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对脑梗患者康复的应用分析

2018-01-16 08:50张天燕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脑梗优质脑梗死

张天燕

甘肃省中医院 甘肃省兰州市 730050

脑梗死疾病在所有脑卒中疾病中发病率高达70%,主要是因为脑血液供应功能障碍所致[1]。脑梗死高发于老年群体,患者常伴有风心病、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等合并症。脑梗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主要有短暂性肢体麻木、头痛、头晕、无力等,少数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脑疝甚至是死亡。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复杂,根据流行病学实践研究发现,过度吸烟与饮酒、过度肥胖、糖尿病、三酰甘油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降低等都成为脑血管的致病因素,尤其是高血压与高血脂都是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两大主要因素[2]。在脑梗康复期间,需要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来控制病情,促进病情的康复。本文将探析在脑梗患者康复期间应用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选取于2015年04月到2017年02月我院接收的74例脑梗患者,74例患者均符合有关脑梗死的诊断标准[3]。排除标准:合并严重精神疾病患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患者;合并恶性肿瘤以及血液病患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言语功能障碍以及意识昏迷患者。

本次研究按照抛硬币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36例对照组与38例实验组。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58~70岁,平均年龄(64.37±2.76)岁;病程1~10月,平均病程(5.37±2.21)月;合并症类型:高血压11例,冠心病13例,糖尿病12例。实验组男21例,女17例,年龄57~69岁,平均年龄(63.26±2.54)岁;病程1~9月,平均病程(7.44±4.35)月;合并症类型:高血压15例,冠心病10例,糖尿病13例。74例患者在一般资料上差异不明显,可比性强(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予以患者常规护理,即包括常规检测、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以及环境护理等。实验组予以患者优质护理干预,具体方案如下:

1.2.1 环境护理

首先在患者康复期间,要为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干净、安静与整洁的病房环境,舒适的环境也能帮助患者稳定与舒缓情绪,避免细菌的感染。与此同时还要装置通风换气设备,保持空气流通。此外还要定时进行病房打扫与消毒工作,确保病房环境干净与整洁。病房温度要控制在18-20摄氏度,湿度要控制在60%左右,提高患者居住的舒适感。

1.1.2 康复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系统化的康复指导干预,从肢体摆放、躺姿与坐姿等都要给予正确的指导。患者取仰卧位,患者肩部向上微抬,手掌向上,手指分开并伸直,用软枕垫于肢体下方,高度以10cm为宜。行侧卧位时,也需要垫高患者,将患者腕部关节与肘部关节保持水平自然伸展的状态,避免垂腕。此外护理人员还要指导患者进行肢体被动训练,对患者肩关节进行屈伸与内旋外展被动练习,对直臂进行上举前伸练习,对肘关节与腕关节进行屈伸练习。并且辅助手指屈伸、肩关节外展与内收以及腕关节旋转练习。10d左右开始转变为主动练习。该阶段主要以日常生活训练以及负重训练为主,并给与肩部、手腕、手背与手指等部位的按摩。

1.2.3 心理护理

脑梗患者因为偏瘫与失语症给生活带来的不良影响,容易情绪低落、抑郁、焦急等,因此护理人员应当要对患者情绪进行及时的关注,给予耐心的疏导,树立亲和的形象,并加强患者对医院医师以及护理人员的信任感。与此同时还要加强与患者交流与沟通,促进患者语言功能的恢复,重新整合中枢神经功能,改善失语症。此外还要积极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指导一些基本的护理方式与常识,从而让家属给予患者相应的支持与陪伴。

1.1.4 完善护理制度

护理小组中应设立护士长兼护理小组组长一名,责任护士与辅助护士一名,由护士长整体负责患者护理工作,由责任护士与辅助护士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健康宣教、昼夜班轮岗以及环境卫生等护理,权责分明,责任到人。并建立“一带一”师徒制,让一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带一名资历较浅的护理人员进行工作,从而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水平。最后建立随访制度,对出院患者给予电话与实地随访,延续护理效果,征求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意见与建议,不断提升护理工作水平与质量。

1.3 疗效观察指标

观察与对比两组在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神经缺损情况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表1:护理前两组FMA、CSS与ADL评分比较

表2:护理后两组FMA、CSS与ADL评分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数据利用软件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护理前后的运动功能评分、神经缺损情况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用()表示,组间行t检验进行比较。如果差异较大,即代表统计学意义且P<0.05。

2 结果

护理前,两组运动功能评分、神经缺损情况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和表2)。

3 讨论

脑梗死致残率与病死率较高,病死率高达10-15%,且容易复发,是一种临床医学上十分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4]。由于脑梗患者容易引发偏瘫、失语等症状,因此生活不能自理,需要给予优质护理干预,促进病情的康复与治愈。

在本文研究中,护理前,两组运动功能评分、神经缺损情况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运动功能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远远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具体原因如下:①首先给予患者营造一个舒适、干净整洁的住院环境,能够帮助患者舒缓情绪,提高舒适度,避免细菌感染[5-6]。其次护理人员以人为本,及时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给予患者耐心的疏导与宽慰,帮助患者建立治愈的信心。通过与患者加强交流与沟通刺激神经细胞的突触功能,改善患者失语症[7]。②与此同时还要给予患者康复指导训练,改善偏瘫等症状,促进患者生活功能与生活功能的恢复。最后完善护理制度,设立整体负责人员与一对一的护理人员,实现轮班制的无缝对接,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综上,优质护理对脑瘫患者能够取得十分理想的护理效果,有利于显著提高生活质量,在临床医学上应用价值高,值得广泛推广。

[1]陈路红.优质护理对脑梗患者康复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79):307+355.

[2]王月丽,冯子娅,陈静.优质护理对脑梗患者康复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4(03):125-126.

[3]李君.优质护理对脑梗患者康复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1):26-27.

[4]宋曙熙.优质护理对脑梗患者康复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2,10(31):337-338.

[5]高晓晨.优质护理对脑梗患者康复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83):180.

[6]罗明华.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康复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 ,2013,11(09):320-321.

[7]李娜.优质护理服务对脑梗死患者恢复的效果探讨[J].数理医药学杂志 ,2015,28(05):764-765.

猜你喜欢
脑梗优质脑梗死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脑梗患者应知晓的几个事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浅谈如何优质开展“三会一课”
耳鸣是脑梗引起的吗
脑梗治疗过程中再次加重的原因分析
全方位护理在脑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