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汾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

2018-01-16 06:56王秋萍
科学种养 2018年10期
关键词:翅果襄汾县生地

王秋萍

中药材是山西省临汾市特色产业之一,全市中药材品种丰富、种植广泛、道地性和区位优势明显。近年来,临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在规模提升、规范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中药材产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加工简单、龙头企业欠缺、产业链条短,对农民增收没有起到主渠道作用。笔者就临汾市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发挥中药材的资源优势,实现中药材产业崛起、提档升级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产业现状

1. 主要分布

2017年,临汾市中药材种植总面积208.85万亩,总产量10.5万吨,分别占全省中药材种植总面积和产量的18%和20%;总产值19亿元,农民人均中药材收入594元。

临汾市中药材种类达800余种,主要有连翘、黄芩、柴胡、远志等。野生中药材分布广泛,无论是在太岳土石山区还是在黄土沟壑区,无论是在山坡林间还是在路旁农田,到处可见,分布比较集中且具有采挖价值的有134万亩(包括当年生、多年生的)。近年来,为了提高野生中药材的采挖价值,主要对连翘进行了野生抚育(在药材的原生地人为调整种群数量),临汾市连翘抚育面积达26.8万亩,其中安泽县20.72万亩。

临汾市中药材品种有80余种,主要有连翘、生地、黄芩、柴胡、远志、芍药、丹参、牡丹、穿地龙、桔梗等,种植面积48.05万亩,主要分布在安泽县、襄汾县、古县、尧都区、翼城县、曲沃县、洪洞县。其中:连翘11.09万亩,集中在古县、安泽县、翼城县;生地3.6万亩,集中在尧都区、襄汾县、洪洞县;黄芩8.35万亩,主要分布在襄汾县、洪洞县、曲沃县、安泽县;柴胡5.52万亩,主要分布在襄汾县、翼城县、乡宁县、蒲县;远志5.17万亩,主要分布在古县、洪洞县、曲沃县、翼城县、安泽县;芍药4.68万亩,主要分布在洪洞县、古县、浮山县、曲沃县、尧都区。

安泽县连翘资源最为丰富,密集区集中在黄花岭、青松岭、三交沟、罗云沟等地。安泽县连翘质量好、产量高,年采集量达4000余吨,占全国总产量1/4,素有“中国连翘第一县”“ 全国连翘在山西,质优量大在安泽”的美誉。2013年“安泽连翘”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省级出口示范区资质;2017年“安泽连翘”新闻发布会在人民大会堂举办。安泽县年产各类中药材6100吨,产值1.53亿元,农民人均药材收入2540元。近年来,安泽县委、县政府把中药材产业作为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走中药材发展特色之路,“安泽连翘”已成为安泽县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2. 营销现状

临汾市从事中药材营销组织共有378个,其中企业63家、专业合作社315个,从事中药材营销的经纪人多达3600余人。襄汾县从事中药材营销组织91个,经纪人2000余人;安泽县从事中药材营销组织67个,经纪人550余人。

襄汾县南贾镇荀董村是全国闻名的中药材集散地,全村810余户就有690多户从事生地购销业务,占该村总户数的85%以上,营销大户60多户。荀董村人足迹遍布全国各地,产品主销到河北安国、安徽亳州等地的大型中药材市场。荀董村年加工、营销生地等中药材2.5万余吨,交易额3亿多元,占全国生地年销售量的70%以上,加工后的生地已出口韩国、日本等15个国家和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生地集散地。截至2017年,年出口量2000余吨,出口额3500万元。仅中药材一项,人均收入2万元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2015年,国家现代中药材资源动态监测信息和技术服务中心在荀董村设立信息监测服务站,监测全国中药材市场动态。

3. 加工现状

临汾市中药材加工企业46家,多数以收购原料、初级加工为主,占企业总量的70%以上。中药制药企业2家,分别是山西正元盛邦制药有限公司和山西旺龙药业有限公司。生产规模较大且具有发展前景的企业有山西琪尔康翅果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翼城县霸果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翅果油)、乡宁县美聚香凝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古县吉盛连翘发展有限公司、古县华兴农业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临汾市裕丰特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临汾百笑艾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山西安泽连翘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等。2018年3月,安泽县人民政府与武安市泽丰农业科技公司成功签约,投资2亿元组建连翘高值化研发中心。

山西琪尔康翅果生物制品公司位于乡宁县,公司致力于翅果油资源的开发利用,集科研、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拥有高标准苗木繁育基地2000亩,翅果油树种植基地5.2万亩。产品有翅果油、翅果油软胶囊、翅果蜜、翅果茶、翅果液,年加工能力120吨,2017年销售收入达2.15亿元。

古县吉盛连翘发展有限公司位于古县,公司采用“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以经营连翘为主,加工产品有连翘、连翘茶、酸枣仁、生地四大当地优势中药材产品,年加工连翘3000吨,连翘茶1吨,酸枣5000吨,鲜生地2000吨,年销售收入3000余万元。公司先后同山西农业大学、山西大学等多所院校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产品远销日本、新加坡、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临汾百笑艾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于2018年3月在曲沃县成立,公司总投资1亿元,预期年产值 6000万元。现有136亩艾草种苗基地,2018年计划再发展4000亩,2020年计划发展到3万亩。

4. 功能食品开发现状

2016年国家提出大健康理念,临汾市注重功能食品的研发与生产。目前临汾市功能食品有100余种,主要有翅果油、文冠果茶、牡丹油、麦绿素、玫瑰茶等系列产品。

山西省琪尔康翅果油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翼城县霸果农牧开发有限公司研发生产的翅果油、翅果蜜、翅果茶、翅果液等系列产品,在国内享有盛誉;山西文冠果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文冠果茶等系列产品市场前景广阔;古县华兴农业生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洪洞县汾河牡丹产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牡丹籽油等系列产品以及山西辰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麦绿素具有一定的市场潜力;乡宁县美聚香凝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浮山县康杰副食品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玫瑰花代用茶、糖渍玫瑰花酱、源蜂蜜、玫瑰花浸酒、玫瑰花粉等系列产品,受到消费者欢迎;山西戎子酒庄有限公司生产的葡萄酒、隰县午城酒厂生产的午城玉屏酒、鹿龟神酒业有限公司开发生产保健酒等产品,占据市场份额较大;古县吉盛连翘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连翘茶等产品,市场潜力较大。

二、存在的问题

1. 产业系统谋划不够

临汾市中药材产业资源优势显著,但产业发展与区位优势极不匹配,缺乏系统谋划,主要体现在:一是全市中药材产量效益偏低。全市中药材65%以上是野生分布,产量和效益偏低。家种中药材的生产缺乏专业技术指导,产量品质提升较难。野生抚育工作开展近10年,目前仅有27.2万亩(其中连翘26.8万亩,黄芩0.4万亩),抚育率仅为19.4%,进程缓慢。二是基地建设特色不明显。安泽县、襄汾县、古县县、翼城县、洪洞县、浮山县等地都有中药材基地,但没有一个特色鲜明的、规模效益突出的基地,基本上都是农民自愿种植的,政府层面引导极少。三是缺乏中长远规划。各县(市、区)基本上没有制定中药材发展的中、长远规划,生产、流通、研发等环节脱节。

2. 生产标准化程度不高

一是缺乏专业化的中药材优种繁育基地,种子、种苗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品种退化严重,产量、品质下降,效益低下。二是中药材生产规范化程度低,没有规范的标准可循,中药材生产中使用化肥较多,对中药材质量有一定影响。三是种植集约化生产水平较低,生产的中药材产品规格不一,药效成分含量差异较大,只能作为药品生产的原料,而标准化生产的产品可以进入中药饮片加工厂,价格比非标准化产品高出50%。

3. 龙头企业少带动力不强

一是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企业缺乏资金,扩大规模、引进先进的加工设备设施难度很大。以襄汾县宝利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为例:因资金不足,每年所收购的黄芩原材料仅能加工2~3个月,其余时间加工设备处于闲置状态。调研中发现,2017年厂家订单送上门都不敢接受。襄汾县荀董村生地加工采用传统模式,不能适应当前的环保标准,产品达不到国家药典要求,计划建设生地烘烤加工园区缺乏资金来源。二是缺乏深加工企业。现有企业多数以原料和初加工产品出售,产品附加值低。如襄汾县荀董村生地加工,仅仅经过一道烘烤程序就进行销售,近似于卖原料。三是企业对产业的拉动力不强。如山西正元盛邦制药有限公司、山西旺龙药业有限公司的原材料基本都是从外地采购,企业与本地药农的利益脱节。四是缺乏对功能食品的研发。产业链条短,附加值较低。

4. 流通链条不完善

一是中药材的仓储、晒场等配套设施简陋,中药材在贮存期间霉烂变质、生虫现象时有发生,损失较大。二是缺乏规范的中药材交易市场。临汾市作为中药材生产大市,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交易市场,本地产品必须运输到外地销售,没有市场话语权。襄汾县荀董中药材集散地每年销售的生地产品占全国交易量的70%以上,但大部分是运输到河北安国、安徽亳州等地中药材市场进行交易,价格由买方决定,成本较高。

5. 人才队伍建设不健全

一是专业技术人员严重匮乏。市县两级多年没有引进专业人才,实际生产中依靠农民土专家凭经验指导居多,不能为药农提供系统的技术服务,更谈不上技术创新,直接影响了中药材生产的产量、质量和效益。二是缺乏专业的营销人才。营销队伍多是从事生产的农民,素质相对较低,难以准确把握市场信息。

6. 产品宣传不够

近年来,国内外对绿色健康中医药产品极为推崇,而临汾市作为中药材大市,对中药材的资源优势宣传较少,除安泽连翘、襄汾生地知名度较高外,没有真正占有很大市场份额的产品,缺乏拳头产品。加工企业虽然各县(市、区)都有,但没有叫得响的品牌。招商引资力度不强,精深加工产品欠缺。

三、发展对策

1. 坚持规划先行,带动产业整体发展

各县(市、区)应制定中药材发展的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研究推广实用技术,提高中药材产量及品质,规范中药材种植,加强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生产、流通、加工领域的连接机制,扶持龙头企业。支持安泽县、古县、浮山县、翼城县发展连翘加工,把安泽连翘打造成国家知名品牌。协调支持襄汾荀董生地集散地建设,规范市场交易,促进中药材市场繁荣发展。重点支持东西两山中药材产业发展,把中药材作为产业扶贫的主导产业,促进农民增收。

2. 实施规范生产,打造产业集聚区

一是根据生产需求,按种植面积的1/20~1/30(1亩种苗基地可提供20~30亩地种植需求),建设临汾市主要品种的优质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二是以安泽县为中心,坚持绿色发展,突出野生抚育,带动古县裕丰特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吉盛连翘发展有限公司,浮山县兴荣种植药材专业合作社,翼城县乐林林木开发有限公司等公司和专业合作社,打造太岳山优质连翘集聚生产区。每年新增野生抚育和新栽植连翘10万亩,在现有27.2万亩的基础上,力争2020年达到50万亩,2022年达到70万亩,加上有较大采收价值的野生连翘,使临汾市高效连翘面积达到200万亩,成为全国最大的野生及野生抚育连翘生产基地。三是支持安泽县、襄汾县、曲沃县、洪洞县、古县等地企业、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中药材规模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四是编制好发展规划,集中力量打造一批集种植、加工、观光、采摘、健康旅游、养生、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业示范区。

3. 培育龙头企业,促进产品升级

一是在土地、金融、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引进或者兴办中药材深加工企业,发展“企业+基地+农户”的产业模式,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进行就地加工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药农收入,把“大药场”变成“大药厂”。积极支持安泽县引进企业建设中药材种植园区,开展连翘深加工。二是设立市级农业融资担保公司,为中药材加工企业提供融资担保,促进企业壮大发展、产品升级。

4. 加大品牌创建,扩大市场影响力

一是依托襄汾县荀董生地集散地的影响力,重点在政策和资金方面予以支持,建立临汾市中药材规范化交易市场,打造荀董中药材品牌。二是在主要生产区域,建立高标准的中药材仓储、晾晒场地,减少贮存损失。三是扩大宣传,加强品牌建设。突出安泽县连翘优势,创新机制,加快商标注册,使之成为国家有影响的中药材品牌。通过举办黄花(连翘花)节、玫瑰花节、芍药花节、牡丹花节等活动,加大临汾市中药材的宣传力度。

5. 加强机构建设,引进技术人才

设立专门的中药材技术服务机构和中药材发展协会,注重培养、引进中药材专业技术人才,为药农提供系统的信息技术服务。积极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山西中医学院等院校合作,搞好技术创新,提升临汾市中药材产品档次。组建临汾市优质农产品服务协会,规范中药材生产,加强品牌创建,搞好中药材全产业链服务。

6. 加大财税金融支持,促进产业发展

创新投资机制,引导社会资本、工商资本投向中药材产业。市级财政对中药材产业重点环节给予奖补。每建设一个300亩的优质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财政奖补30万元;每创建一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奖补500万元,省级龙头企业奖补100万元,市级龙头企业奖补30万元;每创建一家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对贫困户带动能力强、年产值上亿元的企业奖补500万元,创建年产值5000万元的企业奖补200万元;每打造一个具有国家级影响力的品牌,奖补200万元。鼓励企业积极宣传中药产品,参加各种展销会,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县级财政也要相应加大对中药材产业的资金投入。

猜你喜欢
翅果襄汾县生地
黄连、黄连-生地配伍中5种生物碱在正常、抑郁大鼠中体内药动学的比较
不同提取工艺翅果油抗氧化能力与活性成分的分析
生地价格仍有上扬空间
熟地是生地炒熟的吗
翅果油超临界CO2流体萃取工艺优化及其不同提取方法的比较
科学补碘益智 健康科普利民 山西省临汾市襄汾县开展防治碘缺乏病科普宣传活动
山西襄汾县汾城城隍庙舞楼及演剧文化考
可贵的精神可敬的人——点赞襄汾县关工委的“五老”
杜仲翅果壳粉/PVC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研究
生地干燥过程中梓醇损失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