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科普责任

2018-01-15 01:26宋艳萍
科技传播 2018年1期
关键词:新闻工作者新时代

宋艳萍

摘 要 科普责任,就是在科普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新闻工作者在科普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是独特的,不可替代的。本文指出了科普工作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分析了目前媒体传播中科普宣传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新时代新闻工作者担负起科普责任的建议,以期对新闻工作者做好科普宣传有所助益。

关键词 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科普责任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8)202-0168-02

科普工作是国家创新体系的基础性工程,承担科普责任的不仅有科技工作者,还应当有新闻工作者。新闻工作者所承担的科普责任,就是普及科学知识、营造科学氛围、增强全民科学意识,这是科技工作者所无法做到的。

1 科普工作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一项重要职责

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科普工作在国家创新体系中起着基础性支撑作用。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做好科普宣传,是新时代新闻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

1)新时代是创新时代。创新是新时代的鲜明特征,新发展理念中居首位的是“创新”,反映了“创新”在我国新时代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习近平同志多次从不同角度谈到创新,强调“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是长远发展的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科技创新是牛鼻子”“人才是创新的根基”等,体现了“创新”在党和国家全局中的突出作用。服务新时代的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任务,客观上要求新闻工作者担负起科普这一重要责任。

2)创新时代离不开“科学空气”。科学空气,就是科学氛围,是全民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精神。创新事业不仅是科技工作者的事业,也是全民的事业,需要得到社会各个方面的支持。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支持创新事业,离不开新闻宣传工作,离不开持续不断的科普宣传。新闻工作者做好科普宣传工作,就是在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发明创造的社会环境,也是落实党的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发明创造方针政策的具体体现。

3)科普宣传是培养创新后备军的重要手段。2016年,习近平同志在给北京市八一小学科普小卫星团队学生的回信中提到:科普工作可以激发科学探索热情。做好科普宣传工作,是在青少年心目中培养“科学”种子。新闻工作者制作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科普节目,不仅可以普及科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激发青少年的发明创造意识,培育创新精神,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育千千万万的后备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持久保障。

2 目前媒体传播中科普宣传存在的主要问题

媒体是传播科普知识的重要渠道。科普节目质量的高低,直接决定着科普宣传的效果。目前媒体传播中科普知识宣传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

1)新闻工作者科普意识淡薄,积极性不高。一方面,目前我国的新闻工作者队伍绝大多数是新闻专业毕业,知识结构相对单一,复合型、跨媒体专业人才短缺,对科普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以收视率作为栏目评价依据,因此新闻工作者把注意力集中到容易引起社会关注的事件上,对于创办科普这种公益性的节目的积极性不高。中央电视台有科教频道,设置了探索·发现、地理中国、自然传奇等栏目,但是没有专门的科普宣传栏目;98%的省、市一级的电视台很少设置科教频道,更没有专门的科普宣传栏目。

2)科普节目内容陈旧,滞后于时代。当今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各种新名词、新概念层出不穷。以手机为例,过去的通讯工具有“大哥大”“BB机”,现在有智能手机,有2G、3G、现在即将发展到5G。对于这些新知识,媒体很少在传播中告诉大众这些概念的基本内涵,公众获取相关信息的渠道就是供应商。又如在大气污染治理中,到底什么样的车是黄标车、为什么要查处和淘汰黄标车等,相关知识普及不够,科普节目内容与时代要求存在差距。

3)科普节目制作形式单一,缺乏吸引力。在制作形式上,大多数传统科普节目采用“灌输式”的方式,由主持人或者专家学者向公众单向传播科普知识,缺乏公众的参与和互动,不仅对成年人缺乏吸引力,对少年儿童来说,看科普节目远没有打电玩、游戏对决那样具有吸引力。就节目制作本身来看,场景布置沉闷、人物声音单一、人物神态过于严肃、在情节上缺乏故事性,呈献给观众的是一个“平面”而非“立体”,导致科普节目难以吸引受众。

3 新时代新闻工作者担负起科普责任的主要建议

科普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新时代的新闻工作者应当承担起做好科普工作应尽职责。

1)增强新闻工作者科普宣传意识。一是领导要重视。领导重视的最直接体现,就是对科普宣传工作要做到有人抓、有人干。各级传播机构,都要明确专人负责科普宣传工作。二是改革以收视率为导向的栏目评价机制。突出栏目的社会性、公益性。科普工作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和公益性,如果过分强调收视率,必然与科普工作的社会性和公益性相冲突,使得新闻工作者缺乏做好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可以考虑把科普工作做得好与不好,作为评价新闻工作者业绩的依据,激励新闻工作者做好科普宣传。三是从长远来看,应当注重和培养复合型、跨媒体专业人才,从招聘环节入手,把新闻工作者具有新闻工作经历与具有一定的科技知识结合起来,解决好新闻从业人员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同时,注重选拔具有一定技术背景的新闻工作者从事科普宣传工作,解决好科普宣传人才不足的问题。

2)丰富科普宣传形式。科普工作的特点,决定了新闻工作者在做好科普宣传的过程中,一方面把握科学知识的规律性,讲究科普工作的科学性,另一方面必须把科普工作的科学性与受众的可接受性结合起来,不断丰富科普宣传形式。例如,美国的电视科普节目的开场白与内容形成呼应,注重以现场试验传播科普知识,科普电视节目大多以特辑的形式出现,围绕一个主题进行全面的考察和研究,在节目制作中,经常纳入好莱坞电影元素,通过设置悬念吸引观众,让观众带着悬念边看实验、边做思考,节目模型和道具多种多样,节目语言诙谐幽默,这些在我国科普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大多值得汲取和借鉴。“体验式”科普宣传,应该是新闻工作者履行科普职责的一个重要选择。

3)组建科普节目咨询队伍。新闻工作者履行科普责任,离不开相关科技专家的支持。应当在科普宣传中,推行“科技专家+新闻工作者”的模式,每一个电视科普节目都应当建立自己的专家咨询团队,建立不同學科、不同科技领域的专家数据库,根据不同时期科普工作的需要,从中选取相关的领域专家,对节目从选题、讲解到实验,以及解说词的撰写和编辑等进行科技指导。对有的科普知识,可以以专家为主,由表达能力强、能够吸引观众的专家进行现场讲解和实验,用专家的亲身经历,增强科普宣传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申明.浅谈科普新闻传播中的多元化特性[J].新闻知识,2013(4):15-16.

[2]王雷.坚持“三贴近”促进科普传播人性化[C]//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九次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国会议,2007(11).

[3]杜新华.新闻媒体自觉承担科普社会责任浅探[J].海峡科学,2012(3):90-91.

猜你喜欢
新闻工作者新时代
扩大视野 更新知识
新闻控制、采编话语权与报道影响力分析
论新闻工作者坚持正确工作取向的三个维度
搁浅的“新时代”,“朴氏外交”因何三鼓而竭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我国电视新闻编辑理念的嬗变与发展
新闻工作者要潜心践行“实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