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诊护理分析

2018-01-13 07:09
关键词:左心身体状况心衰

王 艳

(内蒙古包钢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急性心衰指的是因心脏发生功能障碍而展现出的一种急性心脏疾病[1],其可发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临床中急性左心衰竭最为常见的肺水肿、心源性休克等。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改变、关注护理环节的细节问题是成功抢救的核心所在,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完全了解急性左心衰竭病人的急救护理。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病情严重,患者死亡率较高。对于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来说,有效的救护是抢救患者生命的关键环节,护理是抢救中必不可少的,有效的护理能够大大提升患者抢救效果,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预后效果,提高患者生存率。为探讨分析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采取的急诊护理措施及效果,特进行此次研究,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7月我院急诊科收入的急性左心衰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7.45±8.34)岁;男24例,女18例;入急诊后经X线片诊断为急性左心衰,其基础性疾病有高血压性心脏病18例、风湿性心脏病5例、心瓣膜病4例、冠心病9例及心肌病6例;病程0.5~5 h,平均病程(1.33±0.54)h;既往每年发生2次及以上的急性左心衰,其中最多者一年内发生过5次。依据急诊护理方案间的差异性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的是一般急诊护理;而观察组患者接受到的是无缝衔接急诊护理,方法及护理顺序如下:

体位护理:将患者放置坐位,以双腿及双手自然下垂,以降少静脉回流量,从而减小心脏负担。

人工吸氧:给予人工吸氧处理,注意维持患者的气道畅通,以增加氧气吸入量。

心电监护:急性期给予患者实时心电监测,以掌握其生命体征及心电图的动态变化情况,并观察其心肌供氧状况及心肌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

用药护理:合理运用镇静剂、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物、强心剂等药物[2],可帮助患者稳定躁动情绪、舒缓心肌血管、减轻心脏负担、减少血容量、降小毛细血管阻力、改善水肿,以及对预防心律失常、肺水肿或淤血等并发症也有显著作用。

饮食护理:对肥胖患者进行饮食控制,限制钠盐摄入量,以改善机体血液循环及维持体液平衡。

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放松身心、控制情绪波动、正确了解疾病知识,积极配合急诊护理,增强对治愈的信心,尽可能做到用药环节的自我监测,进而保障急诊救护的功效。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身体状况及心理状态评分比较

急诊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身体状况及心理状态均处于同一水平(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身体状况评分为(82.54±6.54)分、心理状态评分(36.13±4.85)分,对照组患者的身体状况评分为(63.88±10.43)分,心理状态评分(55.76±8.4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急诊抢救结果及并发症的对比

两组患者均急诊抢救成功,在此过程中无病例因并发呼吸衰竭而死亡,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28%)患者发生较为严重的一过性呼吸抑制症状,经紧急处理后得到缓解,而观察组患者并未出现类似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为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对于急性左心衰患者而言,急诊护理能够为整个急诊治疗及后续持续治疗奠定基础。通过科学、合理的早期急救护理,成功抢救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机率会显著提高。从体位护理、吸氧、心电监护的急诊护理环节而言,可使患者得到充分休息、预防血栓形成、促进心肌回血量的增加及利于稳定维持其生命体征;从镇静剂、利尿剂、血管扩张药物及强心剂等药物应用护理环节而言,利于患者病症的及时控制、改善心肌血液循环供应状态以及纠正体液失衡问题。

综上所述,无缝衔接急诊护理能够积极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的病症,可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利于患者获得优质预后,具有尤为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左心身体状况心衰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急诊抢救的护理干预措施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慢性左心衰竭冠心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左心衰竭如何用药治疗
论医学护理过程中的人文心理关怀研究
人文关怀教学方法在《医学生职业生涯与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应用
糖代谢异常不同阶段对左心结构及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