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导师组建立及其在规培住院医师培养中的作用分析

2018-01-16 22:25刘宸箐赵辉
中华耳科学杂志 2018年5期
关键词:喉头规培住院医师

刘宸箐 赵辉

解放军总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耳鼻咽喉研究所(北京100853)

住院医师规范培训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不断地探索、实践,目前制度已越来越完善。住院医师培训质量是国家医疗整体水平提高的基础,影响专业医疗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对均衡国家医疗资源,缩小医疗水平地区差异有重要的意义。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作为临床医学二级学科,由于器官功能的重要性、解剖的复杂性[1]以及现代医学理念、医疗设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既往的“手术禁区疾病”也逐渐被探索治疗,这些都促进了学科亚专业的精细划分。因此,如何培训一名优秀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需要我们进行更多的思考、摸索和创新。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作为国家重点学科,坚持发扬科室优良教学传统,适应新形势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要求,通过不断总结、探索,在实践中积攒了大量经验,成立教学导师组对规培住院医师进行指导,取得不错的教学效果。

教学导师组构成及要求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教学导师组由各个亚专科规培生导师组成,因为住院医师专科基础整体水平较低,同时,根据国家住院医师规培要求,团队应包括不同职级及不同亚专科医生,以适应规培医师全方位分层培养的需要。优秀的教学导师组应具备很多条件,组长应是具备较高专业素养,同时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教学水平的专业型人才;导师组成员应具备较高的技能、教育水平和人格修养等,具备带教的主动性、乐于付出;另一方面,随着医学的发展,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日新月异,怎样适应新的形式,让年轻住院医师更高效、更精准的学习尤为重要,因此,对于教学导师组成员来说,全面专业教育能力及创新能力、先进的教学理念是必不可少的。另外,科室教学组成员并非固定不变,不同教学导师组根据需要也可以进行人员交流,同一导师也可以同时在不同教学组,多个教学导师组相互提升、帮助、融合,最终使整个科室形成大团队教学,以尽可能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导师组成立的必要性

教学是一个学科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学科可持续发展的源动力。医学是经验科学,导师一直是学员教育和培养的核心力量[2],决定着学员培训的质量和上限。医学的发展趋势将使医学分工更加精细,向双元化方向发展,一方面加强全科医师培养质量和规模,另一方面培养学科方向更加细化的专科医生,很多医疗机构的单一导师带教容易导致专业上的相对封闭,很难让学员全面掌握本专科知识[3],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医学人才的培训需求。目前,国内部分院校培训的医学研究生教育已经逐渐由单一导师制向导师团队培养模式发展。

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来说,为适应现代医学的发展,很多规培定点医院的导师都将方向定在某一亚专科,因此规培生的培养模式应由以下步骤:先由主治医师对学员进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全科带教,后由各亚专科带教老师对学员进行专科培养,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专科医生,显然,这种培养模式必须由教学团队来完成,因此,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也应适应新的发展,以教学导师组取代既往的单一导师制度。

团队建设是国家教育质量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科技的发展,合理地组建实践教师的教学团队,发挥教学优势,对应用型教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4]。随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涉及领域不断扩大,学科规模不断扩大,在医院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很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分出很多亚专科,以导师组的形式进行临床教学可以实现多亚专科、综合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使耳鼻喉科规培生的培养更全面、更有层次性,是更适合于当前培养规培住院医师素质的带教模式,可以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5]。

教学导师组的作用分析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目标是培养可以应用正规医疗手段独立承担本专科医疗工作的医生,规培住院医师的培养效果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利益,不容忽视。

教学导师组承担着组织教学、研究教学、实施教学的重任,教学导师组的成立也可以加强导师和学员的交流,充分调动了部门师资力量,更有利于学员实践能力的培养[6]。成立建设优秀教学组还便于提高团队的临床力量以及学科的医学水平层次;通过导师组的培养,规培医师在科室不同病区及亚专科学习期间都能有导师对自己进行指导和管理,进而使规培生学习各个亚专科导师的专长,全面系统掌握知识,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际沟通能力,打下扎实的耳鼻喉科临床工作基础,从而具备独立从事耳鼻咽喉科临床工作的能力。

医学教育具备较强的实践性,教学相长,通过教学导师组内的交流,有利于导师之间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导师组和学员之间也并非固定,一名导师可以根据需要加入到几个导师组中,一名规培人员也可以接收不同导师组的培养,通过资源共享,可以极大地提高规培人员的培训效率。同时,导师通过在不断的教学工作中也可以巩固完善自身专业知识、激发自身的教学创造性,不断完善自身综合素养,以此提高导师个人的实力。优秀的教学导师组能够借助整体的力量,在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凝聚智慧,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创新能力。另外,不同教学组学员在规培医师定期考核中也可以进行成绩排名,以此形成良性竞争,增加导师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因此,加强教学导师组的建设与管理可以使学科整体带教水平不断得到提高,进而提高学科的竞争力,有利于学科整体水平的提高。

住院医师培训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走向规范的过程,在国内临床医学整体的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不同地域医学水平的差距、加强了不同层次医院的医学交流。目前,很多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还停留在单一导师制或松散的团队教学,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培训质量,因此,尽快推广普及教学导师组是很有必要的,同时,我们也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更新、完善本学科住院医师培训体系。

猜你喜欢
喉头规培住院医师
论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六个关系
BOPPPS教学模式在全科住院医师神经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麻醉科住院医师在疼痛科轮转期间临床教学实践与探索
美国住院医师招收匹配计划简介与借鉴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应用护理风险措施的效果和价值分析
就业指导课提高麻醉规培医师就业质量的实践
医学生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认识及规培生就业情况分析
“互联网+CBL”模式在核医学规培中的创新应用效果研究
规培医生为主讲的小讲课在规培教育中的应用
注射用奥沙利铂致急性喉头痉挛1例的急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