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品管圈的方法对血糖漏测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2018-01-16 08:49赵晓丽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品管圈护士血糖

赵晓丽

山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山西省太原市 030001

糖尿病作为当今社会的高发病症之一,长年来困扰着众多患者。而糖尿病的治理通常强调于综合管理,除开必要的糖尿病知识普及、饮食控制、合理运动以及药物治疗以外,更应加强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检测。而全天血糖检测作为血糖检测方法里的主要方法之一,可以客观地反应患者的病情,且十分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改善[1]。而我科于2017年2月到5月应用品管圈的方法对血糖检测管理活动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因此,笔者将主要着眼于近期我科的具体实践经验来分析采用品管圈的方法对于改善血糖漏测的作用。

1 问题分析

1.1 成立品管圈小组

我科通过自愿参加的形式吸纳了8名护士参与进此次的品管圈,并通过小组投票的评选方法,评选出了1名圈长负责此次活动的小组组织与管理,另外由护士长担任辅导员,全员依据本科室内的具体实践情况提出最为合适的主题,且主题评选主要着眼于护士个人的重视程度、迫切度、可行度、圈能力等四大方向,且同时运用“5.3.1”的评分方式去记录分数,最后,根据系统地评选后,确定了本次活动主题为“住院患者漏测血糖”。而具体实施步骤为:2017年2月1日至2月28日为活动前,2017年3月1日至5月31日为活动后,而其中一月份为现状调查、分析、制定活动对策阶段,四月份为活动的实施阶段,五月份是实验结果的效果确认以及制定标准化流程的阶段。笔者依据我科1月份住院患者漏测的常见问题制定了下表。见表1。

1.2 调查分析引起血糖漏测的原因

1.2.1 护士原因

一方面,M护士责任心不强。医生查房后为患者开出了监测全天血糖的医嘱,但是负责该病人的护士并没有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知识普及,使得患者的进餐时间和监测时间不相同步,另外由于该护士忙于其它患者的护理服务,最终导致患者漏测血糖情况的出现[2]。究其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主要在于:护理人员并未转变服务理念,仅将护理工作看成每天必做的工作任务。另一方面,N护士交接班不严格。当患者需要检测血糖时却因各种原因没有赶回病房,并且在交接班的时候,夜班护士并未向责任护士清楚说明以上状况,导致患者并未被监测血糖,最终使得患者血糖漏测情况的出现。

表1:血糖漏测常见情况

1.2.2 病人因素

一方面,Q患者对于全天血糖监测并未有过深入了解,使得有的患者认为所谓的餐后血糖便是早餐后血糖,并不了解其实还要对于午餐以及晚餐后的血糖给予及时地监测。由于每一个患者的糖尿病病程、生活规律、工作性质都有一定的差别,使得部分工作较忙的患者经常擅自离开病房,更使得部分老年人经常遗忘医护人员的叮嘱,最终导致患者血糖漏测现象的出现[3]。另一方面,J患者由于自身原因,并不能对于监测血糖引起充分的重视。尤其是针对于部分年轻患者而言,由于自身特殊的工作性质或者经常有事请假外出,导致血糖漏测情况的出现。

2 对策

2.1 强化管理环节

管理环节在整个血糖监测流程中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一方面,应当紧急召集科室的全体护理人员,并组织有关培训活动,从而有效丰富年轻护士的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整个管理环节主要在于:医生开出全天血糖监测的医嘱→责任护士面对患者做好宣传教育以及注意事项的普及→监测血糖护士在监测结束后再次提醒患者下一次的监测时间→对离院或者外出检查的患者进行详细的登记并做好交班,且有关工作人员应当合理安排患者的外出检查时间,避免外出时间与血糖监测时间相重合。

2.2 加强护士责任感

仅有不断加强护士的责任感,才能为患者带来更为优质的服务,才能为血糖监测的顺利开展给予一定的保障与支持[4]。因此,这便要求护士应当严格做到:对于进餐时间不同步的患者可以设定手机闹铃来提醒自己为患者准时监测血糖;对于年纪大、记忆力较弱、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责任护士应当为其设计监测提醒牌,从而避免患者忘记血糖监测现象的出现。总而言之,加强护士的责任感便是护士服务模式的转变,使得护士的服务模式由被动变为主动,此种服务模式不仅体现出了医护工作者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更有利于患者满意度的提高。

2.3 加强患者健康教育

有规律地开展血糖监测活动,能为医生提供血糖波动的具体变化,从而有助于患者个人治疗方案的制定[5]。然而这便要求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于患者的健康教育,笔者主要倡导以个人教育与集体教育的方式,并配合幻灯片以及多媒体设施的辅助。究其主要开展内容在于: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展开个人口头教育,而针对患者家属以及朋友开展集体专业培训,从而在增强患者及其家属理论知识储备的同时,有效以此缓解患者的病情。

3 效果评价

通过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的血糖漏测率,可以有效得到以下基本结论:血糖漏测率由活动前的14%下降到了活动后的6%。

4 讨论

4.1 护患交流加强

通过应用品管圈活动,不仅增加了护患之间的沟通,使得患者能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病情发展状况,更通过有效的控制血糖,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强了患者对于医护人员以及整个医院的满意水平。

4.2 推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提高

通过应用品管圈活动,不仅使得每一个圈员能及时参与到活动中,更使得每一个圈员能主动学习有关实践经验、注重各个细小环节的质量管理、不断地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最终使得整个护理质量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

4.3 增强了圈员的共同参与意识

整体与部分之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品管圈需要大家的共同参与,不仅包括了患者以及医生护士,更应当包括患者家属以及朋友,仅有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共同协作的质量,才能有效减少患者的血糖漏测率,最终有效缓解患者病情。通过本次对品管圈活动使得我科的血糖漏测率自活动前的14%下降到了活动后的6%,显然表明了品管圈活动不仅能有效解决临床工作中所存在的不足,更能取得十分明显的改进效果。

4.4 存在问题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一方面,在前4个月的实践活动中笔者曾发现由于当时处于活动前期,所以部分参与者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积极性,不仅担心此次活动会加剧自身的工作量,更担心此次活动会妨碍私人活动的开展。但是,通过护理科以及科室护士长的积极培训与活动支持后,大家的活动积极性明显高涨,不仅能更为主动地去了解相关知识,更能主动地参与进此次活动过程中[6]。另一方面,本次活动中还存在急需改善的地方,例如分析原因时,部分圈员并没有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来进行调查,仅凭借自身的想象或是实践经验来进行问题分析。

(通讯作者:仇丽霞)

[1]冯娟,陶媛.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指尖血糖漏测率中的应用[J].医药 ,2016,15(01):00244-00245.

[2]蔡永勤,陈小玲,武俊亚.品管圈在临床患者血糖监测管理中的应用及体会[J].医疗装备,2015,28(11):114-115.

[3]张鹤,梁燕,吴旭东.品管圈对提高糖尿病住院患者末梢血糖监测依从性[J].医药前沿,2017,7(11)103-105.

[4]林陶玉,赫继梅,周静等.品管圈降低住院患者血压漏测率的效果分析[J].农垦医学,2015,37(06):521-525.

[5]罗江,赵峰英,陈燕芳等.品管圈对提高糖尿病患者低血糖处理知识知晓率的影响[J].医疗装备 ,2016,29(21):163-165.

[6]董文琼,庞瑛,赵庆斌.品管圈对糖尿病患者自我血糖监测的影响[J].国外医学医学地理分册,2016,37(04):344-345.

猜你喜欢
品管圈护士血糖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妊娠期血糖问题:轻视我后果严重!
品管圈在质量文化构建中的应用
品管圈“转”起来
品管圈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