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羽衣传说对比

2018-01-15 22:40王晓鑫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对比

王晓鑫

【摘 要】日本的羽衣传说按故事情节可分为离别型、别后重逢型和解决难题再会型,而中国大致可分为七夕型、七仙女型和解决难题再会型。本文通过梳理对比中日羽衣传说的故事内容,分析两者的异同点。日本的羽衣传说并未体现善恶观,而中国传说中已暗含因果报应和劝善罚恶的观念。在日本传说中,天女的故乡在天上,而在中国的传说中仙女的故乡可推测为蓬莱仙境等地。而且日本的羽衣传说创造于农民和非农民接触通婚的背景下,而中国的羽衣传说乃创作于“男耕女织”的安定农业社会中。

【关键词】羽衣传说;对比;男耕女织

序言

仙女羽衣的传说是以仙女和凡人的结合为中心的民间故事,在西方权威性的民間故事工具书AT分类法中,被编号为 D361.1。据AT分类法统计,这类故事遍布于全世界50 多个国家与民族,已发现的各种异文达1200多篇。该故事在我国的汉族、苗族、傣族、蒙古族、壮族、满族、哈萨克族和纳西族等二十多个民族中也广泛流传。如汉族的《毛衣女》《田昆仑》与《天牛郎配夫妻》、瑶族的《五彩带》、彝族的《大雁姑娘》、达斡尔族的《从空中飘下的仙女》、藏族的《诺桑王子》、傈僳族的《花牛牛和天鹅姑娘》、傣族的《召树屯和兰吾罗娜》 与《宝扇》、壮族的《孤儿》与《鸟眼田》、苗族的《天鹅姑娘》和《天女与农夫》等都属于比较典型的羽衣仙女故事。

而日本和中国都有以仙女羽衣为题材的传说,两者既有相似之处,又不尽相同。笔者认为日本和中国的两国文化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将反映在故事情节中。在日本学界关于日本仙女羽衣类神话的先行研究已将故事类型梳理得十分详细,如松村太郎、森三树三郎、山本一清、出石城彦、柳田国男、关敬吾等学者,其研究成果十分丰富,在此不再一一列举,其中关敬吾对日本流传的“天人女房”故事进行整理、分类,抽出其中的共性的东西,确定日本的这类故事类型。其分类整理工作精细,基本覆盖了日本的所有故事,但需要指出的是关于日中仙女羽衣传说对比的先行研究尚且不完善。而中国国内虽有中日羽衣传说的对比,但选用的日本的羽衣传说的材料以《风土记》为主,而日本各地流传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羽衣传说,其故事情节各异,可见对比并不全面。长期以来,由于该故事型式蕴蓄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先行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如民俗学、神话学、社会学、文学等角度进行意义阐释,如钟敬文分析道:“天鹅处女型故事中的女鸟的羽毛或仙女的衣裳被人所藏匿,便不能不受人的支配。一直到她重得了羽毛或衣裳,才恢复了原来的自由。这是显然的禁制思想的表现”而本论文将在先行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对故事情节进行梳理分类,分析归纳故事情节异同点,希望解读该民间故事背后所隐藏的日本历史社会变迁的不同点。

一、日本的仙女羽衣传说

日本的故事多以天女和凡人的结合为重点,按情节可分为离别型、别后重逢型和解决难题再会型。

(一)离别型

凡人藏匿天女的羽衣,而失去羽衣无法回去的天女,成为凡人妻子,两人育有子女。后来天女在孩子帮助下发现被丈夫藏起来的羽衣,于是天女留下孩子和丈夫,独自返回天上。这就是离别型的大体情节。

该类型的神话分布于日本全国各地,根据结局不同,又分为简单的离别型神话和始祖型神话。

简单的离别型神话中,仙女为留在凡间的孩子伤心流泪,还往凡间送大米。但天女并未像偷偷照顾帮助孩子那样,帮助丈夫。

始祖型神话据《江国风土记》记载,天女化身成白鸟,来到余吴湖。而凡人将天女的羽衣藏起来,同天女结为夫妻,生有一子一女。传言此乃伊香连的祖先。而在关东,该神话的男主角变成平将门,平将门以天女为妻,诞下三个子女。该类型的神话现在还多为传诵。而在伊香郡的神话中,天女升天,被天女所抛弃的孩子正是日本的学问之神“菅原道真”。该类型的神话静岡县的三保松原十分有名,在当地还将天女作为祖先加以供奉。

如上,始祖类型的神话,各地流传的故事细节都不尽相同,但大多成为当地的豪族大户等的家族传说,借以天女和凡人通婚的神话,说明自身的来历不凡。

(二)再会型

再会型是分别的夫妻再会的故事。天女回到天上后,和凡人约定每年七月七日再会。而且在多数故事中,约定再会之地就是天女下凡沐浴之处。《杂话集》和《歌林拾叶集》中,再会之地乃近江的余吴湖。

《近江国风土记》有在天上再会之后天女和凡人过上幸福生活的故事情节,不过十分少见。也有虽然孩子被留下,但丈夫被逐回凡间,两人每年七月七日天上再会的故事情节。但多数故事以两人的分别为结局。据日本学者研究,异类婚姻型故事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没有好结局。但由于在传承过程中,天女的性格越来越凡人化,加之在神话传说中,幸福结局也逐渐盛行,因此出现《近江国风土记》中的幸福结局也并非不可能。

(三)解决难题型

凡人按天女所告知的方法上天寻找天女,而天父施以难题考验他。前两个难题受天女帮助顺利解决。但第三个难题凡人因为自身失误未能解决。故事结局或是天女和凡人的永别,或是允许天女和凡人每年七月初七再会。在凡间生活的天女一心希求回到天上,取回羽衣后不顾丈夫的挽留回到天上。但丈夫上天寻找天女时,天女却帮其解决难题。而天父不顾两人已有孩子,以难题刁难凡人,这个矛盾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二、中国的羽衣传说

就笔者整理所收集的文献资料而言,中国的仙女羽衣类传说也可以分为三类。

(一)七夕型

七夕型神话是羽衣传说和七夕传说结合而成,分布在从扬子江以北到内蒙古东北一带。故事情节如下,织女为天帝孙女,王母娘娘外孙女,于织絍之暇,常与众仙女于银河澡浴。牛郎则下方一贫苦孤儿,常受兄嫂虐待,分与一老牛,令其自立门户。牛郎遵老牛嘱,去银河窃得织女天衣,于是成为夫妇,生儿女各一,幸福生活。天帝派天神捕回织女。牛郎依垂死老牛言,剖死后老牛皮为衣,携儿女上天,眼看追及织女,王母娘娘忽拔头上金簪,划出波涛滚滚天河。后得天帝之许,牛郎织女一年一度七月七日在鹊桥相会。endprint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纤纤摧素手 札札弄机抒。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倩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七夕型也多如古诗十九首中所述为悲剧结局。

(二)七仙女型

七夕型多分布在北方,而七仙女型分布在扬子江以南,广东和广西一带。在七仙女传说中,以仙女的孩子为主人公。又称为昴七星传说,与星宿崇拜有关。

仙女奉玉皇大帝之命,或者是自愿下凡帮助贫穷但孝顺的凡人董永。仙女和董永结婚,诞下子嗣后回到天上。而道观师傅或是父亲告诉他在母亲下凡沐浴时,可以见到母亲。于是孩子将仙女的羽衣藏起来,和母亲得以相见。仙女赐给孩子富贵后离去。该仙女本是天上七星中的一颗,但因为过于思念留在凡间的孩子,失去光亮。

类似故事情节的传说还有唐段成式《酉阳杂记·支诺皋上》中的叶限传说,晋干宝《搜神记》中的智琼传说和《太平御览》卷984引《王子拾遗录》中的易心传说等。据学者李均洋考证,这些传说都是由董永传说演变而来,而且都是仙女主动下凡帮助凡人,嫁给凡人。

(三)难题型

凡人帮助动物或遇见神仙。在动物或神仙帮助下,找到化身为鸟来凡间沐浴的仙女,藏匿仙女的羽衣,娶仙女为妻。两人育有子女,凡人出征。仙女找到羽衣离开。凡人在动物或神仙的指引下,追上天。仙女父亲出难题考验凡人是否配为仙女的丈夫。凡人获仙女之助解决难题,两人在凡间开始幸福的生活。但实际流传的民间传说中,以不幸的结局为主。日本学者伊藤清司认为,难题系“可以看作是中国羽衣传说的典型,数量多,分布广。在苗、瑶、傣、藏、纳西、僮、黎、彝等少数民族中流传,分布在海南岛,广西僮族自治区、云南、四川、贵州、广东、湖南等各省区,进而从浙江、江苏、山东扩展到内蒙古地区。”

三、日中羽衣传说对比

正如第一章和第二章所归纳,日本的羽衣传说中主要有离别型、再会型和解决难题型,中国的传统神话中有七夕型、七仙女型和难题型。

首先分析凡人藏匿羽衣契机不同,日本故事中凡人机缘偶然发现,藏起羽衣,而同仙女结婚。而中国的故事中,凡人帮助动物,作为报恩动物告诉凡人仙女的秘密。而七仙女型的故事中,董永的孝心感动上天,玉皇大帝派仙女嫁给董永,帮助董永。可见在日本的传说中,并没有善恶的区别,两人之间没有好结局是因为异类结合,等级观念重于善恶观念。而在中国的部分故事情节中,暗含因果报应和劝善惩恶的理念。

其次仙女的出处。日本的传说中除《近江国风土记》所记载故事外,多数故事情节中,“羽衣”或者“天衣”代表天女。羽衣失去其本身的意义,仅仅是飞翔的工具。在中国的难题型中,仙女化身为鸟来到凡间沐浴,并且化身为鸟离开,可见仙女的原型是鸟,而“羽衣”正是仙女原型的象征。但在日本的神话传说中,天女虽然穿着羽衣/天衣,但并未变身,羽衣/天衣只是飞翔的工具。

而且寻找天女时,日本的故事中凡人上天的手段包括种下植物,顺着植物藤蔓爬上天。因此可以推定天女来自人间的正上方,而且日本的神话传说中仙女始终被称为“天女”,也间接说明其来自天上。而中国的“仙女”可推定来自海上“仙界”。在中国传说中,牛郎剥下牛皮,用牛皮吹制的鞋子或者牛皮所制衣服飞上天空,或者是借助其他动物或者鸟的力量飞上天空,而目的地并不一定。说明其故乡可能是鸟所能到达的地方或者海上蓬莱仙境。

最后是故事传承的背景。在日本的传说中,体现烧荒开垦的背景,特别是奄美、西日本地区特别明显。在熊本、奄美、喜界岛等地流传的故事中,凡人养狗,而在广岛、岡山和德岛等地的故事中,凡人在狗的帮助下上天。但在中国的故事中,凡人养牛并在牛的帮助下上天。牛是水稻耕种的代表性生产工具,可见当时已是耕种水稻的时代。在日本的难题型故事中,天父考验凡人的难题包括森林的砍伐、耕种、播种、收获等烧荒开垦的过程,是农民开垦过程中所面临的难题。但凡人的职业乃渔夫、猎人等并非农民,由此推断该神话创作于农民和非农民接触通婚的时代背景下。但在中国的故事中,凡人多为农民或者放牛的人,而考验凡人的难题多为在规定的时间内织出规定数量的布匹等。换而言之,中国的传说体现“男耕女织”这一农耕社会安定期的背景。

但两者的故事不论是结构抑或情节都有许多相同之处。如多以不幸的故事结局为主,并且都传达了对美好的生活的向往,如中日两国的难题型中,男主人公都不曾被上天的障碍以及仙女的父母所施加的难题所吓到,体现面对艰难险阻,始终努力奋斗争取幸福生活的乐观精神。但最后的悲剧结局,又体现了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无奈。体现了社会现实的错综复杂,以及不能主宰自身命运的心理。

本论文第一章梳理日本仙女羽衣传说的类型,有离别型、再会型和难题型。第二章梳理中国的羽衣传说主要有七夕型、七仙女型和难题型。经过分析可,在中国的故事中已体现因果报应的观念,而日本的故事并未反映善恶观念。其次,日本的羽衣传说以农民和非农民接触通婚的时代为背景,而中国已进入稳定的农耕社会。而其故事情节的相同点更体现虽然社会环境和背景有所区别,但民族心理却大致相同。本论文还有很多不足,今后将其他国家的故事类型也加入对比,并且通过对比故事流传的时间和情节演变,考证该传说流传的路径。

参考文献:

[1]吴秋华:《“九头鸟”与楚文化》,《文献》,1998年第4期

[2]李韶杰,《七仙女传说的赣文化内涵探析》,学苑撷英,2010年12月1日.

[3]毕雪飞,《日本七夕传说研究》,民俗研究,2011年4月.

[4]钟敬文:《中国的天鹅处女型故事——献给西村真次和顾颉刚两先生》,《钟敬文学术论文自选集》,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9月版,355页.

[5]天人女房」「日本伝奇伝説大事典」,乾克己,小池正胤,志村有弘,高橋貢,鳥越文蔵,角川書店,昭和六十一年,626页.

[6]袁珂,《中国神话传说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6月,82~83页

[7]李均洋,《中日羽衣传说之比较》,西北大学学报,1987年第三期.

[8]君島久子,「中国民間伝承の源流」,小学館,1989,310页.

[9]伊藤司清,《美丽天女的誕生—古代说话的屈原》,讲谈社,137-141页.

[10]君島久子,「中国民間伝承の源流」,小学館,1989,310页.

[11]福田晃,「南島説話の研究」,法政大学出版社,1992年,279页.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比
关于杨德豫与黄杲忻版本的露西组诗译文对比分析
“鱼”不如“渔” “渔”不如“欲”
语法衔接在英汉法律翻译中的应用
俄汉语名词的对比分析
俄汉成语中动物形象特点分析
克里斯托弗·马洛与陶渊明田园诗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