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2018-01-14 04:05
中西医结合研究 2018年3期
关键词:规培住院医师规范化

汤 婷 张 喆 朱 锐

1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中医科,武汉 430014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武汉中心医院体检中心,武汉 430014 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中医科,武汉 430014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以下称“中医规培”)是我国深化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院校毕业生成长为合格临床医师的必经之路,对提高中医临床医师的专业水准及医疗质量具有积极影响[1]。2014年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的《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实施办法(试行)》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拉开了序幕,同时为全国的中医规培目标定下了方向与基调。2017年1月,国家卫计委、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培训规划的通知》对中医规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中医规培需要在3年时间里培养出具有较高中医理论素养和专业技能的中医人才,这种仿照西医设定的人才培养模式仍存在许多值得令人思考的问题。

中医规培开展至今培养了一批合格的中医住院医师,但在现行的规培制度下,作为规培政策的主力军——中医规培学员,他们根据自身参与其中的体验提出了自己的问题与诉求:部分学员对规培目的不明确、带教老师的教学与管理不到位、科室归属感不强、应用中医思维治疗疾病的培训不突出、想要提升沟通能力及科研能力的诉求不能得到满足等等,针对以上突出的问题,现提出以下对策。

1 加强规培政策宣传,清晰角色定位

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医学生多数为应届毕业生,他们多数对未来将要从事的职业没有深入的认识,见习、实习及规培期间都是在带教老师的带领下,被动地接受临床知识以及不需太多思考地按照要求处理临床事务,因此不能切身感受到临床医生的责任和压力。在这种没有主人翁意识的影响下,多数规培生会失去目标,仅机械性地完成临床上老师交代的事情,不能积极主动地汲取知识及独立思考处理临床事务。只有不断加强规培政策的宣传,让规培生深刻认识到规培的目的及要求,才能让学生在规培期间有的放矢,主动学习医学知识及努力提升临床技能,使之成为一名合格的规培生[2]。

2 优化带教师资队伍,提高教学质量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均设在三甲医院,带教老师均为临床医师,繁忙的临床工作会让带教老师对教学工作流于形式,很多规培生会被吩咐做一些“跑腿”、“打杂”的事情,真正的教学讲课及经验传授没有落到实处,出科考核也只是象征性地进行,导致学员出现迷惘感及失望感。因此,为了保证规培质量,规培基地医院的管理者应制定一系列教学导师遴选制度和教学督导制度,建立教学激励机制;为充分调动教师教学积极性,培训基地应建立教师津贴制度和奖惩制度,同时将科室及导师教学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医院年度考核指标体系,努力提高规培教学质量。

3 发扬师承教育,强化门诊教学

不同于西医院校批量培育医学人才,中医自古以来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是师承教育,具有其独特性及有效性。然而现行的中医规培模式需要学员大部分时间在病房轮转,但病房收治病人的方式多采用西医模式,抽血、检查及输液等均为采用西医的思维来诊治疾病,中医辩证论治的特点得不到体现。病房中运用中医治疗也只是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缺少生动及深入的分析,不利于学员掌握中医临床思维。同时病人住院时间有限,也不利于学员整体把握疾病的发展过程。相较于病房,门诊则更利于学员辨证论治能力的培养。门诊丰富的病例可以让学员更直观的认识各种疾病及相同疾病的不同阶段,指导老师辩证论治后采用的理法方药更能强化学员的中医临床思维,门诊患者就诊过程的连续性也能使学员深刻认识到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3]。因此应加强门诊教学,使学员不断提升中医辨证论治能力。

4 开展多方位培训,提升职业素养

规培学员由不同阶段的医学生组成,未接触临床的住培学员在规培过程中逐渐明白过硬的临床知识只是临床能力的一部分,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才能事半功倍;已有工作经验的规培生则想要学习医疗政策及法律来规范行医与保护自己;研究生期间的规培生则希望能够学习科研知识来培养科研思维;此外,医学人文以及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能更好地增强学员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因此规培基地应针对规培学员的医学人文、医患沟通、医疗政策与法律、科研思维、社会责任感等方面制定和执行有效的实施计划[4]。

5 提升规培学员地位,改善规培体验

规培期间各个轮转科室时间有限,同时科室带教老师将规培学员视为免费劳动力,吩咐其做些繁杂的琐事,这导致学员在科室没有归属感,并产生负面情绪。规培基地应重视提升规培学员的地位,要求带教老师将传授知识放在第一位,不得假借学员来减轻自己的临床琐事;应指导学员提高临床能力,要求其积极参加院内的各类培训及会议,帮助规划职业生涯,并给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提出意见和建议;学员在得到了重视和尊重之后,心态自然变得积极向上,从而能够更好的投身临床学习与实践。

6 结语

中医规培毋庸置疑对医学教育具有积极作用,医学生通过规培能够独立、规范地从事疾病的诊疗工作,同时规培过程中的医教协同完善了我国医师培养体系,提升了整体医疗水平和质量,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但因中医规培不同于西医规培有国外模式可循,中医规培仍处于一个模仿与摸索阶段,在现行的规培模式中暴露了一些问题和矛盾,需要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规培是一个缓慢且精细的过程,需要管理者在规范化培训政策不断推陈出新的基础上继续查缺补漏,这样才能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形成符合中医人才成长的规范化培训制度[5]。

猜你喜欢
规培住院医师规范化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就业指导课提高麻醉规培医师就业质量的实践
医学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识及规培生就业情况分析
“互联网+CBL”模式在核医学规培中的创新应用效果研究
谁“捆住”基层的手脚?——泛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
规培医生为主讲的小讲课在规培教育中的应用
点播影院迎来规范化,4K HDR迎来普及之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