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镇居民糖尿病认知情况的相关报告

2018-01-16 08:49唐家盛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错误率依赖性谣言

唐家盛

上海市宝山中学 上海市 201900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中国5大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南地区华西地区)各个年龄段以及受教育程度的居民以及海外侨民作为调查对象。于2017年7月采用分层抽样方法。在网上收集到共956份问卷。在所有共956份调查问卷中,男性共327名,女性共629名;华北地区(包括东北地区)共103名,华东地区共711名,华中地区共23名,华南地区共78名,华西地区共32名,海外侨胞共9名;高中生共 218名本科生共 613名硕士生共 94名博士生共11名。

1.2 方法

进行对于糖尿病知识的了解,以及周围人群预调查。在网上自行制作相关调查问卷,并通过网络以及邮寄问卷的方式进行发放。问卷内容由糖尿病,胰岛素的基本知识和糖尿病谣言的辨别三部分组成,问卷的调查对象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理解层次如实提交了自己的答卷。其中后文所示%即为该题回答选项是中的选择人数/总受访人数。其中比例也会加入选择不确定选项的人数。

1.3 统计分析

通过excel软件进行录入,通过自己已有知识以及图书馆资料的帮助下进行分析和解答。

2 讨论

如今我们对于糖尿病更是不陌生,说的稍微惊悚一点,从我所做的调查问卷中显示43名(4.86%)的受访者本身就是糖尿病患者,618名(69.91%)的受访者亲属或朋友是糖尿病患者。也就是说,糖尿病基本上渗透进了我们的生活之中。

但由此发现,受访者对谣言的相信程度较高,有些问题上甚至令人恐惧。

发现①:对于胰岛素来说,人们更容易相信谣言。

2.1 注射胰岛素代表病情更严重问题中,受访者普遍对于胰岛素的作用认知不足

如图1、图2所示。

图1:认为注射胰岛素代表病情更严重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

图2:认为注射胰岛素代表病情更严重与年龄的关系

从中我们能发现两个明显的坡度:大专本科以及硕士选错比例高,二两侧高中以及博士少。

我认为:

(1)大专本科以及硕士错误高的原因,主要在于他们的年龄段,普遍是在26-30岁,31-40岁,41-50岁之间。

(2)26-30岁的受访者主要是因为父辈的亲戚或是家人有患糖尿病的可能,为了去减缓亲人的病症,或者是为了自己的预防。而30-40以及41-50岁的受访者已经进入了患糖尿病的风险的高发期,为了自身的预防。

(3)而这些受访者肯定是会选择去网上进行一定搜索,但如今在网站,论坛,公众号上良莠不齐,会对这些受访者进行一定程度的误导。

图3:认为胰岛素有或不清楚是否有依赖性的问题与年龄的关系

图4:认为胰岛素有或不清楚是否有依赖性的问题与受教育程度的关系

(4)但对于高学历的人无法辨析答案是否正确或者不清楚,从而说明我们如今的正规的科普仍有所欠缺。

2.2 在胰岛素是否会有依赖性问题上,答错率高到令人恐惧

如图3、如4所示。

(1)答错率随着学历提高有明确的下降,证明在教育程度上升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知识的广度较高,在基础认知上也更好。也可能与学历越高,身边也会有一些医生朋友,这样也会获得一些医学知识。

在年龄段中,

(2)我们能发现,31-40岁,41-50岁因为更容易患有糖尿病,所以更加容易受到迷惑,从而更加相信胰岛素会有依赖性。

(3)低年龄段的人对于该问题回答出色,我认为与如今在高中课程上加大对糖尿病的考点要求与学习,这个年龄段的受访者对胰岛素的了解更好。

(4)相信谣言的主力军反而是大专或本科这些相对高等的教育水平中,这些人群受过高等教育,但反而认识率差,和高等教育法、科目分类细化有些关系,也说明我们如今的正规的科普仍有所欠缺。

(5)整体认知偏颇可能与如今许多虚假药厂,伪中医,伪医学层出不穷有关。打着中医的幌子推销的不知名偏方,祖传秘方,以及保健品。有人检验出来偏方本身是用劣质西药进行冲兑,或是使用比西药剂量更大的方式来降低血糖。为了自身的利益,某些公司通过妖魔化西医的治疗手段,并从中大肆宣传胰岛素的依赖性,通过忽悠的手段来欺骗患者,让患者付出不少的费用还得做小白鼠,这是必须严厉制止的。

发现②:在饮食习惯上,受访者更加相信谣言。

2.3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是饥饿疗法或少食多餐或全素为主的问题相似,我将这两个合并叙述

如图5、图6所示。

图5: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是饥饿疗法或少食多餐与年龄的关系

图6: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以全素为主与职业的关系

(1)两张图都能发现单侧高峰现象,在年龄段中,31-40岁,41-50岁是两个高峰。这也符合如今的社会实际,这个年龄段的成人普遍也会认为,清淡饮食是很重要的,所以在糖尿病人的饮食中也会对那样的饮食方式有所偏重。

(2)年轻人普遍不认为这样的方式对糖尿病人有好处,也应该与他们的生活习惯以及个人身体素质有关。

(3)答错率随着学历提高有明确的下降,证明在教育程度上升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知识的广度较高,在基础认知上也更好。也可能与学历越高,身边也会有一些医生朋友,这样也会获得一些医学知识。

发现③基础认知比谣言认知要好

2.4 在血糖和糖尿病关系的问答上和糖尿病有依赖性问题的比较中能发现

图7:一次血糖超标就是糖尿病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

图8:胰岛素有依赖性问题和受教育程度的关系

如图7、图8所示。

(1)从中我发现对于基础认知的问题,受访者普遍回答出色,而且博士生样本数量过少导致的数据偏颇也能够理解。

(2)高中生认知好,我认为和如今学校教育有关,如今高中教育中,糖尿病的问题在课本中反复学习到,并且作为知识点进行学习,在教育程度上升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知识的广度较高,在基础认知上也更好。

(3)但是现在人们都有手机,所以接受错误消息,谣言的可能性也就越高,教育后基础知识掌握好,对谣言抵抗能力仍然不足,反而学历越低越会受到蛊惑和忽悠。

发现④对于是否患病的影响。

(1)本人患有糖尿病的人对于基础认知水平以及谣言的辨识水平出色,这与糖尿病患者会去医院接受正规医生的指导和治疗,相比其他人回答出色很多。

图9:注射胰岛素代表病情更严重问题和患病之间的关系

图10:糖摄入过多会导致糖尿病和患病之间的关系

(2)如果身边的亲属朋友中有人患有糖尿病,那么这类受访者对于基础问题问答,服用药物,或者谣言方面还是有些不足,甚至还不如身边没有糖尿病患者的人群,符合如今的现状。因为那些身边患有糖尿病的人们会更加担忧自己的情况,反而会去想些偏方,或者听信谣言。

(1)如图11所示,可以发现,本人患有糖尿病的人对于此项问题回答正确率高。

图11:是否可以用别的方法来代替药物和胰岛素问答与患病之间的关系

(2)但如果身边的亲属朋友中有人患有糖尿病,那么这类受访者在服用药物,或者谣言方面还是有些不足,甚至还会相信一些误人子弟的保健品,符合如今的现状,因为那些身边患有糖尿病的人们会更加担忧自己的情况,反而会去想些偏方,或者听信谣言。

3 对象访谈

在965位受访者中,我随机对一位受访者进行访谈,这位受访者是一位我的亲戚,现在年龄75岁,发病年龄10年左右,她对我说,在以前她的血糖在13左右,依靠降糖药进行治疗,非常容易发作低血糖,所以身边常被糖果。在前年一月份脚部开刀后,医生建议打胰岛素,才开始使用胰岛素来治疗糖尿病。她说她的生活实际上没什么变化,但是低血糖现象反而减少,一年也就一两次了。我询问她对于胰岛素的看法,她说她其实并不清楚,但她身边的儿子,侄女都和她讲胰岛素十分安全,在她实际使用以后,她发现比服用降糖药还有效还舒服,就更加相信的胰岛素的好处,在刚开始用一阵子还发胖后来又恢复。在饮食方面,她说她什么都吃保持原样,但是会节制一些。说明老一代的患者会更多相信身边人的话,而且会进行自己的判断。

此外在我收集的问卷的过程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受访者直接来私信我,他使用一个熊猫的头像。在我问卷刚发下来的时候不一会说我的问卷有漏洞,那时候我十分质疑的询问了他,他说:“你的一道题目有些偏颇,你询问的是胰岛素有没有依赖性,可我听说有个病就叫胰岛素依赖症。”当时我哑口无言,然后我询问他,可他立马说他完全不懂,只是有所听说,后来我寻找资料发现,胰岛素依赖症是指需要胰岛素进行治疗的基本,患者自身无法分泌胰岛素从而需要从外界获取胰岛素。从中我也发现许多人的知识处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

4 结果

4.1 中国城镇居民糖尿病的认知情况

(1)在糖尿病的认知的调查下,受访者对于问卷的回答程度还是不错的。

(2)海外受访者的回答错误率普遍较高。

(3)许多问卷问题中呈现出教育水平越高,错误率越低的情况。可能与博士生中医学生占较大比例有关。

(4)人们对于糖摄入量大导致糖尿病回答错误率高,其中,男女比例接近,教育程度对于比例影响小。而年龄比例中,青少年人数在样本中偏低,导致比例失衡外,比例随年龄呈向下趋势。

(5)人们对于睡不好,血糖不会升高的回答中,男女比例接近,呈现出教育程度越高,错误率越低的表现。

(6)对于只要1次血糖超标,就是糖尿病的问题上,反而出现了高学历回答错误人数很高的情况。

4.2 中国城镇居民胰岛素的认知情况

在胰岛素认知的调查下:

(1)受访者对于胰岛素的认知分歧较大,且带有很多误解。

(2)海外受访者的回答错误率普遍较高。

(3)注射胰岛素代表病情更严重的问题中,男性认知较差,在年龄构成和教育程度方面比例较平均。

(4)受访者在回答胰岛素是否会有依赖性的问题上,竟有几乎70%以上的人认为有依赖性。

(5)体现出较明显的教育水平越高,错误率越低的情况。

4.3 中国城镇居民糖尿病谣言的认知情况

在谣言方面:

(1)对于饮食运动能治疗糖尿病和糖尿病不能吃糖方面有比较大的信任度,也符合我们现在社会的普遍现象

(2)海外受访者的回答错误率普遍较高。呈现出教育水平越高,错误率越低的情况。

(3)在无糖食品可以无限制地食用的问题中,男女比例接近,其中男性回答错误率高一些,年龄层面上总体呈下降趋势。

(4)在回答糖尿病患者不可以吃任何糖/甜食/水果的问题中,我们发现男性回答错误比例大,占到8.06%,部分地区(华西,海外)比例高达半数。

(5)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是饥饿疗法或少食多餐或全素为主的问题中,男女比例平稳,其中女性回答错误率高一些,地区比例分层明显波动,其中华南地区回答错误率高,与当地饮食习惯可能有关。18-25岁回答错误率高。

(6)在食疗方法可以降糖上,男女比例和教育程度接近,不同地区比例差距较大,其中华北地区比值最大。

(7)运动降糖不用药中,华西地区相比其他地区有明显下降,而教育程度方面,博士的正确率高。

(8)在服用中药副作用小问题中,男女比例分歧大,其中男性比例大。地区之间差距较大,其中华中地区比例大。在教育程度中,高学历对中药的治疗信任程度高。

5 反思

在进行社会调查的一系列活动中,我发现许多人的知识处在似懂非懂的情况下,但依靠着似懂非懂的知识是无法武装自己的,所以我希望我能从实际出发去做些什么,我现在致力于撰写微信文章,解释阐述糖尿病的知识,用高中生的角度和方式来武装阅读者的知识量,从而来抵御谣言,击破谣言。

[1]王立铭.吃货的生物学修养[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09):01.

[2]WikipediaDiabetes mellitus图 片来源知乎,2017-2022年中国糖尿病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R485327.

猜你喜欢
错误率依赖性谣言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小学生分数计算高错误率成因及对策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关于N—敏感依赖性的迭代特性
谣言π=4!
正视错误,寻求策略
N-月桂酰基谷氨酸盐性能的pH依赖性
谣言
解析小学高段学生英语单词抄写作业错误原因
靓芙康复贴敷料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3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