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陈青:“医者仁心”的坚守

2018-01-16 08:49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儿科医生慈爱儿科

■ 朱 露

有这么一位医生,他从事发育行为科近三十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始终怀着竭诚为患儿的心,常年在临床一线和疾病斗争,展示了当代大医的风范。具备理性思维的咨询风格,较强分析能力和共感能力,真诚倾听、尊重包容。让患儿提高自我认知,有效疏导情绪,强化心理疾病免疫能力。

从医近三十载,陈青主任日夜奋战在临床一线,和患儿一同努力对抗疾病。“从医有些时日了,回头看我这些年走过的路,我感到很满足,我也很感谢我的病人,如果没有他们康复的笑脸,也就没有今天的我。”陈青主任说。在多数人眼中,医生是高高在上的,但在陈青看来,医生只是世间千万种职业中的一种而已。抱着这种高尚纯洁的行医理念,陈青主任总是干劲十足,每天精力充沛,不厌其烦的为求助的患者解除精神痛苦。

儿科,也被称为“哑科”,看诊的对象为2至18岁的孩子。因为年纪小,患儿通常无法准确表达哪里不适。陈青告诉记 者,干儿科医生,首先要学会哄孩子,只有通过认真的检查,了解孩子的病史,再根据临床诊疗经验,才能得出合理的诊断。此外,药量必须严格按照患儿的体重等各方面的状况进行控制。北京天使儿童医院陈青主任说:“作为一名儿科医生,除了必须具备儿科方面良好的专业技术知识,更要具备良好的医德。首先要有爱心,要热爱儿童,如果不是这样,肯定当不好儿科医生。对待患儿要细心、耐心与爱心,这是陈青主任给自己定下的准则。

儿科可以说是临床医学里最难的一门,“忙”和“压力大”已成为贯穿儿科医生职业生活的主旋律。很多时候陈青主任不但要给患儿看病,而且还要忍受来自患儿家长的抱怨、不理解,甚至谩骂。但是几十年下来,陈青主任没有对自己当初选择儿科的初衷产生一丝怀疑。陈青主任为了那份坚守,一直努力工作,工作之余刻苦钻研。陈青主任对每一位患儿都保持一颗慈爱的心,把每一位患儿都当作自己的孩子,把慈爱和关怀倾注到每一个患儿身上。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接听,经常是吃着饭,睡着觉,科室一有电话,就立即赶到。患儿病情加重,他比家人还焦急,患儿病情好转,他和患儿家人一样开心。

陈青主任专注儿童发育行为疾病诊疗30余年,已经帮助数万多名患儿重新恢复健康,并作为专业代表25次被邀请参加学术交流。曾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医科学会技术奖三等奖2项次,北京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次。对于就诊的每一位患儿,陈青主任总能抓住病人诉说的主要疼痛,围绕着患儿的主要症状,对患儿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望闻问切,能够准确诊断与合理治疗。精湛的诊疗技术、突出的业务能力,让陈青主任脱颖而出、也深得患儿及患儿家长信赖。

猜你喜欢
儿科医生慈爱儿科
慈爱的妈妈
灯 塔
92岁的儿科医生免费为病人看病
慈祥和慈爱
儿科常见病,贴敷更有效
圆梦儿科大联合
“儿科医生荒”如何缓解
最慈爱的爸爸
儿科医生“荒”在哪?
儿科医联体的共赢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