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刍议

2018-01-15 10:30邵一珉杨景海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评估方法无形资产

邵一珉+杨景海

[提要] 对文化企业来说,无形资产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我国目前对无形资产的评估体系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不够成熟。本文明确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内容和评估范围,对三种不同的评估方法:市场法、成本法、收益法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阐述在评估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方法

基金项目:遼宁对外经贸学院“优秀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第一层次)(项目编号:2014XJBJ01);校级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目:“转型高校经管类专业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6XJJGZD03)阶段性成果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0月25日

一、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内容

随着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传统经济的市场地位持续下降,新兴企业不断涌出,文化企业的发展也蒸蒸日上。文化企业通过介入科学技术的方式,以文化、创意和人力资本等无形资源为投入要素,生产、经营和销售多种形态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企业的核心就是文化创意。被国家统计局列为“文化企业”范围的有以下八类:(1)新闻服务;(2)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3)广播、电视、电影服务;(4)文化艺术服务;(5)网络文化服务;(6)文化休闲娱乐服务;(7)其他文化服务;(8)文化设备、用品和有关文化产品的服务。

在文化企业当中,无形资产是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在一些特殊领域行业,无形资产所占比重甚至超过了有形资产。但是在我国,目前对无形资产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只有少数的发达国家企业十分注重无形资产和产权意识,尤其是一些以无形资产为主营业务的企业,如阿里巴巴、谷歌、苹果公司等企业在近些年迅速崛起,发展迅猛,成为世界的前沿品牌。通常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高的企业都是较为发达先进的企业,这类企业对无形资产也会更为重视。并且无形资产会随着企业的发展扩大而不断增加比重并不断增值,获得更多的超额收益,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

文化企业的无形资产主要在于企业文化,对于出版社来说,无形资产主要是作品著作权、企业商誉、营销战略等。在对企业进行评估之前需明确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环境、评估环境、目的目标、资产价值等。无形资产评估作为资产评估行业一个重要的新兴分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明朗的发展前景。

二、评估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评估结果失真。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无形资产评估体系,在相关法律方面也比较欠缺,所得到的评估数据往往不能真实反映出企业的实际价值。收益法是评估人员在无形资产的评估过程中最常运用的评估方法,但是这种方法有很多的预测因素,如市场环境、替代品产生、人民的消费水平等。不同因素都会对评估的结果造成改变,使评估结果失真。如无形资产的预期使用年限、开发成本、管理成本、市场供求变动趋势、估价依据等因素,也会对无形资产的评估过程造成影响。一旦需要考虑的影响因素过多,评估人员就很难对企业所拥有的无形资产进行精准的分析和把握。我国文化企业无形资产的交易市场不够活跃,相关的交易案例较少,评估人员可以参考比较的案例和数据也相对较少,这样不利于评估人员全面客观地对企业进行评估。

(二)评估对象和范围的界定不够清晰。在进行评估之前,相关人员应该对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概念进行区分,其中有形资产主要包括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例如金融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各类债券等)和实物资产(机器设备、房屋建筑等具有使用价值的资产)。而无形资产是指企业中不具有实物形态,能为企业带来预期经济收益的资产,如传统意义上的产品专利权、著作权、商誉、商标权等。随着文化和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很多新概念上的无形资产,如企业形象、客户价值、网络域名等。

文化企业不同于其他企业,对于文化企业而言,无形资产占总资产比重较大,大部分企业达到了30%~70%左右。如果资产评估的范围界定模糊不利于准确地把握评估对象,也不利于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评估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

(三)无形资产专项评估人才不足、素质不高。目前,我国高校在资产评估方面的专业设置数量,远远不及会计和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在其他相关专业的本科教育中,资产评估也仅仅只是作为一门必修或选修课出现。学习的内容主要是一些浅显的概念,并没有太过深入的了解和认知,也缺少实践操作技能的有关学习,这是导致资产评估人员不足的主要原因之一。关于资产评估师的资格认定和相关考试近几年发生了很大的改动,使得一些有意向考取资产评估师的考生对这一行业感到迷茫而改为从事会计行业。

资产评估这一行业需要评估人员具有很高的专业知识储备量,评估业务涉及了多个学科,除了基础的会计学、财务管理、经济法等财务知识,还包括建筑安装工程、机电设备基础等评估知识。在我国企业的无形资产评估工作主要是由取得评估师资格的评估人员进行评估,很多评估人员只是通过了理论考试,在上岗之前并没有受到系统全面的业务培训。在评估机构里也没有专项针对无形资产评估的职位设定,这使得评估内容混淆,评估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

(四)文化企业对无形资产的产权意识有待加强。随着信息网络化的发展,许多唱作歌手的专辑发行逐渐被网络音乐所取代。作为很多歌手的主要经济来源,唱片市场的不景气,使得歌手的收入大幅下降。除了网络音乐,网络图书也日渐盛行。由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纸质版图书也逐渐被电子书所取代,因为电子书携带更为方便,价格更为低廉。这时候就会出现很多不法分子复制图书的网络资源而进行牟利,损害出版社的利益。在一些购物网站上也有大量的盗版书存在,并流通于图书市场,这不仅损害了出版社的利益,同时也是对消费者的欺骗。相关的文化企业应该加强对产权意识的保护和重视,要懂得利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和消费者的合法利益和权益。

三、优化对策endprint

(一)明确评估目的和评估对象。为什么要对资产进行评估,是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进行资产评估的原因有很多种,如融资上市、企业重组、所有权转让等等。对于企业而言,进行资产评估的目的就是对现有的无形资产进行清算和核算,实现价值的最大化。明确了评估目的之后就需要评估人员到企业进行实地考察分析,如查看专利证书、版权证书等。

对于文化企业来说,需要评估的对象往往是不具有实体性的,这时就需要评估人员有丰富的评估经验和职业判断能力。评估的范围不仅局限于文化企业的资产,还包括企业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每一项都不容忽视。以出版社为例,作品版权就是企业中最为核心的无形资产,其衍生的产权争议也需要考虑到评估过程中。在相关的会计核算上,除了无形资产的购入价值、开发价值外,还要考虑相关税金、管理费用等。

(二)加强对评估人员的教育和道德规范。在高校的人才培养中需要加强对资产评估专业的重视,资产评估这一专业所需要的知识储备要远高于其他相近专业,例如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评估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会计及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还要对机电设备、建筑工程等知识进行掌握。不仅要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进行运用,还要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在资产评估这一涉及广泛的学科基础上,设立无形资产评估和企业价值评估等专项学科。

我国于2016年7月2日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法律中对评估程序、评估机构、法律责任、监督管理等评估细则进一步明确。对资产评估行为进行规范,如果出现违规操作的情况,会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共利益。这一法律的颁布对评估行业产生了十分积极的影响。我國应增大对评估行业人员的约束力度,提高评估工作质量。对比国际上一些发达国家,我国无形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三)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评估经验。英、美两国在无形资产的评估方面有着较为全面的研究和完善严谨的评估体系,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美国在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时比较注重资产的评估背景,如是否有产权争议,是否有许可证,有无破产、收购、资产重组等情况。这些背景因素或多或少都会对评估价值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正面因素较多,那么对应的评估值也会增加。如果负面因素较多,对应的评估值就会降低。例如企业拥有产权专利许可证,那它的评估价值就会高于没有许可证的企业。如果企业经历过破产,那么它的评估值就会偏低。此外,税收也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在美国每进行一次产权交易就要缴纳一定的财产转移税,具体数额由交易金额而定。

(四)企业应注重对无形资产的产权保护。在传统的企业模式中,只有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如房屋建筑、土地使用权等才算是企业的资产,这种观念已经远远落后于现如今的时代发展。要想让无形资产得到有效的保护,首先需要企业和评估人员对无形资产产生重视,认识到无形资产对于企业而言的重要性和预期收益性。要善于运用法律武器来对无形资产进行保护,对于盗版侵权等事件不能容忍。在2015年7月,国家版权局加强对网络音乐服务商的版权执法监管力度,规范网络音乐版权,对网络音乐未经授权的传播行为进行了大型整改。推动建立良好的网络音乐版权秩序和运营生态。国家版权局将依法从严查处未经授权传播音乐作品的相关网络服务商。整改之后,许多歌手的歌曲需要收费收听或下载,这样的做法保护了创作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了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是文化企业注重产权意识的表现,应该被各类文化行业推崇效仿。

主要参考文献:

[1]苏治,魏紫.企业无形资产资本化与分析师盈余预测: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J].会计研究,2013.7.

[2]田侃,倪红福,李罗伟.中国无形资产测算及其作用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16.3.

[3]纪峰.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管理,2016.2.endprint

猜你喜欢
评估方法无形资产
品牌资产评估方法对比与分析
无形资产减值因素分析
浅谈科研院所无形资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