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P治疗老年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

2018-01-16 08:50燕益锋刘付军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压缩性椎弓球囊

燕益锋 刘付军

山西省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 山西省大同市 037009

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创伤,以老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主要是因为老年人易发生骨质疏松症[1]。临床上以手术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PVP、PKP在临床骨科术中逐步应用开来。本文主要对84例老年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进行研究,探讨PVP和PKP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骨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诊治的84例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此次研究中,均通过Χ线、CT等检查确诊,符合《临床骨科学》相关诊断标准[2],骨折位为T11~L3。骨折原因主要是交通事故、意外跌倒、高处坠落等。该项研究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知情并同意。排除意识障碍、凝血机制异常、恶心骨病等患者,均在骨折后6h送院诊治。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两组,各42例。其中,对比组:男女患者比为23:19,62~78岁,平均(67.3±4.1)岁;探究组,男女患者比为22:20;64~77岁,平均(67.9±3.4)岁。在基本信息、病情、就诊时间等方面,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对比组患者采取PVP治疗,取仰卧体、维持后伸体位,用1%利多卡因行局麻,常规铺巾、消毒。于C线C臂机视域下确定弓根位,选定进针点后,行一道3mm切口。然后在C壁机透视,穿刺进入椎弓根外上象限,通过侧位透视法确定进针向并换门进针,在针尖进到椎体前1/3处时,采取正位透视将针尖靠近肢体中线或略穿中线,完成后取出针芯,用PMMA 骨水泥于拔丝状态下低压推注到椎体,直到椎体后壁完全充盈。在此过程中,密切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下肢活动情况,等骨水泥即将凝固时,旋转注射管并拔出,然后止血,在切口贴上敷料,结束手术。

探究组患者采取PKP治疗,体位、麻醉方式与对比组相同。选取椎体后1/3处作为穿刺点,在椎体内置入球囊,缓缓撑开,进行复位,再通过Χ线C臂机引导把扩张球囊妥善置进椎体中央,在损伤椎体高度得到恢复后,调好骨水泥,将球囊取出,并于C臂机视域下经穿刺针向椎体注入适量骨水泥。等骨水泥有效分布后,关闭切口,并止血、敷料。在术后,两组患者均保持仰卧体位1~2d,并应用抗生素预防治疗 3~5d。

1.3 效果观察

采用VAS评测手术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0~10分,分值越高表示越严重;同时,在手术前、后对骨折椎体进行Χ线检查,以掌握椎体高度恢复效果;此外,对患者活动能力进行评测,1~4 分,具体标准:1分,表示活动正常,无明显困难;2分,行走困难,难以正常活动;3分,仅可坐和立,无法行走;4分,卧床,无法活动。术后均随访6个月,掌握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效果对比

术后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椎体高度、活动能力评分均有改善,但探究组改善效果更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 1。

表1: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效果比较()

表1:两组患者临床手术效果比较()

注:与术前同组比较,*P<0.05;术后两组比较,#P<0.05

相关指标 探究组(n=42) 对比组(n=42)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VAS 评分 8.71±1.02 1.52±0.32*# 8.65±1.14 2.03±0.25*椎体高度恢复(%) 55.62±6.70 82.53±11.62*# 55.71±6.53 72.84±7.61*活动能力评分 2.61±0.44 1.28±0.20*# 2.59±0.38 1.57±0.41*

2.2 两组随访并发症情况对比

术后两组患者均接受6个月随访,无失访病例,探究组未出现任何并发症,对比组出现3例骨水泥渗漏,1例轻度脊髓损伤,发生率为9.5%,两组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

3 讨论

老年性椎体压缩骨折是老年人群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主要是因为老年人的骨量随着年龄增长而不断减少,且骨微结构退化严重,使得骨脆性增加,一旦遇到外力冲击或脊椎不稳或易出现骨折。临床表现为胸椎背部疼痛、翻身较为困难,有些患者无法下床。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可能引起慢性胸腰背痛,严重的长期卧床,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

PVP与PKP均属实微创术,PVP术就是通过椎弓根或者椎弓根外往椎体腔输注骨水泥,改善和提升椎体强度与稳定度,以防再次塌陷,且可有效缓解疼痛。PKP则是基于传统PVP的一种改良和创新微创术,就是经皮穿刺椎体内气囊扩张法使骨折椎体得以复位,同时在椎体内形成有效控件,减少注入骨水泥的推力,抑制骨水泥流动,减少渗漏发生。从手术的技术原理层面看,PKP是通过应用内球囊扩张来恢复损伤椎体高度,及矫正后凸畸形的目的,这是PKP一个重要优势,是PVP不可比拟的。此外,从减少骨水泥渗漏层面看,临床上普遍认为PKP要优于以往的PVP,原因主要是:一是在应用球囊进行扩张复位时,经液态加压膨胀,强度相对要小,在椎体内往阻力小的一向膨胀,更好地压实相对疏松骨质, 同时,在球囊周边形成相对致密松质骨壳,可有效预防骨水泥渗漏;二是因预先扩张一定空间,可更好确定骨水泥的注入量,以免过多注入;三是预先扩张的空间使骨水泥注入时的压力显著减小,因此,可注入粘稠度较高的骨水泥,进而降低骨水泥渗漏发生的可能性。

从本研究结果看,采取PKP治疗的探究组术后VAS评分明显低于PVP治疗的对比组(P<0.05),表明PKP在缓解患者疼痛上更有效,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耐受性。PKP术可在生理结构上强化被溶骨破坏的椎体,减轻痛苦,同时还可让患者尽快恢复负重活动。此外,椎体内微骨折在术后得以复位、稳定,骨水泥会承担较大的轴向应力,进而减少骨折线微动对椎体的压力,使神经末梢受压力减小,进而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同时,探究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活动能力改善情况均优于对比组(P<0.05)。与赵帅等人的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原因在于经椎弓根往病椎体内注入自凝骨水泥后能快速降低椎弓根螺钉应力,且骨水泥所含的磷酸钙可有效提升前柱稳定性,减小作用于椎弓根的应力,最终使内固定术后椎弓根的稳定性增强。另外,随访6个月发现,探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比组。与金波等人的研究报道相符。但要指出的是,大多数患者常属于多发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不但有新鲜伤,还有陈旧伤,而新骨折是造成胸腰背部疼痛增加,损伤椎体功能的的常见原因,所以,如何准确诊断病椎对手术治疗极为重要,特别是对拟行PKP术治疗患者,应积极做好术前CT、MRI等影像学检查。

综上而言,采用PLP和PVP治疗老年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均有良好效果,但从整体上看,PKP更具优势,可快速恢复椎体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实践应用。

[1]贾璞,唐海.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进展[J].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2014,3(12):925-930.

[2]冯传汉.临床骨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01).

[3]谢海洋,张映波,蔚秡,蒋成.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J].四川医学 ,2015,36(04):444-447.

[4]赵帅,郭玉海,陈博来,等.老年上中段胸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J].江苏医药,2011,37(15):1834-1835.

[5]金波,韩贵和.PVP与PKP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临床研究[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2,22(01):32-34.

猜你喜欢
压缩性椎弓球囊
核素骨显像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诊断价值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提防痛性瘫痪——椎体压缩性骨折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PKP在老年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复方骨肽注射液配合仙灵骨葆治疗老年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40例
浅议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