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式护理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LDQ评分的影响研究

2018-01-16 08:49俞唸蓉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乙型肝炎组间显著性

俞唸蓉 刘 艳

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中医医院内二科 四川省邛崃市 611530

慢性乙型肝炎属于传染性疾病且患者存在明显不良心理情绪,例如焦虑情绪、自卑情绪等[1],社会支持以及家庭支持对于患者疾病治疗进程尤为重要。选取52例患者并深入分析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护理期间采用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线资料

参与本次探究的52例患者均选自我院,均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就诊时间:自2016年1月开始至2017年1月停止,共计2组(分组方法是随机数字表法):实验组、参照组,每组26例患者参与探究。参照组中(男16例;女10例)患者年龄在19岁至50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26.53±4.54)岁;实验组中(男15例;女11例)患者年龄在20岁至51岁不等且中位年龄为(27.01±4.32)岁。对比分析2组患者组间数据,软件是统计学软件:SPSS19.0软件,组间数据是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对比结果是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得出P>0.05的结论。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应用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

1.2.1 常规护理干预

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有效缓解,给予患者基础性护理干预,给予患者药物指导等。

1.2.2 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

计划阶段(Plan):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将其分类,主要是:患者因素、社会环境因素以及护理人员因素。患者心理状态变化情况可直接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不良情绪可导致患者生存质量显著性下降,尤其对患者对于疾病相关性知识缺乏严重以及存在错误认知等均可能导致患者心理健康受到严重不良影响,治疗信心减弱或者丧失,出现孤独情绪、自卑情绪以及烦躁情绪等。护理人员未能及时了解患者个体化情况以及未能准确评估患者具体特点、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的健康指导能力存在极大差异性均会导致护理人员没有对疾病知识的全面系统化认知[2],进行健康宣教时,并不能辅助患者正确掌握疾病相关性知识。患者因为疾病具有传染性,受到社会因素影响较为严重,社会支持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患者若受到歧视则会导致孤立,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情绪,丧失工作能力的患者在经过长期治疗后会加重负性情绪并促使康复效果显著性降低。

执行阶段(Do):针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影响因素实施有效措施制定,全面、深入、细致了解患者具体病情变化情况可为全面给予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相关性知识以及处理问题提供参考依据,促使健康宣教具备针对性以及规范性,促使患者治愈信心有效建立。组织病区护理人员讨论患者病情并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利用专题讲座促使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水平提升,定期考核护理人员,努力为患者提供社会支持并给予患者理解和支持,构建良好护患关系[3]。

表1:2组患者CLDQ评分比较

检查阶段(Check):对计划以及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情况以及实际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并遵循三级质量控制,将检查期间发现的重点问题在专项讨论会议上实施信息反馈以及持续性总结,讨论以及评价实际护理效果。

处理阶段(Action):对检查中确定的结果进行针对性护理并对于检查期间出现的问题以及偏差实施纠正措施有效制定,将有效办法总结和归纳后实施全科室推广。

1.3 评定标准[4]

CLDQ评分:利用慢性肝病问卷统计。

1.4 统计学分析

计量资料利用SPSS19.0软件分析并经t检验,体现方式是(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利用SPSS19.0软件分析并经Χ2检验,体现方式是率。判定存在统计学意义的标准是:P<0.05。

2 结果

如表1所示,对比2组患者组间数据,结论是:P<0.05且统计学意义存在,表示2组患者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明显性差异。经过临床分析,明显最佳的组别是实验组患者,本次对比的组间数据是:CLDQ评分(乏力、腹部症状、全身症状、活动、焦虑、情感功能)。

3 讨论

慢性乙型肝炎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且属于流行病,属于公共卫生问题,无症状乙肝携带者人群数量较多,研究方向是:药物治疗有效性、生存质量改善度,另外,给予患者辅以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护理模式进行改进和优化[5],促使患者生存质量提升,通过寻找循证支持以及找出问题、制定护理方案等措施促使患者护理质量显著性提升。

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期间:主要分为计划、实施、检查以及处理(4个阶段),通过质量管理工作循环来促使整体组织的所有人员综合运用现代管理技术以及全面系统化管理办法促使护理质量提升,促使患者护理满意度提升,可针对患者躯体痛苦以及心理障碍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促使患者可以恢复正常社会生活。

本组研究结果:实验组患者CLDQ评分(乏力、腹部症状、全身症状、活动、焦虑、情感功能)分别是(26.13±1.17)分、(17.04±1.02)分、(29.06±0.56)分、(14.99±0.56) 分、(25.39±0.63) 分、(40.77±0.66)分,显著性更佳。

综上,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护理期间采用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护理效果显著,可显著性改善患者CLDQ评分,值得临床推荐。

[1]孙利红.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0):3412-3414.

[2]颜明.戴明循环护理模式在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临床医学 ,2016,10(16):206-206.

[3]翟清华,郑蔚,张利霞等.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 ,2013,29(22):3768-3770.

[4]翟清华,郑蔚,张利霞等.PDCA循环式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 ,2013,29(20):3422-3424.

[5]王莹,付建军,张巧玲等.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用药依从性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 ,2017,46(11):1370-1373.

猜你喜欢
乙型肝炎组间显著性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基于视觉显著性的视频差错掩盖算法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论商标固有显著性的认定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