。

学生要想较为准确地去表现音乐,就必须全神贯注地去聆听音乐,才能很好地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在掌握了音色和力度变化的基础上,再进一步让学生创编节奏,根据打击乐器音色特点,探索出适合表现音乐形象的节奏,为音乐主题伴奏,有效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进而感受到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学生在主动聆听体验的过程中,结合肢体语言的表现,学习情绪高涨,并从中获得了音乐知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愉悦、轻松的音乐知识学习的同时,从中汲取音乐带来的欢乐和精神力量。

三、拓展教学内容,让学生“乐”起来

现行的音乐教材内容是专家们精挑细选的佳作,内容覆盖了中外声乐、器乐等经典之作,是陶冶学生情操,涵养心灵的精神食粮。但是,在实际的音乐教学中,现行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对音乐学习的主动性和预期有一定差距,对此,笔者开展了一项问卷调查:

经过数据分析,出现差距的原因与新时期网络音乐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如“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星光大道”等各类选秀节目、电视歌手比赛等,流行音乐文化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一夜成名”的明星梦自然成为学生渴望、关注的热点。网络音乐这类“快餐音乐”,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着极大吸引力,同学们很容易受其影响,渴望去吸收和了解网络音乐。对此,老师应该采取的是“疏”而不是“堵”的策略。因为对于未成年人来说,越是禁止,就越会造成“追星”的负面状况。

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可以以“奖励”的方式,让同学们在学好音乐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后,精选一些同学们感兴趣的流行音乐引进到音乐课堂教学之中。例如“tfboys”的《大梦想家》、“奔跑吧兄弟”的主题曲《超级英雄》、周杰伦的《听妈妈的话》等歌曲。教师在学生演唱歌曲的基础上,还基于歌曲结构、旋律特点、节奏特点、主题思想等内容引导大家做一些讨论、交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将流行音乐中健康积极向上,有一定艺术水平的音乐作品介绍给学生,将音乐教学内容延伸。网络音乐的学习,能让学生真正地去感受和理解音乐多元文化,拓展音乐视野,提升学生艺术鉴赏力和审美能力,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被无限激发,音乐课堂将成为同学们的“乐园”。

此外,适当补充一些本地民间音乐内容,增强学生热爱家乡、保护传统音乐文化的思想也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例如,我市的开平、新会、台山一带的民歌中,就有很多充满浓郁侨乡风味的仪式歌、生活歌、劳动歌等歌曲类型,“卖鸡调”“夹房歌”“禾楼歌”“咸水歌”等,很多都是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音乐,这类音乐语言生动、旋律朗朗上口、曲调明快、耳熟能详。教师可以将这些本地民歌用歌舞的形式表现出来,同时,融入本地方言、戏曲等多种艺术元素,让学生通过“音乐会”的形式展示出来。这些广泛存在于孩子们身边的音乐形式,是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自然学习热情高涨,对音乐主动探究的主观能动性也大大增强。此外,在学习音乐的同时,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也得到了全面提升。

“兴趣”是主动学习音乐的“原动力”。要想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二度创作”音乐,就需要构建灵动的音乐课堂。在音乐课中充分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音乐学习的主人,提升学生音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成为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建设接班人。

参考文献:

[1] 周丽青.音乐欣赏课中的多元化音乐文化渗透探析[J].北方音乐,2014,(12).

[2] 黄子霁.初中音乐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措施[J].北方音乐,2014,(13).

[3]李绍卉.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实施音乐游戏[J].现代交际,2017,(3).

[4]袁蓉林.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音乐,2017,(21).

[5]陈焱.浅谈小学课堂中的音乐游戏[J].学周刊,2013,(24).endprint

猜你喜欢
音乐课堂教学主观能动性音乐素养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教育信息化技术应用的探讨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教学中分组讨论模式的研究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音乐教学理念
论职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问
高校音乐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问题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