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丽不会是最后

2018-01-12 16:58
汽车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棒冰车厂降低成本

继大众汽车美国“排放门”事件、日本高田公司因“气囊门”事件而申请破产保护、日本神户制钢所钢材检测数据造假之后,又一日本企业东丽化工窜改产品数据被爆。我姑且不管这些事件背后到底有沒有隐藏世界各国政治博弈或利益交换等问题,只想说说个人对这些“料”被爆出来到底代表啥问题!

我一直搞不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原材料价格一直在攀升,劳动成本也不断上涨,但汽车价格相比起十年前来说其实并没有太大涨幅,甚至如果相较通货膨胀等数据来衡量还是变便宜的,这到底是如何办到呢?答案或许可以是自动化程度提高、大批量生产降低成本,或是车厂奉行各种balabala管理模式、工厂外移劳动力低廉之处……但我还是觉得这笔帐怎么算都好像在亏钱。实际上,像我这种死脑筋想法就是只单纯从卖东西换收入这种人类最原始交易模式去想,实际上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各大车厂免不了得拿股东与财团的钱玩玩乾坤大挪移或转投资,当然,还有更多玩法如果我算得清楚,或许已经在某家车厂当CFO了!

重点是,如果回归产品面来看,如今我们能够买到的车相较20年前来说,明显外观设计花俏了、科技功能丰富了、人性机制健全了、驾驶起来轻松了,但我曾试想过,如果将一辆车所有现代化配置拿掉只留能把车开动层面的本质结构会是怎样?就举我曾拥有过的1991年奔驰E300(W124),以及后一代的W210来对比为例,后者开起来底盘明显变空洞、内饰失去实在用料与华贵做工的现象已经给了我答案。当然,这答案或许只是片面的,不能代表所有车型与车厂,如果你有机会去某某汽车博物馆,不用太久远,就看看上世纪90年代那时的车辆车身结构与底盘做工,然后你自己定夺答案。

而我总结出来的答案是:金属、真皮、玻璃、橡胶……这些车辆必备材料的价格在未来是肯定只升不降的,但特定石化合成塑料、传感器、电子零件、软件……却有很大降低成本的空间,如果我是车厂,为了生存下去我会怎么选?假如我在开杂货铺,棒冰进货成本不断下降,我肯定多卖些棒冰;方便面成本不断攀升,我只好少进点货,或是当作不知道进一些价格维持不变,但面少了、酱包少了、卖相还过得去的产品,然后用所谓精致化等术语来吸引顾客,反正先把货卖出去再说。抱歉!这不是我黑心,只是因为我要活下去,我要给股东爸爸一个交代,并且我不是办慈善事业的!

至此,我说东丽不会是最后一个被爆料的企业,相信你懂了吧?要怪只能怪变态的汽车市场、不够健康的消费观念、巨头垄断的商业世界……还有呢?这个世界太多问题了,好好活着就算了……

涂纯明

2017.12.10广州endprint

猜你喜欢
棒冰车厂降低成本
好吃的棒冰
国六,众生相
别忘了这位身陷囹圄的大佬 传奇经理人卡洛斯戈恩被捕背后的法日政治角力战
心战
棒冰棒书签
品管圈在临床科室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不透水化妆土的研制
如何有效提升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水平
煤炭企业降低成本有效措施
煤炭企业降低成本有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