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共铸航空利剑捍卫祖国神圣蓝天

2018-01-12 11:19程福波航空工业成飞董事长党委书记
军工文化 2017年9期
关键词:航空工业航空

程福波 航空工业成飞 董事长 党委书记

张剑龙 航空工业成飞 总经理

同心共铸航空利剑捍卫祖国神圣蓝天

程福波 航空工业成飞 董事长 党委书记

张剑龙 航空工业成飞 总经理

航空工业成飞改革创新、砥砺奋进,军机产品实现跨越发展,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企业运行质量稳步提升,为实现航空梦、强军梦、中国梦作出了积极贡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围绕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五年来,在航空工业党组的正确领导下,航空工业成飞(以下简称“成飞公司”)牢记强军首责,履行强军使命,改革创新、砥砺奋进,军机产品实现跨越发展,营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企业运行质量稳步提升,为实现航空梦、强军梦、中国梦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聚焦航空主业,推进产品全面升级协调发展

↑ 歼 10B

↑ 枭龙战斗机

↑ 枭龙双座战斗教练机

↑ 云影无人机

中国特色的新军事变革的深入推进,围绕能打仗、打胜仗这个根本,强化战斗力这个唯一标准,军队对先进航空武器装备需求更为迫切。作为我国航空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成飞公司党委突出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确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公司得到贯彻执行,保证了科研生产经营的顺利开展。从创建之初的模仿测绘、改进改型发展到今天的自主研制,公司坚持生产一代、试制一代、预研一代,掌握和突破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实现了从跟跑到同跑、领跑的蜕变。尤其是近年来,成飞公司坚持航空产品多元化、航空产品市场多元化的发展思路,直面军队改革的机遇和挑战,积极推进产品产业全面升级,推动军机市场向多军种拓展。歼10飞机系列化发展,成为我军主战装备;某型机正式列装部队;中巴合作研制的枭龙飞机稳定出口,进入从单座到双座系列化发展的新阶段;无人机研发制造体系初步建成,外贸察打一体型云影无人机亮相珠海航展,多型无人机部件齐头并进,成功跻身先进无人机研制行列。

坚持依靠创新驱动,推动企业技术领先跨越发展

五年来,成飞公司坚持“航空为本,军民融合,创新驱动,开放发展”的工作方针 ,认真落实航空工业关于加快建设创新型集团的决定,持续提高新产品开发和技术研发费用在企业年销售收入中的比例。在成飞《中长期发展思路暨“十三五”发展规划》的牵引下,公司坚持规划引领与超前发展相结合、技术引领与项目牵引相结合、自主创新与产学研合作相结合,推动公司能力建设从“大而全”向聚焦核心能力转型,建立了工艺研究中心和工艺研究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积极开展关键技术研究,着力突破“瓶颈”问题,补齐能力短板,在数字化制造、复材加工、试验试飞等一批关键技术上取得了突破;坚持对标一流,推动技术发展从相对封闭向全面开放合作转型,与德国亚琛工大制造研究所、多瑞斯沙尔曼公司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依托在数字化制造领域技术积淀深厚的优势,组建了四川省数字化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立了成飞军民融合制造创新中心、信息技术应用研究中心,并与中国二重、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等开展共建,开创了国际国内协同创新的新模式;出台实施了“技术创新成果效益评价与激励试行办法”,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主动创新的积极性,形成了推进科技创新的整体合力,有效提升了公司的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能力。五年来,成飞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省部级以上及集团科技奖励122项、专利授权519项。

坚持推进管理创新,持续提升企业发展质量效益

五年来,成飞公司对标世界一流航空制造企业先进管理水平,从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深入推进“两化”融合,实施内部物流改革,不断夯实管理基础,促进了物流、价值流、信息流的有效融合,使企业运营管理水平和价值创造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借智”升级,引入最佳实践诊断公司运营管理现状,设计构建了企业流程体系顶层架构,为企业从职能管理、职能型组织向流程管理、流程型组织转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持续推进AOS工作,可视化、分层例会、管理者标准作业实现专业厂级别全覆盖。推进“无纸化”工程,运营管控看板、生产管控中心投入使用,实现了AO无纸化归档和MES、零件条码应用覆盖,进一步提升了生产制造与管理过程的信息化水平。初步建成了“成飞准时制生产模式”,基本实现了飞机部装均衡生产,生产效率和生产均衡性得到大幅提升,零件准时配套率达98.8%,在生产任务当量增加近两成的情况下,员工加班时间同比减少14.5%。建立起全面风险管理和内控体系,实行全面预算管理,稳步推进成本工程,重点成本费用指标得到明显改善,成本费用占营业收入比率连年下降。深入贯彻落实航空工业“质量观”要求,持续开展质量提升工程和“歼10飞机精品工程”,严格落实质量责任,重新构建了基于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用“双五归零”、六西格玛等先进管理方法不断优化质量管控模式,精益求精提高产品质量,为强国强军伟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激发企业转型升级内在活力

根据国企改革“1+N”文件体系要求,成飞公司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署,制定并落实了公司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方案,集中解决了一批制约公司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全面推进依法治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建立了权责对等、运转协调、规范有序的决策机制,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深入推进“三项制度”改革,基本建立了基于业绩与能力的全面薪酬激励机制,实现了专业厂绩效工资总额与任务增量、效率提升、质量提升“三挂钩”。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公司战略目标、商业模式和价值创造,以建立与流程架构相适应、运转顺畅、精干高效的流程型组织为目标,实施了公司组织机构优化调整,撤销合并了9个内部机构,调整优化了相关职能,提升了组织效率和流程效率。围绕产品研发、技术创新、管理提升等创新创效活动,建立了创新成果要素参与分配的长效激励机制,开展管理创新成果创效评价,极大调动了全员创新的活力。根据“集团抓总、主机牵头、体系保障”的要求,强化供应商管理,用好集团赋予的检查、督导和考核权力,积极推进采购和物流改革,着力建设聚焦客户的主动型供应链管理体系。深入推进“瘦身健体、提质增效”专项工作,进一步压缩和控制存货、应收款项占用规模,加大清欠催收力度,“两金”存量明显下降。积极推进“三供一业”分离移交。

坚持人才兴企战略,不断凝聚企业发展的智慧力量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在公司近六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几代航空人秉承“航空报国”的初心,伴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励精图治、传承创新,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抓抢机遇,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大潮中搏击风浪,才成就了今天的成飞。近年来,成飞把人才作为企业的第一资源,不断创新人才政策,坚持高标准、开放式引进一流人才,建立了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专业化高端智库等一系列聚智平台,助力企业发展;结合自身产品技术发展需要,适度扩大中高端人才比例,推动员工结构向高技术、现代化企业特征转型。坚持党管人才,健全运行机制,严格程序标准,努力做到选贤任能、用当其时;对照新时期好干部标准和航空工业领导力模型,加强干部素质能力培养,切实提高干事创业本领。完善“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通过内部流动、联合培养、送外培训等模式,动态调整职岗位,建立横向衔接贯通、纵向层级清晰的职业发展通道。坚持聚焦主专业,突出“高精尖缺”导向,培育起了一支创新能力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才队伍,培养出了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专家、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世界技能大赛冠军等一批高精尖人才。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积极争取和承担国家任务与项目,鼓励成果转化与内部推广应用,进一步营造有利于创新的政策环境和制度环境,释放人才最大效能,努力将企业打造成为一流的人才汇聚之地、事业发展之地、价值实现之地。

号角声声,鼙鼓阵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成飞将在航空工业党组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践行航空报国使命,强化责任担当,保持居安思危、再创辉煌的心劲,向着与国际接轨、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航空制造企业迈进,为把祖国建设成为世界航空工业强国贡献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猜你喜欢
航空工业航空
聚焦三大战略上标 践行五大创新活动
——航空工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召开
航空工业综合技术研究所
“闪电航空”来啦
华夏航空首架ARJ21首航
摄影
An Analysis of Daisy Buchanan in The Great Gatsby
奋斗谱华章 智慧创未来 庆祝中国航空工业大中型军民用飞机研制生产基地创建60周年
FM-CDR和航空无线电导航ILS,VOR的兼容分析
达美航空的重生之路
航空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