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主义与平面设计跨界融合的现代性

2018-01-15 01:05敖蕾
科技传播 2018年1期
关键词:立体主义平面设计

敖蕾

摘 要 平面设计属于相对新鲜的产物,甚至还无法完全独立为某个单独的艺术门类,更多依附于美术或设计的大目类中,但它又是最为通用的。从早期包豪斯风格开始,设计呈现出简约和构成的意味,注重点、线、面的组合搭配,凸显未来感与时尚感。立体主义则是20世纪初期美术界一大产物,从塞尚的立体设想到毕加索等艺术家的实践,形成了一股万物皆可立体的风潮。近年来,这种若干年前的美术风格,与不断紧跟时尚和时代的平面设计之间擦出火花,形成LOW POLY效果的设计风格,并迅速成为广告界的新宠儿。

关键词 LOW POLY;平面设计;立体主义

中图分类号 J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02-0070-02

1 LOW POLY效果的特征与呈现1.1 LOW POLY效果的特征及原理

LOW POLY被定义为相对复古的设计风格,这与传统的立体主义不谋而合,实现了形式上的复归和借用。“继拟物化、扁平化(Flat Design)、长阴影(Long Shadow)之后,低多边形(Low Poly)又火速掀起了最新设计风潮。这种设计风格在早期计算机建模和动效中就被广泛采用,在快要被遗忘之时,突然又流行了一把。Low Poly是一种复古未来派风格设计(它本身也可以称之为新唯美设计The New Aesthetic),又回到过去,又回到未来,在摇摆不定中寻找美学的平衡。繁荣发展的数字艺术,经历了一代又一代对‘逼真风格的无限追求,可他们永远无法做到逼真,因为他们进行的是模擬,此时,有人厌倦了模拟,他们开始追求抽象化的表达。”①

其原理有两点:1)把多种色彩元素进行三角形式的分割,每个小三角形的颜色,则来源于原色彩元素的相应位置;2)此效果所做的是纯色彩填充,形状识别则靠颜色深浅,需要给三角形进行间隔上色以形成立体效果。

1.2 LOW POLY效果的应用及操作

此种效果应用范围较广,以我国传媒广告业为例,腾讯QQ开始界面(图1)、红牛饮料广告、江苏卫视电视剧“极速递”预告等,都使用LOW POLY打造一种看似复古却未来感十足的效果。国外网站及电影海报等更是屡见不鲜,如《美国队长》的海报设计。

可见,此种效果已经深入我们的生活,既可以作为产品宣传的工具,又可以直接成为创意产品,与时代发展的创新趋势相契合,与传统和现代结合的潮流相匹配。

就操作而言,LOW POLY并不需要复杂的软件,Cinema4D、Triangulator、Image Triangulator App、PS & AI、TriangulateImage等都可以实现这一效果的运用。以TriangulateImage5为例,需要选择与电脑相匹配的格式(一般与Windows32位格式兼容),再按照英文标识按键进行操作即可,最终输出为PDF格式,如觉得效果可以再完善,可用PS进行后期修改和调整。完成一个LOW POLY作品并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成本,却能获得相对奇特和出彩的效果。然而整个设计的难点,并不在于技术的操作,更多的要进行观念的把控和营造立体感的基础练习。

1.3 新技术革新与平面设计的发展

在这一风格中,线条和网格成为绘制的关键,在绘制的过程中,点击显示线条和网格之后形成的绘制样式,也可以作为某种独立的艺术语言存在。

这一新的设计样式,给平面设计带来新的思维,也给日趋复古潮流的时尚界注入合适的切入点。复古的趋势不可避免,这一流行议题在平面设计中的展示,也凸显了平面设计作为一个新兴的艺术产物所具有的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功能。

2 LOW POLY效果与立体主义

2.1 从塞尚到立体主义

塞尚作为现代主义之父,其作品充满了刀工斧凿的立体感。立体主义的特征在于“立体”二字,而实现立体的途径需要有完备的解剖知识作为基础,人物的塑造需要了解人物的骨骼和肌肉走向,苹果等物体的塑造则可以参考几何体和立方体等。LOW POLY也正是将相对无棱角的圆滑面分切成无数切面组成的体积,从而制造立体的意义和价值。这与立体主义作品的表现不谋而合。

2.2 立体主义的风格重构

立体主义作为20世纪初与先锋运动相对应的艺术风格,其深刻的影响了之后的艺术发展,如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等都具有某种立体的指征和表达。在后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立体主义与装置艺术结合,形成了更多更广范围的风格化呈现,并出现跨界融合的观念重构,在艺术的多元化、杂合化趋势中发挥其既复古又现代的作用。

LOW POLY也正是复古与现代的结合,甚至,还体现出了某种未来感。抽象和具象的紧密贴合,使得某种机械感和疏离感增强,与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人与人之间越来越冷漠的关系相对应,与人与机器的共生境遇相对应,与逐渐疲态和规律化的社会相对应。

2.3 LOW POLY效果的立体观念

LOW POLY效果的制作需要具备一定的立体观念,以中年男子头像为例。(图2)在男子头像完成图中,可见男子的五官和头发均是立体的,并没有出现扁平化的倾向。按照立体主义的提示,我们的骨骼和肌肉可以细化为某些切面,LOW POLY正是利用这一切面的特质,将男子面部分成大小不等的多个立方体,而实际上,我们看到的立体效果是由多个相近色块的三角形组成。

3 跨界融合的发展策略

3.1 传统与创新融合

立体主义的惊喜已然过去上百年,但它的延展性却一直延续至今。所以说,传统与创新的融合是未来艺术各门类的发展趋势,平面设计作为一个相对新生的事物,要紧扣“平面”的意义,即便在当下和未来更加注重三维空间表达的创作思维影响中,也要将三维与二维进行结合,也就是创新意义与传统价值之间形成了某种联系。LOW POLY给我们带来一个提示:传统艺术观念和流派不再成为历史中的一个阶段,而是具有延展性的影响。

当代艺术立足创新,实际上却没有真正的创新。LOW POLY从复古的角度出发,将传统与创新进行相对完整和完善的结合,这是一次较为优秀的艺术突破。而作为一个平面设计师,他的任务是“努力限制解释,尽可能地控制意义。平面设计的目标是把某个具体的信息传递给一群人,一个设计成功与否,是由信息传达是否充分来衡量的。”[ 1 ]LOW POLY的信息传达指向了简约、复古、未来等符号化意指的层面,通俗的具象抽象画过程以及简单的制作原理和方法,成为迅速占领市场的关键。

3.2 艺术门类之间的融合

平面设计的存在,本身就需要大量视觉符号的关联和运用,而视觉符号的产生与发展一定不是平面设计自身能够完成的,需要大量其他艺术的参与。

立体主义与LOW POLY之間的关系仅是一个个体化案例,还存在有更多的亟待我们探索和开发的领域空间。如设计门类之间的融合,服装设计、建筑设计、装潢设计等等,之间存在有我们称之为创意产业的融合点;如平面设计与其他艺术之间的融合,绘画、装置、摄影、电影等等,它们之间的可能性似乎更为巨大。尤其是装置艺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和物体呈现,平面设计作为一种以二维平面为基础的设计理念,会对装置艺术产生某种启示,而装置艺术的观念与创作思维也会给平面设计师带来更大范围的灵感。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的融合契合了传统与创新发展的要求,也契合了在一个需要创意却无法实现前无古人的创新时代要求。

3.3 平面设计的学科融合

本文的开头部分指出,平面设计未成为一个单独的艺术大目类,但它在商品社会的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处于一个以消费为核心的时代,LOW POLY效果的出现,既满足了平面设计师求新的突破,又满足了大众对视觉观感的不断需求和渴望。所以说,平面设计作为一个学科,具有很强的现实价值和市场价值。当代平面设计课教师需要具备深厚的软件使用技能和功力,平面设计专业学生则更要不断拓延自己的思路,从简单的软件中发现创新的可能性。无论教学还是学习,都需要进行学科融合的探索,如数学、物理、生物等看似理工科的学科,却具有鲜明的抽象思维和建模逻辑,这些都可能给平面设计带来某种类似LOW POLY效果的影响。

综上所述,LOW POLY带来的有关于立体主义、艺术发展等思考是深远的、有价值的,虽然它只是一个极细微的案例,却凸显了平面设计对于艺术的贡献,对于创新的贡献。贾森·霍利曾说:“依赖现成的软件就等于用他人的想象限制自己。”[ 2 ]笔者认为,想象力虽然从理论上看是无度和无限的,但实际上我们的生活和潜意识限定了我们的思维方式,现成的软件正是规则,它让人的想象变得更加符合时宜,尤其对于与传媒、广告业关系亲密的平面设计来说,会更加符合商品社会的需求。

注释

①摘自http://baike.haosou.com/doc/8678240-8999926. html.

参考文献

[1]马克·盖特雷恩.与艺术相伴[M].王滢,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252.

[2]马克·盖特雷恩.与艺术相伴[M].王滢,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261.

猜你喜欢
立体主义平面设计
立体主义绘画的先驱
立体主义迷宫
用几何体表现自然
基于Photoshop环境下的平面设计刍议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平面设计的创意与审美研究
立体主义对雕塑发展之影响刍议
西方现代绘画中的自由因素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