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曾是出口的王者!近几年却遭遇了滑铁卢,现在这条鱼的产业发展有了新特点,未来内销潜力巨大

2018-01-14 18:28当代水产本刊编辑部微信公众号tsfish
当代水产 2017年12期
关键词:内销罗非鱼进口

■ 《当代水产》 本刊编辑部 文/图 [ 微信公众号:tsfish ]

罗非鱼

在90年代,世界罗非鱼的养殖产量仅仅是100万吨;到了2014年,就迅速突破了600万吨。从整个区域来看,又以中国和印度尼西亚为代表,牵动着亚洲罗非鱼产业的发展。2014年中国罗非鱼养殖产量为170万吨,占亚洲罗非鱼养殖总产量的43.1%。

罗非鱼主要进口国家是美国,2013年的进口量将近23万吨;其次是墨西哥,同年进口量是5万多吨。从进口来看,美国的罗非鱼消费在全球的主导地位是有目共睹的。美国和中国都是罗非鱼的消费大国,中国是消费整条鲜活的鱼,美国是消费冰鲜鱼片和冻鱼片为主。

2014~2016这三年,罗非鱼的进口市场价格一直不坚挺,出口市场价格无疑也是不理想的,我国这两年出口国际市场价格一直低迷,企业生存也处于一个很艰难的境地。

冻罗非鱼片是美国进口最大的品类。价格是美国和中国的进口商以及出口商之间的博弈,美国的进口价格代表了世界市场进口的价格,中国出口的价格也代表了全世界出口的价格。

早在5年前,中国是向美国出口冰鲜罗非鱼,现如今美国进口的冰鲜鱼全都来自中南美洲,因其地理位置优势,飞机运输快。而冻整鱼是国际贸易中的第2个进口大类,相对来讲,进口均价和中国的出口价格基本吻合。

养殖成本增加,依赖出口已行不通

以海南为例,中国的罗非鱼养殖成本持增长态势。2011~2015年这5年的时间里,罗非鱼养殖成本从7,600多元/亩,涨至8,800多元/亩,每亩成本涨了1,000多元,但利润却没有因此提高,反而下降了,导致整个产业从养殖到加工出口都处于低迷的状态。

在2016年之前,福建罗非鱼加工企业基本都退出了市场,2017年广西北海罗非鱼加工企业也几乎退出了。成本上升、利润下降是制约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其次就是,过于依赖出口市场,内销市场开拓不足。三是贸易企业的干扰因素。四是实力不强的加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下被市场规律等因素干扰。五是政策调整滞后,WTO的补贴运用错位。最早提出“出口形势不好”,对产品在原料收购上通过退税的方式来补贴企业,但目前来看,这项政策必须要调整到出口企业的原料加工基地上。

通过对中国内销市场的情况分析,出口和内销的比例,内销比例逐年提升。这是产业走上一个良好状态的现象,但速度有点缓慢。

海南是典型的出口依赖型,如果不出口,海南的罗非鱼就会过剩。另外就是云南省,其超过90%是通过内销,而外销占不到10%。由于近几年出口量在下降,出口额也在下降,低迷状态在持续。

联手餐饮企业,转型升级有了新特点

2007~2016年中国罗非鱼主要出口市场分别是,美国第一,墨西哥第二。但近几年,中国出口美国市场的数量在减少,2005年美国市场占中国出口罗非鱼的75.65%,2017年则降到了32.02%。而出口墨西哥及其他国家市场的数量在增加。这正好是市场多元化的体现,而市场的多元化有助于产业的增长。

出口美国市场有两种鱼类在博弈,一个是中国的罗非鱼,一个是越南的巴沙鱼。美国市场进口罗非鱼量在下降,越南的巴沙鱼在上升,2016年狭鳕价格下滑对罗非鱼造成了较大冲击,罗非鱼出口形势不容乐观。

罗非鱼的内销越好,原料价格上升势必对加工企业带来影响,餐饮企业能够改变一个行业。因此,罗非鱼产业发展有了新特点,一是养殖业加快转型升级,对养殖用药、质量安全提出更高要求;二是区域化合作得到强化,以大型加工出口贸易企业为核心打造标准化生产。三是注重品牌建设,积极取得各种国际认证以赢得市场,四是加工企业的事业在国际市场转向国内市场。

中国罗非鱼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提高产品品质,找准市场定位,以良好的生产方式满足市场需求是产业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而未来罗非鱼的发展趋势如何?

未来罗非鱼的全球产量会继续增长,市场需求会增加。和一带一路的路线上的国家合作,共享市场。并且随着养殖业的“走出去”,政策必须要有所调整,我们要利用国外的水域资源,共同发展。未来整体产业素质会越来越好,罗非鱼在中国的试产会逐步被认可,内销潜力巨大。

(本文根据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会长崔和在第十四届国际罗非鱼产业发展论坛上的报告整理而成。)

猜你喜欢
内销罗非鱼进口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美国消费鳕鱼超过罗非鱼
外贸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市场出口转内销“转”出新机遇
外贸企业拓展内销市场困难不少,电商平台已纷纷出招帮扶
内销清淡 出口激增——二铵市场的冰火两重天
罗非鱼养殖模式
贸易战,罗非鱼首当其冲!面临众多不利因素,昔日的王者罗非鱼还能打一场翻身战吗?
罗非鱼 年总产量全国第三位
骑行聚能量 破风当自强——美利达中国内销总部总经理詹馥旗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