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南阳地区传统唢呐曲目的地域特点

2018-01-12 21:06王志刚
戏剧之家 2017年23期
关键词:唢呐韵味南阳

王志刚

【摘 要】河南南阳地区的唢呐演奏是中原唢呐演奏的一个重要流派,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一大批优秀的具有地域特点的唢呐曲目,这些传统曲目有着浓郁的地域特点,文章从文化底蕴、旋律发展、曲目结构、地方韵味、传承发展等方面对这些优秀传统曲目的地域特点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南阳地区;传统唢呐曲目;地域特点

中图分类号:J632.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23-0038-01

一、文化底蕴特点

《慢板游场》和《趟子笛》是南阳地区优秀传统唢呐曲目的代表,这些优秀传统曲目之所以能在南阳地区生根发展,与当地人独具特色的婚丧嫁娶等民俗文化是密不可分的。任何傳统经典曲目的诞生都离不开当地的传统仪式文化,丰富多彩的地方民俗仪式文化决定了传统唢呐曲目的地方表演方式和演奏风格,反过来,传统唢呐曲目的地方音乐形式又恰到好处地烘托了当地民俗仪式文化的气氛,也正是在这种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背景熏陶下,诞生了这些颇具地方风格的传统唢呐曲牌。这两首代表性曲目因其速度变化灵活、变奏丰富多彩、适合走动演奏的特点,被经常用于各种婚丧祭祀活动中,音乐形式内容与地方民俗仪式文化相辅相成、并行发展。

二、旋律发展特点

循环变奏是南阳地区传统唢呐曲目最突出的地域特色。这种表现手法主要特点为:第一,每段音乐有4个乐句构成;第二,四个乐句的尾音习惯性先后落在属音和主音上,形成一种起承转合的旋律发展模式;第三,每一段的尾音落音基本相同,一般落在主音形成终止,或者转板时落在属音上形成半终止;第四,乐段之间潜伏着一层变头合尾的逻辑关系。

《慢板游场》和《趟子笛》这些传统曲目音乐的变奏手段堪称千变万化、奥妙无穷,唢呐领奏的主旋律灵活机动,与笙伴奏旋律的稳定互相交融、对比映衬,笙与唢呐形成以静制动的特点,主旋与伴奏之间动中有静、静动互衬,巧妙融合,平稳固定的笙伴奏音乐成为唢呐主旋律加花变奏的基础陪衬,唢呐主旋律自由灵活的变奏手法又反过来映衬伴奏音乐平稳进行,这种缠绕型的旋律发展变化理念造就了千变万化、神奇奥妙的地域性变奏音乐形态。过去,只有极少量音乐素材可以演奏,老艺人们就靠着这种灵活多变的传统变奏手法来扩展演绎时间,这些变化无常的变奏旋律也给观众带来似曾相识、韵味无穷的艺术美感,使人们聆听之后产生回味无穷的审美感觉,民间艺人们长年累月的技术沉淀也为我们后人留下了众多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财富。

三、曲目结构特点

南阳地区传统唢呐曲目的整体结构采用的是三部体渐快结构模式,第一部分为主旋律的呈示部分,也就是最具地域特点的四句体变奏部分,一般速度舒缓,旋律优美,变化多端,耐人寻味,根据实际演奏需要,没有具体时间限制,发展自由,可以做到随时开始和随时停止。第二部分可以说是一个连接部分,这个部分往往短小精悍,是整首曲目提速和转板的主要部分,乐句短小流畅,速度层层递进,将乐曲逐渐推向高潮。第三部分往往是整首乐曲的高潮,这一部分速度紧凑,感情热烈,借助丰富的传统演奏技巧,完美呈现乐曲的高潮,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地方韵味特点

南阳地区传统唢呐曲目最大特点就是具有浓郁的地方戏曲韵味,这些曲目的旋律韵味与南阳本地的戏曲音乐韵味紧密相连,特别是与南阳曲剧音乐一脉相承,大喜大悲是曲剧音乐情感表现特点,南阳地区传统唢呐曲目传承了曲剧音乐的这一特征,与曲剧音乐韵味色彩上的紧密相连使得这些曲目更好地赢得了广阔的演出市场,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与好评,为传统唢呐曲目的繁荣发展建立了更好的群众基础。

五、传承发展特点

在过去,这些传统唢呐曲目的主要传承模式就是口传心授,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民间唢呐事业也在蓬勃发展,各地民间唢呐培训班陆续建立,网络媒体宣传力度加强,为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优秀的传统唢呐音乐得到了良好的继承发扬,在不失本土韵味的前提下,又有了与时俱进的新发展,进一步增强了传统唢呐音乐的艺术生命力,使其能在竞争激烈的文化市场独占一隅。

综上所述,任何一种地方音乐形式,都有它赖以生存的地方文化背景,音乐所表现出来的艺术特征与当地的民俗文化相互映衬,本文通过全面剖析,将南阳地区的唢呐演奏艺术特征和民俗特点呈现出来,使大家可以明显看到它的发展现状和生存价值,进一步了解传统唢呐音乐的生存现状,为今后更多人研究传统唢呐音乐提供必要的参考。endprint

猜你喜欢
唢呐韵味南阳
又听唢呐
略述《三脚螭龙壶》的壶姿韵味
略述《四方仿古》的壶中韵味
一朵盛开在大美南阳的爱心之花
南阳人大“四有”监督的实践与探索
那些吹唢呐的孩子
唢呐(短篇小说)
谈唢呐演奏中不同气息运用
秋的韵味
《南阳解放纪念碑》失误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