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航训科医生作用 做好航空生理训练工作

2018-01-16 15:56严冬武海英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疗养生理科目

严冬 武海英

(空军大连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航空生理训练科 辽宁 大连 116013)

航空生理训练是指利用专用装备器材和技术手段,使飞行人员在地面了解、体验飞行环境对人体生理的影响,掌握正确的预防和处置方法,提高空中适应能力的训练,旨在降低飞行风险,提高遂行任务能力。是促进战斗力提升和保证飞行安全的重要手段。随着军队改革号角的吹响,部队训练工作越来越正规化,航空生理训练工作越来越受到首长的高度重视。作为航空医学鉴定训练中心,在飞行人员疗养期间组织实施航空生理训练成为疗养工作的重要环节。我航空生理训练科医生是直接为飞行人员实施航空生理训练的人员,应及时掌握飞行人员的基本情况,安全有效地实施训练。要想保证飞行人员在疗养期间的航训参训率及合格率,切实达到训练效果,以有效把好飞行人员安全放飞关,需要把握以下几个环节。

1.训练准备把关

1.1 确定参训人员

航空生理训练每三年进行一次,是以《航空生理训练大纲》为依据,航空生理训练科医生需在飞行人员参加完本次疗养大体检后仔细翻看其健康体检纪录本,详细了解飞行人员近三年以来的身体健康状况以及以往的航空生理训练实施情况,排除各种训练禁忌症,从而确定需要参加航空生理训练的对象、人数以及需要训练的科目(不同飞行机种训练的科目有所不同)。根据训练任务制订具体实施计划,合理安排训练科目和内容,经上级机关批准后下达至飞行人员所在疗养科室。

1.2 完善救护预案

航空生理训练中应当根据训练中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制定完善应急救护预案,确保训练安全顺利进行。

1.3 训练仪器的准备

航空生理训练科人员应提前全面检查和维护各种仪器设备,备足耗材,并按照应急救护预案备齐药品和相关救护器械。

2.训练实施把关

2.1 理论教育

航空生理训练科需指定专门医生进行航空卫生知识教育,介绍国内外航空医学训练情况,讲授开展航空生理训练的目的、意义,方法和注意事项,使飞行人员对所训科目有所了解。

2.2 有序组织

航空生理训练的每个科目训练时间均约15~30分钟,根据所飞机种不同,训练科目亦有所不同。有的飞行人员要同时训练几个科目,故应对参训人员统筹安排,保证训练有序进行,还应安抚好等待训练的飞行人员的焦躁情绪。

2.3 思想教育

有些飞行人员或带队干部对航空生理训练工作不够重视,或部分飞行人员本身对航空生理训练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症状及不适有所顾虑,都会影响航空生理训练的质量和效果,这时应做好飞行人员的沟通及思想工作,需要航训科医护人员善于把握沟通技巧,消除飞行人员训练前思想顾虑。

2.4 训练安全

在航空生理训练过程中既要达到训练效果又要保证训练安全,因此在训练中应严密观测各种医疗监测设备,及时掌握受训人员的生理指标及主观反应情况,训练过程中如有意外伤或不良反应,应当按照预案及时处理,并做详细记录,及时向上级机关反应。

3.训练结论把关

3.1 训练结果评定

训练后如何指导性及合理性解读训练结果,从而使受训者进一步掌握航空生理训练的意义及必要性,提高及延长其飞行时限,保证其飞行安全具重要意义。训练结束后,航空生理训练科医生应及时、准确、客观的对参训人员进行训练结果评定,并上报上级机关。

3.2 复训

对于航空生理训练不达标者,航空生理训练科医生应当制定详细强化训练计划,并组织复训,直至达到训练标准要求。

总之:航空生理训练工作是飞行人员医学鉴定,把好放飞关的重要一环,随着新的《航空生理训练大纲》的下发,航空生理训练工作愈来愈重要,如何安全有效地实施航空生理训练是我们航空生理训练科医生思考的重要课题,我们会积极发挥飞行人员在航空生理训练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为飞行人员把好安全放飞关。

猜你喜欢
疗养生理科目
机器人叮当要回地球疗养
2024年拟在河北招生的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发布
打破生理“平衡”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旋转血泵生理控制
森林疗养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让讨厌的科目“牛”起来
特勤疗养人员体检路径的构建与实施
“DIY式”小创新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中的应用
做好军队团队疗养干部保健工作的做法与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