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对教师职业压力的讨论

2018-01-15 10:08赖邹娅李文涛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6期
关键词:压力转变人工智能

赖邹娅 李文涛

摘要:人工智能进军教育领域,许多教师也开始忧虑起来机器人会让教师失业吗?在此前提下,一个重大问题跃然而出,当教师遇上人工智能,究竟会发生什么?本文结合人工智能的发展特点和发展方向,对其已产生和将要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并从教育发展的视角,提出教师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如何减轻人工智能带来的压力。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师;压力;转变

一、我国人工智能在教育行业的应用现状

(一)人工智能对教育行业的影响

互联网、人工智能最大的特点是开放性、互动性、全球性、个性化。它改变着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生态环境,改变着教育形态、教育方式、师生关系、家庭关系等方方面面。高校处于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网信息的便利获取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和学生可以根据需要无障碍地获取想要的信息。

(二)人工智能为教学资源带来的变革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教育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竞争,人工智能的到来,在学习资源上,学生获取知识与方法的来源与途径,不再局限于教师与课堂,学生会使用Sri、Cortana、Alexa等人工智能寻找学习资源,也不再拘泥于制度化、固定化的课堂时间。人工智能用于中英作文批改、系统智能判卷、在线互动抢答、基于大数据支持的精准教学。各教育机构通过开发人工智能技术,打造智能化的移动学习工具和应用支撑平台“智慧课堂”,不仅提升了课堂教学活力,更使用远程视频教学技术,与外地名师实现“共享”课堂、“共享教师”。在电子设备和教学系统软件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和支持下,课堂互动性和学生参与度大大提升了。因此学校教育必须跟上人工智能的步伐,教师也必须作出重大的改变。

二、人工智能给教师带来的压力

(一)人工智能给教师心理带来的压力

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让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担心自己的职业。而随着人工智能进军教育领域,许多教师也开始忧虑起来:“机器人会让我失业吗?”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人工智能正悄然走进各个领域,逐步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认识和认知。不管怎样,人工智能与教师的相遇或者遭遇已经不可避免,无所逃于天地间。在此前提下,一个重大问题跃然而出,当教师遇上人工智能,究竟会发生什么?人工智能会取代教师吗?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教师的心理压力也不断的扩大。

(二)人工智能时代家长和学校给教师带来的压力

在“学校消亡论”学校将转型为大大小小的学习中心的大背景下,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已无存在必要。接着家长提出疑问人工智能时代,还需要教师吗?还需要学校吗?学生的学习会发生什么变化,课堂会发生什么变化?越来越多的家长依赖人工智能,把孩子的教育全部交给机器人教师而对现实生活中的教师充满了质疑。教师的地位晦暗不明,教师是否会从人类社会的职业榜中消逝,尚未形成定论。教师如何才能拥有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教师需要先洞悉人工智能将为“学校”、为“学生的学习”、为“课程与教学”等带来了什么变化,以这些变化为前提和依据,才能确定是否能够在这些变化面前有所作为,以及如何作为。教师面对着学校转型和社会舆论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三、面对人工智能教师如何减压

(一)教师的不可替代性

教育是从心灵出发的伟大职业,它是为成人、育人而生的。它既需要教师有渊博的知识,又需要教师始终坚持以人为本,通过自身的想像与创造、情感渗透和人格魅力,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和感化学生。这些基于情感的教育行为,人工智能是无法胜任的。因此,人工智能与教育深度融合,并不是为了“抢”老师的饭碗。如今,智能的介入更多的是将教师从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出来,使教学更有效率,教师更有尊严,更加潇洒。教育包含了“教”和“育”的问题,人工智能是辅助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解决目前的教育问题,给教师提供更多方法去真正了解学生,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当借助人工智能,教师从一些负担中解脱出来的时候,老师的功能更多的体现在育人的角度。对于教师的要求其实是在提高,而不是降低。

(二)教师与人工智能的关系

人工智能不可能取代教师,而是要成为师生的强大助手,可大幅提升教与学的效率和效果,所以学校应积极拥抱人工智能。人要驾驭机器,而不能被机器奴役。有了人工智能的辅助,教师可以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创新教育内容、改革教学方法,让教育变得更好。教师就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教学服务提供者、设计实施定制化学习方案的成长咨询顾问,成为学生学习的陪伴者、动力的激发者、情感的呵护者,真正成为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不会使用人工智能的教师有可能被淘汰。

(三)教师如何应对人工智能

首先从课堂知识的传授转向课堂的创新生成。对于教师而言,注重知识本身没错,但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知识的获得不再需要教师的耳提面命。人工智能时代重要不是积累已有的知识,而是要有新发现、新体验,并判断是否科学正确,而这恰恰是人工智能所做不到的;其次从关注学生当下的学习成效转向终身学习技能的培育。传统教学非常注重眼前,强调时效。教师不能仅仅关注当下的教学,仅仅教会学生当下学习的内容是不够的,他们应当指导学生如何在未来的人工智能环境下,利用各种资源可持续性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再次从学生学习的讲师转向人生发展的导师。进入人工智能时代后,人们的知识视野日益开阔,而情感世界却可能变得越来越封闭,看社会的视角也变得越来越窄化,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满足于讲师的角色,而要努力承担起人生指导师的工作。讲师的任务绝大多数人工智能都能完成,但导师的工作,只有导师能够实施。

参考文献:

[1]闫志明,唐夏夏,秦旋,等.教育人工智能(EAI)的内涵、关键技术与应用趋势[J].远程教育杂志,2017(1):26-35.

[2]汪建基,马永强,陈仕涛,等.碎片化知识处理与网络化人工智能[J].中国科学:信息科学,2017(2):171-192.

[3]劉晟,魏锐,周平艳,等.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课程、教学与评价[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3):38-45.

[4]辛涛,姜宇.基于核心素养的基础教育评价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2017(4):12-15.

猜你喜欢
压力转变人工智能
2019:人工智能
数读人工智能
浅谈对教师幸福感的认识
对液体压强三种容器问题的浅析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下一幕,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