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济人道:协和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2018-01-16 12:13文/王
中国医学人文 2018年2期
关键词:协和医学院医学

文/王 勇 刘 欢

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医学发展的一条主要脉络。它作为我国著名医学院校,在中国近现代医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于我国医学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它在办学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套颇具特色的医学教育模式,培养出诸多杰出的科研专家、学者和医疗工作者,为中国现代医学发展和医疗卫生制度建设做出了杰出贡献,提供了宝贵经验。

在协和历史中,科学济人道(Science for Humanity)是上世纪二十年代,协和医学院在办学过程中提出的校训,建国后发展为“严谨、博精、创新、奉献”,它们构成了协和精神传承的核心。

科学精神与人道主义贯穿了协和的发展史,协和的创办者是美国著名企业家和慈善家洛克菲勒父子。1901年,他们开始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兴办公共卫生与医学教育、研究事业,表示“要用我的钱去尽最大努力减轻人类同胞的灾难”。 1909年,他们的目光开始聚焦于中国这个拥有悠久历史文化和众多贫困人口的大国,“考虑科学化医学在中国的需要和洛克菲勒基金会如何更好地满足这个需要”。洛克菲勒基金会先后派出考察团三次来到中国,团员包括美国医学界权威人士和教育学家。在历时 4个月的考察之后,1914年考察团总结完成了一份名为《中国医学》的调研报告,这份报告对中国总体卫生现状及中国政府与民众对西方医学的态度等进行了客观细致的科学分析,提出在中国推广现代医学和公共卫生的工作方针。即将出世的 “协和”也被确定要成为一所世界顶级学府。它不仅得到充足的财力支持,拥有西方实用功能与中国古典风格相结合的高品质校舍,而且汇集了大批高层次的师资力量,采取严格的录取标准,残酷的淘汰制度,独特的教育方法,以培养最优秀的医学人才。

1914年,洛克菲勒基金会设立中华医学基金会(China Medical Board),专门负责在华医学教育工作,在投入巨额资金的同时,明确提出协和办学目的就是要“逐步地、有次序地在中国发展医学科学体系”。这一方针契合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时代主题。

在协和诞生的年代,以“科学、民主”为旗帜的新文化运动已经开始兴起。陈独秀向青年疾呼,要用科学破除迷信和愚昧,用科学指导人生,“举凡一事之兴,一物之细,罔不诉之科学法则,以定其得失从违;其效将使人间之思想云谓,以遵理性,而迷信斩焉,而无知妄作之风息焉。”

北京协和医学院就是在这种向往科学的思想环境下成长起来的,追求科学的火种,也在协和历史发展中代代传承,发扬光大。蔡元培、胡适、丁文江、翁文灏、张伯苓、周贻春等新文化运动领导人和著名科学家、教育家,先后受聘成为协和医学院的董事。1922 年,协和校董事会主席、著名教育家保罗·孟农教授在给学生做题为“中国需要什么”的演讲时说:“中国青年最需要的就是现代科学知识。”协和校方定期邀请知识界、科学界名人来校,给教师、医生、学生做专门讲座,在学生和教职工中也有专门的学术研究团体,每周定期开展科学研讨活动,从而形成了极好的追求科学、勤于思考的校园文化氛围。

北京协和医学院一贯的、根本性的办学方针,是要在中国办一个世界最高水平的医学院,培养第一流的临床专家、教育家、科学家和卫生行政学专家,造就中国未来的医学领导人才,从而为中国的医学与卫生事业和世界医学做出贡献。

协和人的科学精神在育人之道上,主要表现为“三基三严”的教学原则。“三基”是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三严”是严肃态度、严格要求和严密方法。其中,科学态度的精髓——分析能力和细微观察的能力又被“协和人”提为重中之重。

协和人的科学精神是与保护和改善中国人民健康的人道主义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创造了众多造福民生的光辉业绩,在战乱四起,敌寇横行,人民陷入深重灾难之中的旧中国,协和人克服重重困难,竭心尽力,以苏民困。

吴宪在临床化学、蛋白质化学、营养学、免疫化学、气体与电解质平衡以及氨基酸代谢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均居当时国际前沿地位。1919年,吴宪创建的血液分析体系即众所周知的Folin-Wu Methods是临床生物化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由吴宪改进的血糖测定方法加速了胰岛素的发现。

1923年,第一任公共卫生学主任兰安生认为在全社会发展公共卫生事业是解决中国广大人口医疗卫生问题的最有效办法。他提出“一盎司的预防胜过一磅的治疗”。他的教育思想为:走出医院,走进胡同超越个体关注更广人群,到达底层北京人生活的真实世界。

受兰安生的思想影响,协和毕业生、公共卫生学家陈志潜怀着医学救国的理想,奔赴河北定县创办三级卫生网,覆盖人群近50万。它直接启发了后来的中国农村三级保健网和赤脚医生模式。

考察北京协和医学院的发展历程,从中可以发现其以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与竭诚奉献的人文精神,协和之路,是培养中国社会、中国人民最需要的德艺双馨领军人才的育人之路。正如后人归纳的协和办学风格:“办校的人,是人文心,科学脑”。

建国之后,北京协和医学院收归人民政府,开始了新的历史篇章。1957年,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做出了一个关系到共和国医学科学发展进程的重大决定,将北京协和医学院与原卫生部所属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皮肤病研究所与原军委所属之胸腔外科医院、整形医院、天津血液研究所整合为一个全国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北京协和医学院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实行院校合一的管理体制,后者为前者提供雄厚的师资和技术力量,前者为后者培养高层次的人才,相互依托,优势互补,教研相长。这一工作是在周恩来总理、聂荣臻元帅领导之下完成的,李宗恩、沈其震、黄家驷、张孝骞、张鋆、张锡钧、林巧稚等一大批医学家参加了合并工作。一时之间,群贤毕集,星光璀璨,一艘整合众多优势资源、领导中国医学科学发展的“航空母舰”乘风启航了!

北京协和医学院在新中国取得了更多、更辉煌的历史成就:我国的职业病防治在这里起始;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肿瘤学流行病调查从这里出发,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恶性肿瘤地图集》轰动中外,影响至今;绒癌,这个夺取无数妇女生命的恶魔,在这里被中国医学家首次降服;中国医学科学院人研制的降压灵让高血压低头,脊髓灰质炎疫苗糖丸驱散了残害儿童的病魔,平阳霉素、博安霉素,填补了中国抗肿瘤抗生素的空白……

林巧稚主持了全国宫颈癌普查普治,使这一危害妇女健康和生命最严重疾病的死亡率迅速下降。她坚持在妇产第一线,名言是“我是一辈子的值班医生”。张孝骞从事临床工作60年,取得众多成就,但始终谦虚谨慎,其名言是“在病人面前,我永远是个小学生”。黄祯祥首创病毒体外培养法新技术,为现代病毒学奠定基础,被称为“在医学病毒学的发展史上第二次技术革命”,第一次使病毒定量测定的显微镜观察法被革新为肉眼观察法,对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病学、病原学及发病机理的研究,为控制中国乙型脑炎的流行做出重要贡献。

上世纪50年代,张为申主持解决新中国青霉素生产工业化问题。利用无色青霉菌株W-49 133,以国产原料棉籽饼代替进口玉米浆、国产淀粉原料代替进口乳糖,实现了青霉素培养基全部国产化,奠定了新中国青霉素发酵工业的基础。还主持了土霉素、红霉素、链霉素的研制工作,为我国抗生素研制做出重大贡献。

1969年开始,吴英恺、刘力生、吴锡桂等专家在北京石景山区首钢总公司建立了我国第一个慢病防治网络。采用专家帮扶、基层管理、职工自防的管理模式,探索出一套科学、切实可行的慢性病综合防控“首钢模式”,成为了我国心血管病防治的经典。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以此命名表彰中国在慢病防治事业的贡献,并将“首钢模式”作为慢病防控的一个成功范例向全球推广。

20世纪80年代,肿瘤研究所林毓纯等科研人员完成了中国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分子流行病学的一系列有关研究,打开了中国该病毒研究的历史,为中国在随后几十年中顺利开展宫颈癌的防治打下了基础。

20世纪90年代,皮肤病研究所张国成创造性地牵头开展了麻风畸残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调查研究,设计并完成了麻风畸残防治和康复试点项目研究,此成果在全国15个省市推广,初步形成了我国麻风康复的模式、康复管理和督导系统,为实现我国在20世纪末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003年,面对SARS疫情,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成立SARS模式动物工作组,并根据呼吸系统传染病的特点和防护要求紧急改造了生物安全三级防护实验室(ABSL-3)。成功建立了我国第一个SARS冠状病毒感染动物模型,并评价了国际上首个SARS灭活疫苗,为疫情防控和保障社会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回首历史,自建国以来,几代协和与医科院人勇担重任,作为我国医疗卫生领域的国家队,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在重大疾病防治、医学科技发展和创新、高层次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技成果转化、医疗卫生战略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为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协和人为中国人民的卫生与健康事业奉献了自己最美好的人生时光,为奠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健康基础竭尽心力!

正如协和名医张之南先生所指出的:“协和形成一个环境,有一种氛围,置身其中,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影响和改造你的人生取向、职业操守、精神面貌和工作规范。”

传协和精神,行人文医道。2017年,北京协和医学院迎来了光辉的百年庆典,必将立足于协和丰厚的医学人文传承基础,秉承“严谨、博精、创新、奉献”的科学精神,为中国人民卫生与健康事业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猜你喜欢
协和医学院医学
新乡医学院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我们班的“运动健将”
南方科技大学医学院
右江民族医学院全科医学院简介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同济大学医学院介绍
协和学子“爱星”献爱心
我在协和学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