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创新内容及策略

2018-01-15 10:18张国蓉
科学与财富 2018年35期
关键词:服务方式改进策略大数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中图书馆作为传播知识的一个重要机构,在大数据管理发展的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从而不断的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本文主要研究分析一下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服务创新内容,以及改进的策略。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馆;服务方式;创新提高;改进策略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推陈出新,传统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比如说共享读书模式的出现,就是对传统图书馆服务的一次挑战。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图书馆通过借助大数据的平台进行高效的服务方式创新,才可以更好的发挥出自己的文化传播作用。

一、图书馆服务中的不足之处分析

(一)服务意识的弱化

在图书馆运营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加强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才可以更好的提高图书馆的运营质量。但是纵观图书馆建立发展到现在,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方式提高的非常缓慢。主要的原因就是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没有对服务意识产生正确的认知。

随着大数据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时代的图书馆管理服务质量,已经成为了决定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代随着阅读方式的不断创新,人们获取知识的方式不在局限于图书馆,可以通过手机APP、共享图书、报纸杂志、购买书籍等方式获取需求的专业知识。并且人们在前往图书馆借阅图书的过程中不仅从图书中获得一定的乐趣,在办理借阅手续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服务热情和态度,也会影响到人们的图书馆学习体验,从而使得人们减少前往图书馆的次数,降低了图书馆的整体价值[1]。

(二)服务的方式单一

随着智能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大数据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图书馆的服务方式也被动的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由于是被动的进行改变的,因此还是没有摆脱传统图书馆管理服务的理念,在改变之后我们发现,服务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只是对传统的服务进行了一定的拓展。而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和管理制度,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在我国图书馆服务的过程中由于多数图书馆都是政府投资建立,因此在运营的过程中盈亏都是政府部门买单的。因此图书馆在管理运营的过程中没有加快对图书馆管理服务体系的改革优化,而是得过且过的延续着过去的管理制度。图书馆管理服务的过程中没有对外宣传和扩散的意识,而是“关起门”做自己的图书馆管理工作,这样图书馆的管理质量只能是不断的下降[2]。

我国图书馆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很好的进行图书资源的整合,而是不同区域的图书馆对内进行资源的开发,这样的管理理念,只能是路越走越窄,最终导致经营不善。在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只用开放包容,不断的提高图书馆的服务体系和理念,提升图书资源的合作开发,才能更好的推动我国图书馆的健康发展。

(三)服务方式差异化

在大数据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生活和工作都是追求效率的,而作为图书馆作为知识储存的机构,不断的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才是图书馆发展的重中之重。在我国图书馆服务管理的过程中由于区域性的差异、经济发展的差异、教育发展的差异等等,使得我过的图书馆服务管理没有形成很好的行业标准。而是不同区域采取不同的服务管理制度。这样也可以提高区域性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但是对我国整体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比如说浙江省的某些图书馆已经实现了智能化的自动管理服务,但是在我国一些偏远的地区,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还是传统的电脑登记人工记录的方式。

在我国的图书馆管理服务过程中为了不断的提高服务的标准,需要加大对图书馆负责人的权责管理,让有关的领导充分的认识到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也可以申请当地财政部门审批一笔专项的改革资金,从而更好的提高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发挥出图书馆的真正社会价值。

二、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创新策略分析

(一)建立数据服务的理念

在上文中我们说到了由于图书馆服务人员的意识理念不强,从而影响到了图书馆的整体运营质量。在数据时代的发展环境下,要想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质量,就需要很好的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人员的思想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作的热情和态度,为了更好的提高图书馆工作人员的服务思想意识,可以组织部分的工作人员去我国该方面建设优秀的图书馆进行考察。比如说浙江的图书馆、天津市的图书馆、上海市的图书馆等等,只有在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亲身体验了之后,才认识到自己工作质量和理念与其他图书馆之间的差别,从而深刻的进行反省。对图书馆的所有人员开展一些关于服务态度、服务热情、服务积极性、服务方式的研讨会,在研讨会中需要确定数据服务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服务原则。

在进行科学创新服务质量的过程中,本着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创新思想,科学有效的发挥出共词分析、实例调查和计量分析,以及图书馆理论归纳分析等方式的科学研究分析,结合图书馆的实际服务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定位,以大数据发展为技术依据,构建数据信息服务的图书馆服务管理新思路。

在图书馆服务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要支持差异化,也要建设标准化,就是说由于经济、教育、科研、人文等方面客观的因素,图书馆服务的发展中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个是可以存在的。但是为了加强政府对图书馆的统一管理,以及基于大数据处理的图书馆资源整合,因此在图书馆服务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还需要保持一个统一的标准。经济实力好的地区,可以在统一的标准之上不断的提高,经济发展较弱的区域,需要不断加快图书馆的建设,达到国家统一的标准。这样在个性化、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下,图书馆才能更好的构建自己的服务核心竞争力,从而有效的发挥出传播文化知识的基本工作[3]。

(二)提升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

在图书馆服务质量的提高过程中需要不断的建设图书馆的核心文化,有人说图书馆全都是文件,还需要建设什么图书馆核心文化?图书馆的书籍文化是固定的,主要的作用的服务人民群众。而图书馆的核心文化是建立在图书馆工作人员之上的,也就是根据图书馆的工作服务管理质量构建图书馆的核心文化,也就是图书馆观的核心竞争力。

在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下,多元化的阅读途径给了人们更多的阅读空间,但是图书馆具有的优势,是其他閱读方式给予不了读者的,就是阅读的环境,在图书馆阅读的过程中读者有一种被知识包裹的心灵感受,那么在这样强大的优势作用下,图书馆是需要更好的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能力,进而很好的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大数据系统为每一位用户构建一个私人书库,更好的记录读者的借阅记录、借阅时间、阅读书籍类型等等,从而该用户更好的书籍推荐,并且还可以通过建立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和微博官方号等方式,从而更好的与用户进行沟通交流,提高用户对图书馆的依赖感。

三、结束语

在今后的图书馆服务方式创新的过程中可以依托大数据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图书馆服务工作人员的思想意识,构建门户网站,从而不断的提高图书馆的整体运营实力。

参考文献:

[1]程结晶.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容及其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6,3903:57-62.

[2]万丽媛.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创新内容及策略[J].黑龙江科学,2018,921:140-141.

[3]李松波.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内容及其策略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8,3808:109-110.

作者简介:

张国蓉(1974—),女,本科,中级职称,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兰州市图书馆馆员。

猜你喜欢
服务方式改进策略大数据
简论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在国企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化管理手段和服务方式在国企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县级公共图书馆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基层公共图书馆管理外包实践与思考微探
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高中体育教学中不同教学内容传授方式改进的实践与探索
初中英语“写作入门”摭谈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