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调研

2018-01-11 12:29戴志芳徐红燕徐巧林
中国纤检 2017年9期
关键词:赤壁市湖北省集群

戴志芳 徐红燕 徐巧林

2017年上半年,湖北省纤维检验局与咸宁分局联合赴赤壁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进行调研,旨在了解赤壁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产值、产能、产品结构、品牌能力、整体质量水平等基本情况,以及集群内纺织服装企业的产品结构、品牌运营情况、质量需求、质量体系建设、质量管理能力、质量人才队伍等质量状况。调研采取实地走访、发放收集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的方式进行。

调研情况概述

(一)集群现状。

赤壁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内的纺织服装企业主要分布在蒲纺工业园、赤壁经济开发区及车埠纺织工业园。形成了纺纱、制线、印染、针织、服装、鞋帽、拉链、包装箱、家纺及无纺布产业集群链。经过几年市场调剂、优胜劣汰,目前整体态势趋于缓和,企业由量变发展转而向质变进军。

1.集群内企业情况。2016年规模以上企业中纺织服装企业有40家,其中服装企业15家、纺织企业20家、印染企业3家、非织造企业1家、化纤企业1家。

2.产业集群内主要产品情况。集群内纱线(棉纱、毛纱、麻纱、混纺纱)生产占比48.9%,服装生产占比28.6%(工装、童装、休闲装),布类(帆布、印染布)生产占比14.6%,化纤(复纺涤纶短纤维)生产占比4.9%,非织造布(医用材料)生产占比1.9%,鞋帽箱包生产占比1.1%。赤壁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内纱线占了近一半,其次是服装生产,其他类型的产品合起来占了一半。虽然各类产品都有,但均是中小民营企业。

3.主营业务收入分析。2016年,赤壁市纺织服装完成主营业务收入992833万元,其中纺织业完成641277万元,纺织服装、服饰业完成283941万元,化纤生产、箱包制鞋业等其他完成67615万元。集群内的主营业务收入集中在纺织业和服装业,该集群中产品的生产还是处于产业链的底端。

(二)集群主要特点。

1.产业链基本全覆盖。车埠纺织工业园区依托自有资源大力发展三大产业,形成了瓶料加工—涤纶短纤维—纺纱—织布—环保布匹、无纺布生产链,实现了产业梯度承接;蒲纺工业园在打造湖北现代纺织新城中,围绕纺织、印染、针织传统产业,拓展产业空间,承接衍生产业,将纺织、印染、针织、家纺用品、无纺布、服装有机结合起来,提升纺织产品及派生产品价值;赤壁经济开发区主要为服装生产加工企业。

2.生产方式以来料加工为主。集群中的绝大部分企业均是以来料加工的方式进行生产。客商提供所需产品的类型,比如纱线的规格、服装的款式、印染布的花型、无纺布的克重等,生产企业根据客户的需求打样,获得客商认可签订合同之后再批量生产,批量生产完成后,客商抽取部分成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之后收货。在这些过程中,生产企业只赚取微薄的加工费。

3.服装加工企业销售以出口为主。集群中的服装企业业务订单侧重对接外销,主要出口东南亚地区,集群出口创汇较高。部分企业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人工、水电、机器损耗等综合成本甚至比签订合同的价格要低,导致企业出现亏损,但利用国家的出口退税政策,可以弥补企业的部分亏损。

4.政府对产业集群的关注度高、支持力度大。赤壁市委、市政府按照“大项目带动、大企业支撑、园区化承载、集群化扩张、招商引资推动”的发展思路,重点发展壮大现有的产业。本着“服务就是招商”的理念,以服务跟进为推手推动企业建设,紧密关注企业的项目建设进度及生产动态,积极开展企业走访,收集整理企业提出的意见建议和当前面临的困难,积极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的同时,落实资金奖励扶持,2016年度县域调度资金中,纺织服装企业安排了3900万元,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集群内企业的资金需求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一)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企业没有专门的研发机构,没有国家认可的实验室和合格的检验人员,技术人才严重缺乏。自主科研开发的能力薄弱,对产品认证、质量管理、品牌、商标的培育重视不够,企业缺乏竞争力。同时,在低成本、低价格的恶性竞争情况下,一方面导致企业利润下降甚至出现巨额亏损,企业没有资金投入到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中去;另一方面,技术模仿者使研发企业的技术竞争优势迅速丧失,技术投资难以收回,导致企业失去技术研发的动力。

(二)品牌建设薄弱。从总体来看,赤壁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中的企业没有自己的品牌。出口尚处于以量取胜、以中低档产品为主的阶段。在出口中没有自己的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基本上还无法适应国际纺织品服装市场日益个性化、时尚化和高档化的发展趋势。大部分纺织服装企业为追求短期利益,进行大规模的来料、来样加工和贴牌生产,或者简单模仿、复制国外的产品,致使纺织服装业发展長期处于低水平扩张的状态。

(三)中小企业融资困难。赤壁市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绝大多数是民营中小企业。这些企业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贷款需求急、金额小、需求频繁、不确定性高,在国营大型金融机构进行融资的可能性很低。而民营中小银行成长缓慢,民营金融机构的经营范围受到严重制约,更使产业集群中的中小企业融资无门,制约了很多中小企业的发展。

(四) 产业结构不合理。从产业结构看,赤壁市纺织服装企业处于前纺大而不强,后纺弱且不优,中间环节印染及后整理发展滞后,产业链条不够完整,产品仍以中低档为主,结构比较单一,缺少高附加值、功能性、差异性的产品。集群内出口产品基本处在国际分工和价值链的底端,在科技和资本投入要求高的新型纤维和面料、染整、产业用纺织品、环保新型产品等领域,与先进地区或者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加工工艺技术及设备较落后。当前社会倡导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随着居民环保意识的觉醒,对纺织服装生产的科技含量要求越来越高。

(五)缺乏大型骨干企业和公共服务平台。集群内的纺织服装企业点多面广,规模较小,大部分企业还处于创业阶段,纺织企业达5万锭以上的企业寥寥无几,大型服装企业更是屈指可数。纺织服装行业作为赤壁市一个百亿级产业,缺乏专门的公共服务平台和机构,从事信息收集,产品研发,质量控制,原料及成品检测、鉴定,生产和经营存在很大的盲目性。endprint

建议与措施

针对目前赤壁产业集群存在的问题及企业面临的需求,为了更好地提升该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的市场竞争力,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帮助企业培育品牌。对产品质量较好的企业和产品,联合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质量处、监督处、省质量协会,帮助符合条件的纺织服装企业培育品牌,争创名牌。結合湖北省纤维检验局近期开展的产品质量跟踪抽查、学生服质量评估专项行动、风险监测等一系列质量提升活动,对产品质量实施动态监管,公布质量状况,发布质量警示,对不合格产品的企业负责人进行约谈,对连续抽查合格的企业进行表彰。

(二)推动企业提升质量。发挥湖北省纤维检验局的技术优势,联合武汉纺织大学、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以及省外纤检机构帮助企业培养一批懂纺织、印染、非织造(无纺布)、服装等生产工艺、生产管理、检验检测方法、标准制修订、计量检定等方面的人才。联合省标质院,大力倡导和鼓励企业积极采用ISO9000族标准,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开展QC小组活动等手段提高质量意识,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

(三)提供优质检测服务。暂停收费以后,湖北省纤维检验局纺织品服装的检验检测业务量上涨,给检验检测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可以加强实验室管理、配全检测仪器设备、扩展检测能力范围、提升员工业务素质,在“检得准、检得快、检得全、答得出、写得了、讲得妙”上下功夫,进而为集群内的实体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检验检测服务。

(四)搭建技术交流平台。通过研讨会、技术论坛等方式为各纺织产业集群的企业之间搭建技术交流、协作平台,组织他们到省外先进集群和企业就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取经,开阔视野,借鉴、学习别人好的经验和做法。在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处的支持下,成立湖北省标准化协会纺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将产业集群中的技术专家吸纳进来,提升企业的参与度。联合湖北省纺织工程学会召开全省纺织企业纤维纺专仪器计量工作座谈会,宣贯检定规程和校准规范,交流仪器设备管理经验,介绍计量惠企工作等。

(五)强化政府监管职能。推进“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制定纺织服装质量随机监督执法抽查细则,结合赤壁市纺织服装企业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定质量监测计划。配合湖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监督处继续开展国家联动抽查、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统计抽查、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中小学生服专项监督抽查等质量抽查,及时公布质量状况,创新企业监管方式。

(六)加大集群宣传力度。继续发挥媒体的宣传、推介作用。2016年度湖北省纤维及纺织服装质量提升系列活动的成功举办以及良好的社会效果,离不开新闻媒体的持续跟进报道。2017年,湖北省纤维检验局继续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深入纺织产业集群,采访报道产业集群管委会、骨干企业、市县政府等关于质量提升的先进做法,通过宣传成功案例,在集群中形成良好的示范效应。

(作者单位:湖北省纤维检验局)endprint

猜你喜欢
赤壁市湖北省集群
湖北省赤壁市老蜂厂养蜂专业合作社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走在创新路上——访湖北省赤壁市实验中学学生吴亦隆
春风化雨 深入浅出——记湖北省优秀理论宣讲员龙会忠
湖北省将再添6座长江大桥
湖北省今年将建成农村公路1.5万k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