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酮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

2018-01-16 08:50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丙酸丹参酮蓝光

杨 欢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第一人民医院皮肤科 江苏省苏州市 215200

痤疮属于青少年多发皮肤病症,且其还属于累及毛囊皮脂腺的顽固性皮肤病,多由患者皮肤受皮脂腺堵塞、皮脂分泌旺盛以及丙酸杆菌增殖快速等因素引起,会引发患者出现显著的炎性皮损及皮肤瘙痒等症状,给青少年患者的身心健康和学习、生活均产生了严重的影响,为了改善患者的症状,临床多采用抗生素类药物对其进行治疗,虽有一定的疗效,但长期使用抗生素药物会导致患者机体的丙酸杆菌出现耐药性且易引发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不良反应,临床现阶段临床已逐渐引入了丹参酮联合红蓝光治疗技术,并取得良好效果[1]。本文现将丹参酮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方法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6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02例痤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痤疮临床诊断标准,且患者在本次治疗前均未服用或外用对本研究结果有影响的药物,患者均排除存在光敏性皮肤及免疫缺陷性疾病。在本次治疗前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1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23例,患者年龄分布:15~29岁,平均年龄为(18.6±2.3)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21例,患者年龄分布:14~30岁,平均年龄为(17.9±2.7)岁,两组患者的炎性皮损程度、病程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丹参酮口服联合克林霉素凝胶外用治疗,给予患者口服1.0g丹参酮胶囊(河北兴隆希力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3020110),3次/天,且每天早晚在患处涂抹适量的克林霉素凝胶(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中山分公司,国药准字H20103740),一个疗程为7天,连续治疗28天。研究组采用丹参酮联合红蓝光治疗,给予患者口服1.0g丹参酮胶囊(同对照组组),3次/天,并对患者进行红蓝光照射治疗,治疗方法为:在照射前,患者需戴上防护眼罩,并取平卧位,然后在患者面部上方4~8cm 处放置红蓝光照射治疗板,再采用强度为100mW/cm2、波长为640mm的红光波以及强度为40mW/cm2、波长为415mm的蓝光波对对患者进行照射治疗,照射时长为20min,隔天照射一次,8次/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且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都需戒烟戒酒以及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炎性皮损消退时间、治疗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效果判定标准为:治愈:治疗4个疗程后患者的炎性皮损总量减少率在90%以上;显效:治疗后患者的炎性皮损总量减少率为71%~90%;有效:治疗后患者的炎性皮损总量减少率为30%~70%;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炎性皮损总量减少率低于30%,治疗的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炎性皮损消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炎性皮损消退时间(4.3±0.5)周明显短于对照组 (6.2±1.4)周,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与对照组(5.9%)对比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两组患者炎性皮损消退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2.2 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8.0%)明显大于对照组(92.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P<0.05),见表 2。

表2:两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

3 讨论

痤疮是由机体皮脂分泌增加、毛囊皮脂腺导管口异常角化、性激素水平升高、痤疮丙酸杆菌增殖、炎症、免疫以及遗传等多因素引发的顽固性皮肤病,由于其发病机制和致病因素较多,因此在临床上也需采用针对性、综合性的治疗措施[3-4]。丹参酮口服联合克林霉素凝胶外用便是临床常用的治疗痤疮方案,其中丹参酮的主要有效成分和活性成分为隐丹参酮,因此其具有消炎抗菌、抑制白细胞氧自由基释放、抗雄性激素及温和雌性激素活性作用以及氢化可的松样抗炎作用,不仅对痤疮丙酸杆菌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且还能降低血液中前列腺素F2a和前列腺素E水平,以及抑制皮脂腺增生;克林霉素凝胶属于林可胺类抗菌药物,其不仅能对痤疮丙酸杆菌具有显著的抗菌活性以及能有效降低皮肤表面的脂肪酸,且其治疗痤疮操作简便、渗透性较强、易于清洁,附着在皮肤表面能被快速吸收,对致病菌起到直接的抑制作用,它的缺陷在于治疗过程中易使患者出现皮肤轻度瘙痒、干燥等症状,但不良反应较轻,不影响后续的治疗效果。而随着临床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发现丹参酮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效果更佳,红蓝光治疗是利用光动力疗法原理,采用特定波长光能有效激活痤疮丙酸杆菌代谢卟啉,然后使其产生光毒性反应,进而对巨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产生刺激,达到促进皮损愈合和诱导细胞凋亡的功效[5]。痤疮丙酸杆菌属于感光物质,红蓝光治疗法中的红光不仅能修复受损组织和刺激纤维细胞增生,且其还能有效调整基质金属蛋白酶,从而能加快胶原再生和降低瘢痕形成率。采用415mm波长的蓝光不仅能够促使痤疮丙酸杆菌细胞死亡及产生不可逆功能丧失,且其还能影响痤疮丙酸杆菌跨膜质子流入和改变痤疮丙酸杆菌细胞内酸碱度,进而起到杀菌的作用。因此丹参酮联合红蓝光治疗不仅能促进痤疮患者炎性皮损快速消退,且能有效修复瘢痕,从而使患者的皮肤恢复到良好状态[6]。

本研究中,对两组痤疮患者分别采用丹参酮口服联合克林霉素凝胶外用以及丹参酮联合红蓝光治疗,均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炎性皮损症状,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炎性皮损消退时间(4.3±0.5)周明显短于对照组(6.2±1.4)周,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8.0%)明显大于对照组(92.2%),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4.0%)与对照组(5.9%)对比差异不显著,说明了采用丹参酮联合红蓝光对痤疮患者进行治疗,能快速促进其炎性皮损消退,且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从而能有效提升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

综上所述,丹参酮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1]赵婧,严霞.红蓝光联合中药丹参酮治疗中重度寻常痤疮的疗效及对外周血IL-8和 TNF-α表达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15):1603-1605,1608.

[2]马静,温炬,冯洁莹,等.丹参酮胶囊联合欧美娜红蓝光治疗仪治疗痤疮43例[J].陕西医学杂志 ,2012,41(06):722-723.

[3]袁艳丽.丹参酮联合红蓝光治疗痤疮62例[J].陕西医学杂志 ,2012,41(08):1057-1059.

[4]蒋小音,袁江,王文娟,等.红蓝光联合治疗面部中重度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06):973-974.

[5]霍亚兰,蔡华,穆道鸣,等.红蓝光交替照射联合丹参酮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观察[J].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2015,13(09):573.

[6]兰燕琴,单洪强,魏盛,等.红蓝光照射联合丹参酮胶囊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J].医药前沿,2012,2(19):107-108.

猜你喜欢
丙酸丹参酮蓝光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Tanshinone Capsule in the Treatment of 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丹参酮ⅡA提取工艺的优化
丹参酮Ⅱ A 保护大鼠肾移植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食品中丙酸钠、丙酸钙测定方法的改进
丹参酮ⅡA对腹膜透析患者慢性炎症的调节作用
2-18F-氟丙酸在正常小鼠体内的生物学分布
二丙酸倍他米松乳膏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