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枝江 打包预付促医院主动控费

2018-01-15 12:57
中国卫生 2018年1期
关键词:枝江市医共体卫生室

自2016年起,湖北省枝江市组建起以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为牵头医院的两大医共体,各下联4家卫生院和辖区内村卫生室,市、镇、村三级医疗机构建立起权责清晰的分工协作模式。为了引导分级诊疗,枝江市制定了包括108个病种的一级医院首诊病种目录、287个病种的二级医院首诊病种目录。同时,该市1.8亿元总额的新农合基金,按照“总额包干、按季预拨、过程监管、结余留用”的原则,除必要的预留基金外,全部划拨给两家牵头医院,结余部分按6∶3∶1在市、镇、村三级分配,倒逼医疗机构主动控费。

2016年,湖北省枝江市在县域内组建两家医共体,迈入了基层医改的“医共体”时代。通过近一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实践,枝江医改初步呈现了基层服务能力增强,就医流向趋向合理;医疗费用得到控制,群众满意度获得提升;服务模式发生转变,健康管理落到实处的改革局面,创造了基层医改的“枝江模式”。

市镇村一体化发展

枝江的县域医共体建设在坚持乡镇卫生院公益性质和基本功能定位、独立法人地位、职工身份和隶属关系、资产和债权债务权属、财政投入体制和相关支持政策不变的基础上,由牵头医院选派中层以上干部担任成员单位院长、副院长,实行发展规划、质量管理、药品配送、人员调配、绩效考核“五统一”。村卫生室则实行“村办镇管”,由镇卫生院安排院级领导担任村卫生室法人代表、推荐村卫生室负责人,实行村卫生室规划、法人、人员、业务、药品、财务、绩效、待遇“八统一”管理。

同时,枝江市投资1亿元推动县域医疗服务能力提档升级,建立市医学影像诊断中心和远程医疗会诊中心,实现“基层检查、市级诊断,资源互通、结果互认”,全面提升基层诊疗能力。此外,医共体牵头医院共指导镇卫生院建设6个特色科室,全市完成7家卫生院的高标准建设、180个村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并为卫生院添置了8台救护车,配齐了DR、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三大件”。

医保基金打包预付

为了引导分级诊疗,枝江市分别制定了包括108个病种的一级医院首诊病种目录、287个病种的二级医院首诊病种目录,并配合制定了相应的医保支付政策。作为牵头医院,枝江市人民医院要求所有科室针对前20个收治病种制定临床路径,前5位的病种必须纳入临床路劲管理,目前该院已制定并执行临床路径150余个,要求入径率不能低于70%、出径率不能高于20%。

医保基金支付方式改革被认为是枝江市医共体建设的破题之术。该市新农合基金总额约1.8亿元,按照“总额包干、按季预拨、过程监管、结余留用”的原则,除预留10%的风险金、25元/人的大病保险基金、5%的外出人员异地就医补偿基金外,全部划拨给两家牵头医院,结余部分按6∶3∶1在市、镇、村三级分配,倒逼医疗机构主动控费。

此外,该市还建立了县域内双向转诊费用引导机制,上转病人连续计算起付线、下转病人免收起付线,且报销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引导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向基层流动。同时,要求医共体牵头医院建立以基层帮扶、签约服务、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的绩效考核办法,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促使医务人员服务理念从“为群众治病”向“帮群众防病”转变。

猜你喜欢
枝江市医共体卫生室
藏北农牧区县域医共体建设实践与成效:比如经验研究①
卫生院代村卫生室采购基本药物会计实务探讨
安徽省“百医驻村”行动常态化
2019年宁波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
县域医共体财务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讨
村卫生室
枝江市农村合作金融试点经验与不足
县域资源产出率核算体系研究
探讨医共体财务管理
村卫生室管理办法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