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研究

2018-01-16 08:50姚俊龙邓雯娟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胆总管清除率开腹

姚俊龙 邓雯娟

仪陇县中医医院普外科 四川省仪陇县 637600

胆囊疾病近几年来较为多发,发病诱因较为复杂,多与饮食不节、生活不规律有关[1]。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临床也较为多见,发病后,患者会有较为明显的黄疸、胆绞痛及持续性腹痛,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如不及时治疗,随着病情迁徙发展,可能会危及生命。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手术治疗方法有常规开腹手术和腹腔镜联合手术,腹腔镜手术逐渐成为胆囊手术的金标准,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的优势[2]。此次为了对比不同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

1.1 一般资料

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研究,分析不同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选择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展开研究,报道内容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将研究时间定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把6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按入院先后分为开腹组(n=30)与腹腔镜组(n=30)。开腹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28-70岁,平均年龄55±0.5岁。腹腔镜组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26-63岁,平均年龄(41.2±6.5)岁。腹腔镜组与开腹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检查,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开腹组采用常规开腹式手术方式,患者取仰卧位,依据患者的身体状况,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及麻醉药物给予患者气管插管全麻,常规开腹后,行胆囊切除术,在确保无残余结石后将T管拔除。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麻醉方式同开腹组,于脐上或脐缘处作一弧形切口建立气腹,采用四孔法进行穿刺,穿刺成功后,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胆、肝等情况,进行胆囊切除,对胆总管进行游离,在胆总管前壁部位穿刺,抽出胆汁,然后将胆总管前壁切开,使用胆道镜切开胆总管取石,对胆总管进行冲洗,退出腹腔镜[3]。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主要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后进行对比;患者术后第2d拔除导尿管,复查腹部Χ线平片明确有无较大结石残留,无结石残留或结石残留直径≤3mm,视为结石清除一次性成功,>4mm为结石残留;术后4d采用美国贝克曼库特有限公司生产的EPICS ALTR型流式细胞仪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 胞 亚 群(CD3、CD4+、CD8、CD4+/CD8)进行测定[4]。

1.4 统计学分析

对本研究数据应用SPSS14.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患者年龄、性别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研究中所涉及的其他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当P < 0.05时,提示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各项指标对比

对比腹腔镜组与开腹足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差异比较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详细见表1。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

2.2 结石完全清除率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的结石完全清除率,腹腔镜组患者中,一次性结石清除率达到96.6%(29/30),开腹组患者中,一次性结石清除率达到80%(24/30),两组对比差异比较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

2.3 免疫功能对比

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免疫功能变化,差异比较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详细见表2。

表2:对比两组患者的各项免疫功能指标

3 讨论

有临床研究表明: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有所升高,占到胆囊疾病的7%-10%。研究资料显示:胆囊结石患者会随着病程的增加而提高,患者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机率[5]。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是普外常见疾病,发生原因较为复杂,是综合性因素导致的疾病,主要的临床症状有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巩膜及皮肤黄染等。目前,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行开腹手术治疗,虽然有一定效果,但创伤面积较大,术后恢复时间比较长,给患者的免疫功能造成一定影响[6]。随着微创治疗的应用与推广,腹腔镜手术作为一种微创治疗方式,使用腹腔镜和胆道镜进行辅助手术,可直观清晰地探查病变的位置、性质等,相应的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伤害小。因此,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已成为首选治疗方式,安全性高,疗效可靠。在此次研究中,开腹组采用常规开腹式手术方式,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方式,结果证实对比腹腔镜组与开腹足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差异显著,腹腔镜组患者的结石完全清除率高于开腹组;腹腔镜组患者术后免疫功能变化幅度小于开腹组,差异比较大,组间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相较于传统手术治疗方式,腹腔镜联合手术方式安全有效,对患者免疫功能影响小,值得推广应用。

[1]王树金,李宁,李蓓等.LC联合LCBDE对老年与非老年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2016,23(12):1455-1459.

[2]熊余送,鲁修成,唐雄志.不同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疗效研究及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对比[J].肝胆外科杂志,2016,24(05):378-382.

[3]李承钢.胆结石胆囊切除术式选择对患者免疫及应激反应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6,22(21):2538-2540.

[4]张乐,白月奎,欧云菘等.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08):1141-1143.

[5]郑现成.腹腔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观察[J].临床医学 ,2016,36(01):80-81.

[6]张晓威,徐刚潮,郑周红.胆道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20(15):96-98.

猜你喜欢
胆总管清除率开腹
膀胱镜对泌尿系结石患者结石清除率和VAS评分的影响
昆明市女性宫颈高危型HPV清除率相关因素分析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ERCP+EST与LC+LCBDE治疗老年单纯胆总管结石的效果对比分析
腹腔镜下肝切除术中转开腹的相关因素初步分析
早期乳酸清除率对重症创伤患者的预后评估
腹腔镜与开腹术治疗胆囊息肉的对比分析
腹腔镜脾切除术与开腹脾切除术治疗脾脏占位的比较
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治疗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术式比较
腹腔镜与开腹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