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县乡基层医生妇产超声诊断水平的教学体会

2018-01-16 15:56刘慧曾倩倩向红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妇产县乡基层医院

刘慧 曾倩倩 向红(通讯作者)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超声科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54)

近年来,超声诊断的应用有了长足的发展,从二维、三维超声到超声造影技术,从应用于腹腔脏器、浅表器官、心脏、妇产到空腔脏器胃的检查,它在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日趋显示其重要性。基层医院超声的应用也较普遍,但由于医疗资源总量不足、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尤其是在我国西部地区的基层县乡医院,存在基础知识薄弱、医疗知识更新有限的问题[1-2]。我院下乡支援的边境上的县人民医院超声科在腹腔脏器的超声检查方面应用较好,但对于妇产超声的应用仍停留在20年前的诊断水平,而妇产科的门诊就诊率高,其诊疗水平的提高,妇产超声技术水平的提高是一重要环节。现就基层医院超声科存在的为题以及如何有效地提高基层县乡医师的妇产超声专业诊断水平总结了一些教学体会。

1.县乡基层医院超声科存在的问题

基层医院由于地处偏远地区,人才引进困难,超声专业的医生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医学院校超声影像专业的学习,存在基础知识薄弱问题。行业竞争不大,学习积极性差,存在着医院不留我也找不到更好的人代替的想法,医疗知识更新有限,诊疗水平停滞。出行交通困难,妇产科门诊就诊率高,对妇产科超声的需求量较大,但妇产超声诊断技术水平有限,不能满足当地女性患者的需求,急需提高。

2.提高基层县乡医师妇产超声诊断水平体会

2.1 系统学习与典型病例讨论相结合开展一系列小讲课,加强理论学习和拓展知识面。根据其知识盲点,将妇科及产科的知识点制作PPT专题讲解。妇科内容从基本解剖、子宫的常见多发病超声诊断、妇科附件区肿块的超声诊断、妇科急症的超声诊断,至妇科超声诊断新技术超声造影的应用。产科内容从产科超声分级及各级检查建议留存切面、胎儿六大畸形及其声像图特征、产科常见胎儿畸形的超声诊断、产科急症的超声诊断至产科三维超声技术的应用,普及了知识盲点,拓展了她们的知识面。诊疗过程中发现的疑难病例现场进行病例分析讨论,根据疾病的声像图特征引导他们进行归纳总结,提出鉴别疾病种类,逐步提高基层医生的诊疗知识水平及正确诊断思路。

2.2 “手法式”教学法:操作手法在超声诊断中起重要作用[3]。一个隐匿病灶的发现,常常是通过正确的操作手法而诊断的。基层医生由于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基础操作知识的学习,操作手法简单且不规范是常见的问题。根据这种情况,我们不仅要求医生留存常规图像切面,更重视在扫查过程中针对每个脏器进行连续性多角度扇形扫查,养成全面、细致的扫查习惯,提高发现隐匿疾病的水平,减少疾病的漏诊率、误诊率。例如,在诊断较大的多发子宫肌瘤时,基层医师往往将较大的肌瘤当成子宫正常体部,而导致对子宫肌瘤的定位错误,正确的手法是先将探头放在子宫体中部纵切面分别向左、向右连续性扇扫直至子宫体扫查完整,再放在子宫体中部横切面分别向上、向下连续性扇扫直至扫查到宫体消失,宫颈消失,才算完成子宫整个轮廓的扫查。在实际检查过程中,对每一位医生进行手把手式的指导,逐步提高对此手法的领会。

2.3 要求留存切面标准化: 基层医生存在超声切面图像留存不标准及过少的问题,不利于后期对疾病诊断的归纳总结。因此,留存切面标准化及必要留存切面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规定妇科阳性病例,必须留存阳性病灶横切或纵切、以及病灶彩色血流成像的切面,如果病灶内部结构复杂,不同病灶回声处应分别留存图像。产科疾病中,严格按照三级检查的分级来留存规定的图像切面。对每位医生留存的图像进行点评,指出存在的问题,对标准切面中每个部位进行详细讲解,如在产科丘脑平面的图像留存中透明隔腔这个结构,进一步拓展讲解,如果透明隔腔消失、或与侧脑室前角融合代表什么,声像图特征是什么,以及预后是如何,这样加强对标准切面的认识。

2.4 统一专业术语,改进措施报告诊断模板:规范、严谨、统一的超声诊断报告,不仅能给临床医师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而且具有法律文书的效力,对规避检查风险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产科超声。

2.5 病例随访例数放到科室质控指标中,督促养成病例追踪随访的习惯:基层医生往往不注重病例随访,导致对自己诊断结果符合率的不知晓,同时也导致诊断信心不足。把病例随访例数放到科室质控指标中,督促检查医生对阳性病例的随访,将病例与手术病理结果综合分析,逐步提高超声诊断能力。

2.6 营造学习氛围,培养责任感及价值感:针对疑难病例组织科室讨论,让每个医生都参与进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充分培养科室人员的兴趣并调动其积极性。对疑难及危重病例从诊断到临床预后进行跟踪,如对未破型宫外孕及时诊断,让患者及时住院观察治疗,避免了患者在院外发生宫外孕破裂大出血的可能。通过对病例的追踪,逐步培养他们的对疾病诊断准确性的责任感及医生存在的价值感,使得他们自觉加强业务学习的意识,提高诊断水平。

通过上述对基层医师培训,大大提高了基层医师发现女性及胎儿疾病的能力,减少了疾病的漏诊、误诊。

猜你喜欢
妇产县乡基层医院
妇产维新
微生物检验在基层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
新时代推进县乡人大工作的思考
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妇产超声教学中的应用
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思考
加强党的领导是做好县乡人大工作的关键
基层医院腹腔镜肝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附52例报告)
循序渐进式健康教育在基层医院卒中病患者中的应用
妇产康复治疗仪对初产妇产后康复的临床观察与研究
县乡一体化探索呈加速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